目前分類:藝文 (4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9/06/16

又一台灣學子國際動畫界爭光,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學生在有「動畫奧斯卡」之稱的動畫影展「2009 SIGGRAPH SpaceTime」學生大獎中,不但一舉奪下第三名銅牌,更有9名優秀學生作品獲得優選。

「SIGGRAPH」是全球動畫界盛事,每年5月舉辦,是全球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的電腦圖像展示。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三年級遊戲組學生趙華軍的作品「Mad Evolution瘋狂進化論」,一舉獲得互動作品類第3名。

趙華軍以互動資訊設計為手法,來重新詮釋地球生物進化的過程。

趙華軍再將艱澀深奧的自然科學,設計成簡單易懂、趣味橫生的遊戲。進而讓玩家能將生命的進化過程,玩弄於股掌間。讓玩家親身體驗世上萬物相生相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奇妙旅程。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6/11【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木馬文化《人間失格》】
書名:人間失格
作者:太宰治
譯者:高詹燦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9/06/04
內容介紹:

《人間失格》字面意思即失去做為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的否定的過程,同時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可說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因此也可算是他半自傳性作品,並且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

新書內容搶先看:

我曾見過那男人的三張照片。

第一張照片應該是他幼年時代,推斷約莫十歲左右的年紀,那孩子被眾多女性前後簇擁,(推測應該是他的姐妹,或是堂姐妹)身穿粗條紋和服褲,站在庭園池畔旁,腦袋左偏約三十度,難看地笑著。難看?不過,就算那些感覺遲鈍的人(亦即對美醜向來不甚關心的人)以平淡無趣的表情,說出「這男孩真可愛」這類敷衍的客套話,也不至於會讓人覺得是虛偽的恭維,從這孩子的笑臉中,倒也非完全看不出世人所謂的「可愛」。然而,受過一丁點美醜訓練的人,只要看這張照片一眼,也許會頗感不悅地說一句「這孩子長得真不討喜」,隨手將照片往外扔,就像拂去身上的毛毛蟲一般。

***

那孩子的笑臉,愈看愈讓人感到莫名陰森。那根本就稱不上笑臉。這孩子完全沒笑。他那緊握的雙拳可證明一切。沒有人可以一面握拳一面微笑。是猴子,那是猴子的笑臉。只是臉上擠滿醜陋的皺紋罷了。就是如此古怪、醜惡、看了渾身不舒服的表情,教人很想說他是「臉皺成一團的小鬼」。我從未見過表情如此詭異的小孩。

他第二張照片的長相,有令人驚訝的重大變化。一身學生裝扮。雖不清楚是高中時代,還是大學時代的照片,但確實是位相貌俊秀的學生。同樣不可思議的是,感覺他沒半點人味。他身穿一襲學生制服,白色手帕露在胸前口袋外,雙腿交叉坐在籐椅上,臉上還是帶著微笑。這次已不是滿臉皺紋的猴子笑臉了,而是很有技巧的微笑,但與常人的微笑又有一種說不出的差異。不知該說是欠缺生命的重量,還是少了人味,絲毫沒這樣的充實感。不像鳥,而是像鳥的羽毛,輕盈得猶如一張白紙,就是這樣的微笑。換言之,他徹底給人矯作之感。說他矯揉造作也不是,說他輕浮也不對,說他陰陽怪氣也不貼切,說帥氣,當然更是相去甚遠。仔細端詳後,會從這名俊美的學生身上,感受到某種近乎靈異故事的森然之氣。我從未見過表情如此詭異的俊美青年。

***

第三張照片最為古怪。完全無從揣測其年紀。他頭髮已略見花白,在一間骯髒不堪的房間(照片清楚拍出房內牆壁有三處剝落)角落,雙手伸向小小的火盆烤火,這次臉上沒有笑容。面無表情。彷彿坐著雙手伸向火盆,就這麼自然地死去,當真是一張觸人霉頭、充滿不祥氣氛的照片。奇怪的不只這樣。那張照片對臉部做了放大特寫,因此我得以仔細端詳他的長相。我發現他不論是額頭、額頭上的皺紋、眉、眼、鼻、口、下巴,全都平凡無奇,這張臉非但沒有表情,甚至讓人留不住印象。沒半點特色可言。舉例來說吧,當看完照片闔上眼,我便已將那張臉忘得一乾二淨。雖然還記得房內的牆壁、小火盆,但房內主角的長相卻陡然煙消霧散,怎麼也想不起來。無法描繪出那張臉的圖畫,也無法將它畫成漫畫。睜開眼看過之後,甚至不會有「啊,原來是長這樣,我想起來了」這樣的喜悅。說得更極端些,縱使睜眼再看一次照片,同樣喚不起記憶。只會讓人感到悒悒不樂、焦躁難耐,最後甚至想別過臉去。

即便是所謂的 “死相”,應該也比它更有表情,更令人印象深刻吧,倘若將馬頭硬裝在人的身軀上,或許就是這種感覺。總之,任何人看了,總會莫名感到心底發毛,渾身不舒服。我從未見過長相如此詭異的男子。

***

第一手札

回首前塵,盡是可恥的過往。

對我而言,人類的生活無從捉摸。我出生於東北的鄉間,所以一直到年紀稍長之後,才初次見識火車。我在火車站的天橋爬上爬下,完全沒察覺這是為了供人跨越鐵路所建造,滿心以為這是為了能讓車站像國外的遊樂場一樣有趣又新潮,所特別打造的設施。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如此深信不疑。對我來說,在天橋裡上上下下,是頂特別的遊戲,而且它算是鐵路公司最設想周到的服務之一。日後我發現那不過是實用性的階梯,純粹供旅客跨越鐵路之用,登時大感掃興。

此外,我孩提時在繪本上見過地鐵,始終認為那不是為了實際需求所想出的設計,而是因為在地下坐車別出心裁,別有一番樂趣,遠勝於在地面上坐車。

***

我從小便體弱多病,常臥病在床,我總是躺在床上心想──這些床單、枕頭套、被套,真是單調無趣的裝飾品,直到年近二十,才得知這一切竟然都是實用品,不禁心中黯然,對人類的儉樸感到悲從中來。

還有,我不懂什麼叫餓。不,這並非意指我生長在衣食無缺的家庭,我可沒這個蠢意思,我是真的不懂「餓」是什麼樣的感覺。這句話聽來有些奇怪,但我就算肚子空空如也,也渾然未覺。小學、國中時,每次一回到家中,周遭的人們總會七嘴八舌地說道「肚子餓了吧?我們也都還記得,從學校回來後,總是特別餓。吃點甜納豆吧?也有蛋糕和麵包哦」。而我也會發揮天生喜歡討好人的精神,嘴裡說著「我肚子餓了」,順手把十顆納豆送進嘴裡。我完全不懂肚餓是何種滋味。

當然了,我的食量也不小,但我不記得自己曾經為餓而吃。我吃人們眼中的「珍饈」,還有「豪華大餐」。到外頭用餐時,我也會勉強自己吃。就兒時的我來說,最痛苦的時刻莫過於家中的用餐時間。

我位於鄉下的老家,用餐時一家十幾口全員到齊,各自的飯菜排成兩列,迎面而坐,我身為家中老么,坐在末座。用餐的房間裡燈光昏暗,午餐時,一家十幾口人全部沉默不語地扒著飯,那光景總令我感到一股寒意。我家是個守舊的鄉下家庭,菜色幾乎都一成不變,別指望會有什麼珍饈或是豪華大餐,所以更是令我視用餐為畏途。在這昏暗的房間裡,我坐在餐桌末座,因寒冷而全身打顫,一點一點地將飯塞進口中,心中暗忖──我們人為何每天都得吃三餐不可呢,每個人用餐時都一臉嚴肅,宛如某種儀式般,一家人每天三次準時聚在昏暗的房間裡,井然有序地擺好飯菜,即便毫無食欲,也得低頭默默嚼著米飯,這也許是向潛伏於家中的亡靈祈禱的一種儀式。

***

「人不吃飯就會死」這句話聽在我耳裡,不過是一種討厭的恫嚇。然而,這項迷信(至今我仍覺得它像是某種迷信)卻總是令我惶恐不安。因為人們不吃飯就會死,所以才得工作、吃飯。對我來說,再也沒有比這更艱澀難懂、更令人感到威脅的話語了。

換言之,我對人類的行為,至今仍是無法理解。我與世人的幸福觀似乎大相逕庭,這份不安甚至令我夜夜輾轉難眠、暗自呻吟,幾近發狂。我到底算不算幸福呢?從小人們就常說我幸福,但我總覺得自己置身地獄,反而是那些說我幸福的人,過著安樂的生活,遠非我所能比擬。

***

我甚至認為自己背負著十個災禍,其中隨便一個交由旁人來背負,恐怕都足以令人喪命。

我實在不懂。旁人痛苦的性質和程度,我完全無從捉摸。那些實際的痛苦,只要有飯吃就能解決的痛苦,也許才是最強烈的痛苦,是淒絕的阿鼻地獄,足以將我那十個災禍吹跑。是否真是如此,我不知道,不過,他們竟然沒自殺、沒發瘋、闊談政治而不絕望、持續與生活搏鬥而不屈服,難道他們不會感到痛苦嗎?他們徹底變得自私自利,而且視其為理所當然,難道從未懷疑過自己?如果真是這樣,那確實輕鬆,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如此,以此視為滿分的目標吧?我不明白……。他們夜裡睡得香甜,一早醒來神清氣爽是嗎?做了哪些夢呢?會邊走路邊想事情嗎?想著錢的事嗎?不會只是有這樣吧?我好像曾聽說過「人為食而生」,但卻從未聽過人是為錢而活,不,雖然有時候也……我還是搞不懂,愈想愈迷糊,這令我益發感到惶惑不安,彷彿這世上只有我是異類。我幾乎無法和旁人交談。因為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6.16 01:29 pm

村上春樹新作長篇小說「1Q84」銷售已突破百萬本,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刊出新作推出後的首度專訪內容。他說,這本書的寫作原點是奧姆真理教的法庭審判。

報導說,本月上旬,村上在東京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旁聽奧姆真理教事件的官司達10年以上,一直在想像真理教信徒被判死刑後的心境,這是1Q84這部作品的出發點。

村上說,奧姆真理教事件值得讓大家去思考現代社會的「倫理」為何,應該從犯罪的受害人與加害人雙方觀點來重新省思現代社會的狀況。

他還表示,自己所處的世代、1960年代後半以後的世代究竟是如何走過人生,他很想好好寫下這時代的精神史。

1Q84在5月底問市;至15日為止,第1卷已賣出62萬本,第2卷賣出54萬本,合計116萬本。

出版商「新潮社」表示,購買的人士以30歲以下的人佔半數以上。

村上受訪時強調,重要的不是銷售多少本,而是表達方式為何。

他說,自己一貫想法是,作家的角色就是創造出足以對抗原理主義以及某種神話性的故事。現在是網路上意見充斥的時代,「故事」本身更加需要具備某種力量才行。

新推出的第1、2卷所描述的內容大概是「1Q84」年的半年份的內容,有讀者期待他推出續集,但他表示,今後該怎麼做,還得慢慢思考。

「1Q84」一卷有24章,奇數章節是描述一位名叫「青豆」女子的故事,偶數章節描述的是一位名叫「天吾」、一心想成為小說家的補習班老師的故事。這兩人都經歷過不幸的童年,他們活著的1Q84(日語發音同1984)年,與現實生活的1984年的世界有些差異。

村上的「挪威的森林」等小說被翻成中文、英文、俄羅斯等超過40種語言;他表示,今後歐美與東亞的差距會縮小、文化上的交流會更密切,他堅信自己一定有一些想法可從日本對外發聲。

奧姆真理教事件是指1980年代後半至1990年代中期,該教教主麻原彰晃以救贖為名,殘害與該教團為敵者,同時發動濫殺無辜的恐怖行動。一連串事件共有28人死亡,6000人以上輕重傷。

關於1995年日本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村上曾撰寫書籍「地下鐵事件」、「約束的場所」。

【2009/06/16 中央社】

村上春樹x倫理x邪教=1Q84
16.06.2009 15:58

【商台互動國際組】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最新長篇小說《1Q84》自5月底上市後,短短幾周已勁賣過百萬本,據指新書上市前出版社只公布書名,完全不透露書的內容,可謂吊足讀者胃口。近日,村上春樹首次開腔介紹新書內容,指其寫作原點竟然是奧姆真理教的法庭審判。

「1Q84」一卷共24章,單數章節是描述一位叫「青豆」女子的故事,雙數章節則描述一位一心想成為小說家的補習教師,「天吾」的故事,他們二人均生活在1Q84年(日語發音同1984年)。書中通過兩位主角的思想及經歷,包括謀殺及歷史事件,探索出社會的各種問題。奧姆真理教組織成員在地鐵站發動的沙林毒氣攻擊事件曾震驚全球,而他們一連串的恐襲事件,合共造成28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

村上春樹表示,其實他以往的作品《地下鐵事件》、《約束的場所》都探討過該次恐怖襲擊,不過村上希望是次作品以另一角度描述事件。以真理教信徒被判死刑後的心境作為出發點。村上春樹旁聽了事件的官司達10年以上,他覺得很值得讓大家從犯罪的受害人及加害人雙方的觀點來思考現今社會的狀況,與及社會的「倫理」何在。(商台互動國際組按:此一觀點某程度與是枝裕和執導的《Distance》相似。)
除了因為故事背景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外,心水清的朋友甫看到書名《1Q84》,必知道此作與《動物農莊》的作者奧威爾的另一成名作《1984》有關,而村上春樹坦言書名是有向該作家致敬的意味。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匡霈以獨立製作的動畫獲法國安錫動畫影展肯定。《「我說啊,」我說。》從一個男孩的失戀故事發展為一則對自我身分產生質疑的現代寓言。(馬匡霈/提供)

2009年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於日前落幕,台灣傳出捷報,由南藝大音像動畫研究所畢業生馬匡霈(1981-),耗時一年所完成的六分鐘動畫短片《「我說啊,」我說。》,奪下畢業學生作品組的特殊榮譽獎(Special Distinction),是台灣動畫史上前所未有的殊榮。安錫國際動畫影展為備受肯定的指標性動畫影展,過去如宮崎駿《紅豬》、香港《麥兜故事》,都曾獲該影展長片獎項。

現正服役中的馬匡霈,迄今共有兩部短片,其中《山水歷》曾入圍2008年台北詩歌節影像詩,而《「我說啊,」我說。》(The Soliloquist)則獲獎連連,分征中國、日本、香港,並為「2009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的不分類首獎。這部交織著憂傷與幽默的動畫,畫風東西兼具,「我不採取傳統分鏡方式,改用一鏡到底的手法,讓鏡頭推移,藉由字幕說故事。」原也擔心此舉無法將意念準確傳達給外籍評審,當好消息傳來,他高興得失眠一整晚,興奮地說:「他們懂我!」

馬匡霈創作該動畫的當下,正值失戀且面臨畢業製作的壓力,於是他乾脆將失戀的心情轉移到畢業製作上。剛開始構圖時,他常因觸景傷情而落淚;完成後,失戀的傷痛也被治癒,現在又獲獎,他笑說真的有「六分鐘救一生」的感覺。

大學時就讀美術系,基於對動畫的熱愛,決定投身南藝大音像動畫研究所,馬匡霈表示:「因為我太著迷於可以創造一個活生生的世界。」據他所體會,南藝大地處僻靜,因此學生多半選擇以自身經驗做為創作題材,學風自由,老師也多能鼓勵手繪風格,而非一味要學生們追求商業可能。

馬匡霈於7月退伍後將到國中擔任美術老師,他坦白地說,「還是得混口飯吃。」但他也不排斥其他有趣的可能,比方音樂錄影帶、片頭製作,唯希望能多點創作的主導權,當然,也會繼續獨立動畫創作之路。他的獲獎作品,除了會在今年台北電影節公開放映,也可上網點閱:vimeo.com/2312406。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要說明,我不是研究“五四”運動史的專家,甚至沒有發表過“五四”研究的論文。北大有好幾位研究“五四”的專家,歷史系就有兩三位,要是他們聽說楊奎松講“五四”,很可能會笑掉大牙。因此,團委的同學讓我來講“五四”時,我很明白地說明瞭這一情況,但是他們還是希望我來講一講,我想了想最後也還是答應了下來。我之所以答應,有一個很特別的原因,就是我幾年前在講授中華民國史專題課時,講到有關“五四”研究的學術史,明顯地感覺到當今圍繞著“五四”問題的學術爭論中存在著一個明顯的矛盾。我一直對此有想法,因此就想借著這個機會把自己一直有些困惑的這個問題梳理一下。說實話,我原本沒有想寫提綱。週一團委的同學向我要報告的題目和提綱時,我還告訴她我沒有提綱。週二我在上海上完課,週三開始準備今天的報告時,才發現我確實對這個題目不很熟悉,如果沒有一個提綱的話,我大概很容易就講跑了題。因此,我前天花了將近一天的時間起草這個提綱,昨天在來北京的飛機上還在修改補充。

一、定義:“五四”是什麼?

要講這個問題,先要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我們這裡說的“五四”是什麼?關於“五四”的界定,學界通常公認有兩個,即一個是從《青年雜誌》創刊到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作為思想文化運動的“五四”,像什麼文學革命、思想啟蒙、“打倒孔家店”等等,都是作為思想文化運動的這個“五四”運動的內容之一。有關這個運動的根本訴求,有學者將其定性為“爭人權”。

另一個“五四”,則指的是1919年圍繞著反對巴黎和會損害中國山東權益行徑而爆發的北京學生抗議浪潮,及其隨後在全國範圍內一度為響應這一浪潮而發生的罷課、罷工、罷市的情況。故又有稱此一運動為學生運動的,或愛國運動的,更有稱其為革命愛國運動,甚或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有學者將其政治訴求定性為“爭國權”,似乎也不錯。

這兩個運動在時間上是相互銜接的,二者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學界今天還有爭論。但是在我看來,這兩個運動無論有怎樣的不同與區別,它們的目的其實是一個,那就是救國!只不過,新文化運動發起時,其立意在通過救人來救國;而1919年學生運動及其後續種種相關運動,則轉為先救國後救人了。概要地說,前一個運動主要是著眼于在思想上除舊布新,對西方一切先進的思想取“拿來主義”。後一個運動則更看重行動,主張“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要想方設法尋找救國的最佳途徑,謀“根本的改造”。

二、“五四”好耶?壞耶?

還在1960年,美國華人學者周策縱就出版過研究“五四”的專著,名為《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當時他曾歸納華人中對“五四”運動的三種主流評價為:

(一)共產黨的解釋———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發生的具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質的文化革命運動和愛國學生運動。

(二)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和傳統派的批判———五四運動是中國的一場災難。

(三)自由主義者的觀點———五四運動是一場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

過去幾十年後,當今流行觀點似乎依然如故:

(一)正統觀點:“五四”的主旨是愛國、反帝,“五四”的意義主要在於開啟了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二)保守主義觀點:“五四”是中國激進主義思潮的濫觴,中國近代以來革命不斷、罪惡叢生、道德敗壞,人性泯滅,都與激進思潮借“五四”盛行,破壞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密切關聯。

(三)自由主義觀點:“五四”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可惜半途夭折,因為,“救亡壓倒了啟蒙”(李澤厚)。林賢治幾年前在《“五四”已死》一文中,對此做了更清晰的描述,即:第一,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創世紀”,表現出他們全面背叛民族文化傳統的英雄主義行為。第二,五四愛國運動是五四新文化啟蒙運動瀕臨結束的信號,甚至無妨視作一場提前舉行的悲壯的葬禮。

這也正是我深感疑惑之點。保守主義觀點認為它成功了,破壞力巨大;而自由主義觀點卻認為它雖意義巨大,卻半途夭折,沒有達到破壞的目的。那麼,它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是破壞了,還是根本就沒有形成什麼巨大的破壞;它實際上究竟意義如何呢?我們因此不能不有所討論。

坦率地說,這一爭論的核心之點,其實是一個歷史事實的問題。因此,我想我們理當先探討一個歷史問題,即“五四”為什麼會發生?

總結起來,“五四”的發生至少有如下幾個主要的歷史因素或歷史條件在起作用。

“五四”所以能夠發生,首先必須有一批眼界不同以往,具有相當新思想,同時又有一定影響力的新型知識分子。戊戌變法時期、清末新政時期,以及辛亥革命前後,這樣的條件都還不具備,因此也產生不了這樣的啟蒙運動。1915年以後,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之所以能夠發起並促成了這場運動,根本就是因為他們有著留洋的背景,有著不同於以往的眼光和視野,同時在國內各大學身居教授之位並已形成了相當的規模。

一個《青年雜誌》要能夠發生廣泛的社會影響,還需要有大批的受眾與之互動。在此之前,即使有相應的報紙雜誌談到類似的話題,也很難引起社會的共鳴,其原因就是讀者數量太少。這個時候讀者之所以極其廣泛,就是因為經過清末新政廢科舉、辦新學前後10年左右時間,國內已經有了大批新式學校和數量龐大的青年學生群體。他們中許多人,如“五四”中嶄露頭角的傅斯年、羅家倫等,又多半就是陳獨秀、李大釗這類留洋歸國知識分子的學生。正因為他們的存在和熱烈的響應,才使得陳獨秀、胡適等人的吶喊與呼聲,有了相當的群眾基礎,並得以形成持續的聲勢與廣泛的影響。

任何一場思想啟蒙運動,都需要大量的思想文化資源。中國的舊東西不能利用,就要借助於西方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理論。過去雖然也有過大量的譯介工作,但當年具有嚴復那樣眼界的譯者可謂鳳毛麟角,多數的譯介工作靠的是傳教士通過同文館訓練出來、毫無新思想可言的外語人員,因而那個時候中國人能夠得到新的思想材料就十分有限,譯介的數量自然更少。而1915年以後的情況有了很大不同,一方面留學回國的有新思想的留洋學生越來越多,他們非常熱衷於譯介各種新的思想材料;另一方面大量的歐美文化思想資源陸續被譯成日文,中國在日或留日歸國的學生數以萬計,包括陳獨秀、李大釗等人也都積極借助日文資料接受新思想,這些都為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及其隨後的“五四”運動,提供了相當充沛的思想啟蒙材料。

思想啟蒙要形成規模和效應,還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社會物質條件,一個是城市化要發展到相當程度,一個是生產力必鬚髮達到相當程度,亦即必須要有比較便利的鐵路、電報、電話、報紙、雜誌等等交通和資訊同步傳播的條件。清末科舉廢除之前,中國不僅缺少現代化的交通通訊條件,幾乎沒有可以提供給普通民眾閱讀的報紙雜誌,就是城市化的水準也很低。因為科舉的教育基礎是鄉村私塾,因此就連相當多有知識的士紳,也都住在鄉下。清末新政以後,全國範圍廢科舉、辦新學、修鐵路、興實業,包括開放辦報辦雜誌,到這個時候,城市化的規模和交通、資訊傳播條件已達到了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傳播思想的程度了。

陳獨秀等人之所以會一上來就著眼于文化問題,力主破舊立新,一是因為久有前車之鑒,即從所謂“師夷長技”,到變法維新,到辛亥革命等,種種變革或革命留下了太多失敗的教訓,在他們看來,惟有從社會改造入手之一法了。二是因為中國的現狀距離世界潮流和先進國家實在差距太遠,一方面列強環伺,弱肉強食;一方面中國自身又四分五裂,深陷不平等地位而無以自拔。現實的刺激使他們相信,必須先解決中國自身的問題,尤其是要先從人的解放做起,然後才能依次解決其他問題。

還有一個原因同樣是不能忽視的。即為什麼在1915-1920年前後會形成這樣一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式的思想解放運動?如果說在此之前各種條件不具備,那麼為什麼在此之後,中國也沒有能夠再度出現這樣的局面?很顯然,這裡面也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在起作用。第一是當時中國尚能維持形式的統一與和平,以後中國長年陷於戰爭和分裂中,這樣的全國性思想大討論的熱潮很難再現。第二是此時的中央政府處於極度弱勢的地位,根本無力實施統制政策,更不用說什麼報刊檢查和新聞封鎖了。就連青年人結黨、集會,政府通常也只能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學生上街打砸燒,陳獨秀隨後上鬧市撒傳單攻擊政府,北洋政權也只能拘幾天然後交保釋放了事。這些自然不能對主張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形成太大的壓力。

由上不難了解,“五四”的發生,有很多具體的歷史條件,少了哪條都不成。而為什麼當時會有那麼多留洋歸國的知識分子?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新式學校和青年學生?為什麼會形成那樣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資訊傳播條件以及形成那樣水準的城市化規模?……歸根到底,都是源於1840年以來中國被迫打開國門後一系列社會歷史變革的發生。

因此,我就得出了如下兩個基本的結論:

第一,“五四”的發生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突如其來的,它其實是中國被迫打開國門,走向世界,因而被迫從傳統轉向現代的一段不可避免的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必然會發生的歷史環節。它所以會在1915-1920年這段時間發生,和以這樣的形式發生,僅僅是緣于上述種種具體條件和具體環境的機緣巧合。

第二,因為“五四”的發生具有十分特殊的具體條件和具體環境,因此,它的取向、內容、規模、深度、命運及其歷史的作用,也註定要受到當時中國與世界種種特定歷史條件與歷史環境的局限。

三、“五四”緣何轉向?

有了這樣一種判斷,我們再來看“五四”為什麼會中途轉向,即何會有所謂“救亡壓倒啟蒙”的問題,就不難有新的發現了。

其實,“五四”發展軌跡的轉變,並不僅僅發生在啟蒙與救亡兩點上。如同我前面所言,“五四”的發動者原本就是從救國之一點出發的,至於先救人,還是先救國,這原本只是一個經驗總結和認識方法的問題,並不妨礙其救國的初衷。因此,我們考察“五四”言論思想行動的變化軌跡,理當注意到它至少有兩條大的變動線索:即從救人到救國和從人權到民主。

如果我們更具體地考察,就會發現,從救人到救國的這一政治訴求重點的轉變,根本上其實還是從救國開始的。它的轉變軌跡實際上可以列為:

救(大清)國———救種———救(中華民)國———救人———救國———救“省”

具體說來就是,從1840年以後,中國就已經存在著救國的問題了。只是,當時人們更多地還是從維繫清王朝和大清國的角度出發,想的是如何拯救大清國問題。20世紀初開始,革命黨日漸興起,它們不再著眼于拯救大清國,反而是主張推翻大清國,另立漢人國家,因而提出所謂“救種”的問題,併為此而鬥爭。辛亥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建立,但因袁世凱上臺,違背了革命黨人的政治訴求,革命黨人再度發動革命,力圖挽救中華民國,因而再有救國之說。但革命黨之新發動,並未能解決問題,反而被地方軍閥勢力所利用,形成南北對立和軍閥割據局面,這才有了陳獨秀等知識分子棄救國而倡人權和科學的舉動。其所圖在通過根本變革舊政治、舊文化、舊道德等等,達到變革社會,進而根本解決救國問題之目的。但隨著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救國問題再度成為燃眉之急,通過一點一滴的社會與文化變革實現救人目標的做法,又被無形中擱置起來。不過,由於對以往種種失敗的記憶和面對現實政治的無力感,1919年之後不久,不少地方知識分子就已經轉向救“省”去了。那意思是說,要根本解決中國的問題談何容易,不如先一個省一個省地自行改造起來。毛澤東等就首倡學瑞士的樣子,在湖南建立“湖南共和國”,主張以後再通過分省自治或聯省自治的辦法,建立中華聯邦來解決大中國的問題。

除了政治訴求的重點轉移以外,“五四”期間政治思想討論的重點,即從人權到民主的轉移,實際上也有著它的複雜變化軌跡,並非僅僅局限在“人權”或“民主(民治)”問題的討論上。實際上,無論是人權,還是民主,在整個“五四”期間,即從1915-1920年間,也從未理論上得到過深入的辨析與討論。如果我們比較同一時期各種相關的討論,甚至會發覺,涉及到勞動問題、階級問題,特別是1919年以後涉及到各種社會主義問題的討論,可能還遠比人權、民主(民治)問題的討論還要充分得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涉及到“五四”發生的歷史局限性的問題了。

首先是內外刺激。從內部看,從1915年中日二十一條交涉,群情激憤;到1916年袁世凱稱帝,舉國囂囂;到1917年張勳復辟,千夫所指;再到1918年中日軍事秘約事發,學生上街……國內輿論和民眾沒有一天安靜過。從外部看,1917年兩度俄國革命,1918年世界大戰結束,協約國戰勝,1919年巴黎和會,列強各國偏袒日本,損害中國權益,同樣始終在激動和刺激著國人的神經。試想,在內外種種關係國家民族命運的大事接連不斷地衝擊著國人的這種條件和環境下,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如何能夠理性地研究什麼文化問題,如何能夠置國家民族的種種危機于不顧,專心謀求個性的什麼解放?

其次是中國自身歷史條件的局限。簡略言之,當時至少有下面幾方面的歷史局限:

比如,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的限制。這是因為,我們今天所談到的作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孿生物的文藝復興運動和思想啟蒙運動,都是以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意、法資產階級,或第三等級迅速開始在政治上崛起為前提的。而1915-1920年間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雖然有所發展,但其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尚未形成,對國家政權還處在嚴重依賴的狀態,也因而尚未形成獨立的階級與意識。

又比如,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雖然新文化運動的發動者多數是個性解放的主張者,但是,傳統的家國天下觀在他們身上依舊印滿了烙印。為救國而救人的變革初衷,其實也一樣表現出家國一體,“轉孝作忠”的傳統思想的痕跡。

特別是留學生主導下的思想啟蒙運動,本身就具有先天的不足。只要注意一下新文化運動發動者,即《新青年》雜誌的編輯群體的學歷,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他們中人除胡適一人是留美先學農後改哲學學成歸國外,其餘當時只有留日的經歷,且多數從不涉足政治理論研究。他們不僅缺乏系統的理論學習與訓練,而且這個時候對歐美的了解也多只是來自於書本,對西方政治思想及其理論更只是一知半解。他們僅僅是因為有留學的經歷,因而對新思想、新文化與新社會充滿了熱情與幻想。但他們多少有些盲目的除舊布新的努力,卻與中國社會發展的現狀存在著明顯脫節的情況。

除此之外,作為有效表現形式的文化載體及文化傳統的匱乏,也有影響。比較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和法國的啟蒙運動,其深厚的文化傳統和繪畫、雕塑、戲劇、詩歌、小說等普及大眾的文化載體起了極為重要的傳播和宣傳的作用。但“五四”期間,中國知識分子可以利用的文化載體形式極其單調,除尚難形成氣候的新詩和小說外,其餘實在乏善可陳。因而,其影響力不能不深受局限。

我們在這裡還應該注意到國民性格的影響。比較日本、印度等國,中國國民的性格較為急功近利是顯而易見的。孫中山當年剛發動了一次失敗的廣州起義,流亡英國讀了幾部有關社會主義的書,就跑到位於比利時的第二國際總部,宣稱中國雖然是一落後國家,但他所領導的革命一旦成功,將會立即實行社會主義政策,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孫中山“畢其功於一役”的幻想,在毛澤東身上也有類似的體現。政治領袖如此,普通國人

(或曰漢人)其實也不例外。舉個最容易明白的例子。1980年代初,我住的地方有一個路口的一個拐角處相關部門鋪了草坪,並用鐵欄圍起,在鐵欄外沿馬路用水泥磚鋪了一條要拐些彎的人行道。沒過多久,我就發現許多行人並不沿著人行道拐那個彎,而是生生邁過鐵欄從草坪切一條直線踩過去,沒多久就硬是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踩出了一條寸草不生的黃泥路出來。本以為,這可能是一般民眾的素質不高。不意,幾年後,讀葛劍雄的雜文,發現他在復旦大學裏也有著同樣的觀察,學生們並不比普通市民的素質高到哪兒去。後來我到北大來工作,發現北大的情況也一樣。二院門前偌大一片草坪,裏面彎彎曲曲修了幾條石子路,卻還是有不少人一定要走捷徑。因此生生從它的西北角到東北角,走出了一條光禿禿的土路來。其實,許多年來大家議論甚多的生活中的種種現象,像排隊加塞兒、不等車上乘客下完便一擁而上先擠進去,過馬路不等綠燈,包括中國特有的社會文化現象,即辦任何事都要走門路、找關係,等等,都是我們國民性格的一種反映。新文化運動的主要發起人從主張“一點一滴”地改造社會,到轉而尋求一勞永逸的“根本解決”之法,並能夠引起許多人的響應,也同樣不是偶然的。

由上可知,1915-1920年間,完全沒有理性地討論人權問題的客觀條件,且人權問題不是,也不可能真正成為多數國民迫切要求解決的共同問題。正因為如此,即使在留洋歸國的知識分子中間,對人權問題的重要性也很難達成普遍的共識。實際上,究竟是人權重要還是國權重要,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在中國也仍舊沒有得到解決。因此不難了解,包括對所謂人權問題的理解,當年新文化運動的參與者的討論,也多只會著眼于婦女問題、貞潔問題和傳統倫理,如孝道對青年的不合理壓迫等。對人權的基本問題,即人人得享自由權、平等權、財產權、反抗壓迫權等,卻極少能夠有深入具體的理論闡述和研究。

既然討論人權問題的緊迫性不可能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的共識,那麼,當國權問題迫在眉睫時,“外爭國權”就自然會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而對政府及其政治的嚴重不滿,也自然會引發人們對民主(民治)的嚮往。人權問題的討論,很快轉向民主(民治)問題的討論,實屬必然。

因為西方的政治民主根本是以對人權理念的認同為前提的,故對人權問題的價值及其意義,包括對人權的基本權利問題形不成真正的共識,所謂民主(民治)之類的主張,在當時也只能流於空談。而巴黎和會上英美政府的表現,也在相當程度上大大減弱了中國部分知識分子對西方民主政治的迷信感,這同樣不可避免地會刺激他們努力另尋出路。

對民主政治的失望,顯然便利了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泛勞動主義等種種新思潮的氾濫與流行。原本就相信中國的改造只能從社會改造做起的中國知識分子們,重新回到“社會改造”的思路上去,幾乎不可避免。隨之而來的俄國革命的意外成功,特別是它抗擊列強壓迫和干涉的驚人表現,自然會引起中國社會輿論和眾多知識分子的高度重視。“走俄國人的路”,求一勞永逸的“根本解決”之道,也正切合了眾多國人的夢想。

因此,我們對“五四”作為思想啟蒙運動的作用,可以得出如下幾點結論:第一,如果我們把新文化運動看做是中國的“思想啟蒙”運動,那麼就必須清楚地了解,它原本就是一個早產兒,其夭折實屬必然。

第二,以1915-1920年前後中國內外事變頻發,每每涉及到國家民族命運,尤其是1918年後國際上社會主義思潮洶湧激蕩,大有取資本主義而代之之勢,以國人性格,趨新逐浪,四面撒網,亦屬必然。

第三,因為思想啟蒙的條件不足,以及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手段及形式極為欠缺,因此“五四”對傳統文化的實際衝擊力必定十分有限。且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本營當時仍在農村,而中國城鄉發展極不平衡,新文化運動期間少數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的挑戰,充其量也只能在城市知識青年中發生一些作用,對城市一般民眾的作用如何都值得懷疑,更不論其對農村的影響了。

第四,如果說“五四”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生過什麼重大之影響,最值得重視的就是它為中國共產黨的產生創造了條件。但第一,誠如毛澤東所言,中共的產生根本上是因為“俄國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並非是因為中國發生了“五四”。歷史文獻證明,當年除陳獨秀等人,還有好幾撥中國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也打出過“共產黨”的旗號,並與莫斯科發生過關係,故即使沒有“五四”,沒有陳獨秀,俄國人也一定會像他們這時在北韓和日本所做的那樣,去推動張獨秀或李獨秀創建出一個共產黨出來。或者換言之,只要有了俄國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共產黨在中國的誕生只是遲早的事。因此,“五四”與中共的產生,二者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第二,即使有了中共,在“五四”之後到1949年以前的20多年間,中國政治及其中國社會,整體上也並沒有激進化起來。換言之,“五四”與中國傳統的破壞和所謂“激進主義”的流行,二者間也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

四、“五四”破壞了什麼?

既然人人都把“五四”視同“革命”和“破壞”,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五四”到底想破壞什麼,又破壞了些什麼呢?我在這裡給大家看看當年陳獨秀等人的說法。

陳獨秀在回答時人對他們破壞意圖的質疑時曾經講過:《新青年》同仁所要破壞的對象有孔教、禮法、國粹、貞節、舊倫理、舊藝術、舊宗教、舊文學和舊政治。其原因是:我們“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既然向舊傳統進行了挑戰,它也就自然會有所謂破壞。問題是,陳獨秀等人當年攻擊了很多舊的東西,實際上到底哪些東西被這次運動破壞了呢?或者說,哪些只是被這次運動局部破壞了,哪些是過去就已經破壞或已在破壞中的,這次運動又順勢加以破壞了呢?特別是,哪些是運動發動者想要破壞,事實上並沒有破壞成的呢?對此,恐怕要做一點具體分析才行,而過去的討論太過籠而統之,一概而論了。

我們先來看孔教。孔教作為舊政權的偶像,在實際生活中被破壞了嗎?有關這一點,我們可以讀一下魯迅的日記。魯迅自1913年起就作為教育部官員一直參與當局祭孔大典,直到“五四”之後的1924年。他的體會是,當今的權貴者其實只是拿尊孔做爭名奪利的“敲門磚”罷了,而中國的一般民眾,雖稱孔子為聖人,心裏卻不真覺得他是聖人。其實陳獨秀對此也講得很清楚:“‘孔教'本失靈之偶像,過去之化石,應於民主國憲法不生問題。只以袁皇帝干涉憲法之惡果,天壇草案遂于第十九條附以尊孔之文,敷衍民賊,致遺今日無謂之紛爭。”由此可知,其實陳獨秀等人這時之反對孔教,並非是因其仍有怎樣的偶像作用,而是因擔心袁政府的倒行逆施會導致孔教的作用死灰複燃。

再看舊倫理、舊禮法。這些恰恰是孔教的關鍵所在,亦即中國倫理政治之本。實際上,自民國以來,舊倫理、舊禮法一直到清末新政革新以來各種新制度和新政策,包括受到來自西方文化影響和思想觀念的衝擊。如三從四德、貞潔、孝道等等觀念,以及一些傳統禮法,在城市居民中已開始部分地被動搖或改變了。吳虞辛亥之後與父親打官司爭家產,就反映出了這種情況。故新文化運動說起來不過是進一步將這種衝擊公開化,並上升到觀念意識的層面上來了。但是,無論是發自民間,還是發自新文化運動,舊倫理及其舊禮法作為中國多數民眾的觀念和禮俗習慣,並不曾因此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再看舊政治。坦率地說,新文化運動,也包括1919年以後倡言社會改造的“五四”運動,都從未真正對中國政治產生任何明顯的影響。中國政治運行及其問題依然如故,就連傳統儒教的核心內容,即所謂“三綱五常”,也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被統治階級揚棄改造後,就重當成了新的意識形態的統治工具。

再看舊宗教。首先,漢人原本即無宗教觀,反對舊宗教對多數漢人並無多少利益妨礙。但另一方面,釋道基督,信者自信,新文化運動也無法改變這些信眾的信仰選擇,自然也無法動搖釋道基督各教在近代中國已有的地位和影響。

再來看舊文學和舊藝術。簡言之,1.《新青年》自1918年起改為白話文,並大力推動白話文運動,的確造成了文言文統治局面的改變。但是,第一,白話文的日漸流行卻並非自新文化運動開始,自二十世紀初以來,白話報紙和小冊子就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日漸流行了。白話文在文化層面取代文言文,是遲早的事情。2.新文化運動成功地推動了新詩的創作,但舊體詩詞的地位也並未因新詩的流行而發生根本動搖。3.“五四”期間,西洋話劇開始在知識青年中流行開來,但民眾的偏愛卻仍在傳統的藝術形式上。4.由於眾多留洋學生回國帶回西洋畫法,使傳統畫法受到衝擊,但傳統畫仍有廣泛的市場和需求,故其並不因西洋畫的出現而壽終正寢。

最後我們再來看所謂“國粹”。像中醫之類的純粹中國的玩藝兒的確在“五四”期間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而一度遭到留學生們的貶斥,但是“五四”真的破壞了這些“國粹”嗎?非也。新文學運動相信中國什麼都不如人,不科學,但運動後不久運動的許多參加者就已經開始反省,並開始著手從中國人文傳統中找好的東西來繼承了。

1920年代初“整理國故”的興起,就是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事實上,情況還不僅如此。由於“五四”誘發了“救國”熱,也因此刺激了國粹主義的抬頭。故“五四”後不久,隨著“國學”的復興,“國醫”、“國術”、“國畫”、“國樂”、“國劇”等原本民間的種種玩藝兒,反而先後在國人的共同作用下,並經由政府批准,先後興旺發達起來。換言之,新文化運動尚未真正發生影響並作用於社會,1920年以後就已經被腰斬了。

如“國醫”。五四運動之後,中醫界就接連發起反對“廢止中醫”的鬥爭。

1930年國民政府籌建“中央國醫館”,並於次正式成立,“全國許多省份隨後也都成立了分館。

如“國樂”。五四後劉天華于1921年首創“國樂研究會”,揭出“國樂”大旗。1927年得蔡元培、趙元任等人支援在北大創立“國樂改進社”,使中國本土音樂得以繼承與創新。

如“國劇”。五四後聞一多等即力倡國劇,主張由中國人演自己的故事給國人看。後經梅蘭芳、齊如山等成立國劇學會,創辦《國劇畫刊》等迅速形成氣候。

如“國術”。五四後各界開始提倡國術,並於1927年由張之江、蔡元培、李烈鈞等正式提出“國術”一詞,報國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央國術館”,並在全國各省、縣成立了地方性國術館,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的國術館體制。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別的體育管理機構。

如國畫。經過徐悲鴻等人的努力,中國畫的技法不僅得以改良,而且得以進入高等教育的殿堂,與西畫分庭抗禮。新興的“國畫”與傳統的院體畫、文人畫和工匠畫有血脈相通的淵源關係,同時又具有創新元素,加上國畫本身根底厚,名家多,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技法傳承,大量古典著述和作品也借助新的印刷手段而廣泛傳播。

由上不難看出,“五四”破壞最多的,不過是所謂舊文學。但白話文的興起,包括孔教地位的動搖,則不能都歸因于“五四”。至於舊倫理和舊禮法,雖受到挑戰,但也只是在很小的範圍內受到了衝擊。而舊政治、舊宗教、國粹等,則基本上不曾被改變,既有挑戰也敗得一塌糊塗。

五、“五四”自敗的例證

英國文化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斷定,任何一種人類文化,都有它的持久性和獨立性。事實上,任何一種文化現象的斷裂與被改變,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經歷相當漫長的時期,並且要有相當的社會變革的基礎。“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所以不可能對舊的文化和舊的傳統造成破壞性的後果,其原因恰恰就在於它遠不具備這樣的時間和基礎。盲目的破壞與改造,很大程度上連破壞者或改造者自身都無從適應。換言之,傳統的東西並不那麼容易被破壞,因為破壞者自己實際上往往就還是舊傳統的背負者甚或繼承者。而當傳統依舊流淌在多數國人的血管裏的時候,破壞者即使想不妥協,也很少可能。

以被胡適當年譽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吳虞為例。吳因在《新青年》上發表《吃人與禮教》、《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等文章,倡言“非孝”,因而受到胡適的重視。但吳虞骨子裏卻是一個深受舊傳統、舊文化影響的舊文人。僅舉兩例:

(1)舊禮法的影響根深蒂固。

吳虞在“五四”期間的1920年3月21日首次致函胡適,充分表現其人非新式人物也。函稱:

適之先生道鑒:伏處西陲,欽仰高風久矣。頃接女桓來書,敬悉先生起居曼福,又承介紹女桓,且為擔保,感荷無量,叩頭叩頭。……弟前做《說孝》一篇,此間頗多反對,甚至於衛戍司令部控告弟同孫少荊為過激黨,真可笑矣。此篇曾經郵寄教正,不知到否。……《星期日》現改上弟編輯,先生如暇,敬乞賜稿一二,以光蕪報,至感至盼。手此,即頌著祉。弟吳虞再拜

《新青年》倡導白話文已有兩三年時間,鼓吹破除舊禮法也已多年,吳去信本為響應,但信之格式、語言全為舊派。不僅“道鑒”,還謙卑至極地滿篇用些“伏處”、“欽仰”、“敬悉”、“敬乞”之類的用語,甚至還要“叩頭”及“再拜”云云。再看看他的照片,僅從衣著上就一點也找不到他新派的影子。

(2)舊文化、舊倫理的影響如影相隨。

查吳虞日記,我們發現他從1915年開始就不斷買婢蓄妾,還挑三揀四,又要看嘴唇厚不厚,又要查有沒有狐臭,買到後還不許回家探親。1931年60歲,1939年年近70歲,還先後納過兩妾,都不過十六七歲。其做北大教授時一邊寫信調查妻子在老家是否規矩,一邊自己出入妓院,喝花酒,爭名妓,甚至把給妓女寫的詩印成傳單供妓院散發,還投稿到報上去發表。而對自己的妻女妾婢,卻極為專制。如此之反孔“英雄”,實為那個時代新舊思想矛盾衝突的產物,時代之未到啟蒙階段,顯而易見。

因為新時代之未到,故僅靠人為破壞或創造,也大都經不住環境的作用和傳統的作用,改了也會變回來。僅以胡適為例,我們只要注意到其“五四”前後書信中稱謂、用語及格式的變化,就不難看出傳統與環境的影響在胡適的身上有多麼大。如1907年他給年齡接近、但兩人係叔侄輩的“發小兒”胡近仁去信,稱謂是“近仁老叔大人尊前”,又是“老叔”,又是“大人”,還要“尊前”,內文談及胡近仁均稱“吾叔”,胡的話或文,甚至還要用“辱示”或“垂示”,信末還要“道安”並“頓道”,真可謂禮數週到,恭敬備至,極合傳統禮法。但1914年胡留美後,其稱謂就有了變化了。“大人”、“尊前”之類的沒有了,變成了“近仁老叔足下”,內文中也不再太過講究禮數了,不過“首”依舊要“頓”,謙卑之詞也還在用,如“乞寄示”、“乞見示”之類,還是文言文寫法。而等到他開始發起文學革命,開始猛攻舊禮教、舊禮法時,其信稱謂之類的變化就更明顯了。如1918年給胡近仁信,輩分的稱謂不見了,僅直呼“近仁”,並加一“老友”以示親熱。落款也只剩下一個“適”字,只留了一個“上”以示尊重。到1920年,胡適乾脆完全用白話文寫信了,“老友”和什麼“上”之類的,都不用了,變成直呼“老近”了。

然而,等到“五四”運動過後,特別是胡適在國內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大,交際越來越多之後,他逐漸又開始往回變了。如1928年以後再給胡近仁信時,我們就發現,他又重新開始注意兩人之間的輩分了,又開始用“近仁老叔”的稱謂,並重新在落款時寫上一個“上”字,正文雖仍用白話,卻不忘“賜”呀,“乞”呀的,分明是又很在乎禮數問題了。

事實上,“五四”後,為適應在中國的生存環境,胡適早已拋棄了“五四”期間曾經被他認為是最合理、最平等的種種西式的交際方法,又回歸到傳統的格式上來了。為了表示自己對對方的尊重,其信函中各種敬語不厭其煩,凡提及對方時甚至還會按照舊禮法換行或空格,提及自己時則一律以小字,並使用謙詞以示尊卑之別。

除了尊從傳統禮法與人交際外,我們從胡適“五四”前後的衣著變化也不難注意到其骨子裏傳統的影響既深且固。

從大量胡適生前的照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在出國留學前一直如當時國人一般,著長袍或長袍馬褂。到美國後,胡適很快適應了那裏的環境,開始穿西裝,打領帶。但他1917年回北京大學任教後,我們就會注意到,留美回國,且主張再新派沒有的他,卻不像許多留歐美回來的教授,幾乎從來不穿西裝,而是始終身著長袍。只是當他1937年再度出國,和1938年就任駐美大使之後,我們才又看到在美國的他穿上西裝了。而1946年他剛一回國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馬上就又換上了象徵著傳統的長袍馬褂。包括1948年在與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們集體合影時,幾十位歸國學子幾乎一色的西裝革履,他卻依然是一襲長袍,堅持不穿西裝。(參見左欄圖)

綜合胡適“五四”後生活和工作中處理新與舊及傳統與現代關係時的種種做法,我們不難了解蔣介石何以對胡適頗多推崇了。蔣介石在1962年胡適去世時所送的輓聯,可以說最準確不過地概括了胡適的這一特點。其聯稱: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

舊倫理中新思想的代表。

六、“五四”後傳統延續與反傳統的較量

“五四”以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裏,像胡適這樣思想新、倫理舊的人自然不在少數。尤其那個年代蔣介石國民黨佔據著統治的地位,除了早年通過“五四”接觸了不少新思想以外,掌權後的蔣介石對“五四”向無好感。這種情況下,以蔣為首的國民政府自然不會按照“五四”當年的方向去改造中國社會。不僅如此,1934年蔣介石還以發動新生活運動為由,大力普及“禮義廉恥”的傳統倫理思想教育,並再度通過提倡紀念孔子誕辰來號召社會尊孔。在其1943年出版的《中國之命運》一書中,他對傳統的留戀和推崇的情緒,可以說表現得更加清晰和明確。

同樣,我們也一樣可以從蔣介石一生的著裝上,清楚地看出蔣對傳統的執著。從蔣的大量歷史照片可以看出,蔣一生主要著裝為三種形式,即軍裝、中山裝、長袍。過程是早年長袍,以後主要著軍裝,50歲以後多著中山裝,重要場合通常著中式長袍馬褂。蔣顯然視長袍馬褂為禮服,並習慣以長袍為日常生活的便裝,其重視此一服裝的民族傳統形式和象徵意義的傾向,可謂一望而知。(參見右欄圖)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裡無法具體說明中國傳統斷裂的歷史經過,但仍可以通過幾張照片讓大家了解新舊中國變化之大,由此也能夠從一個側面說明,1949年前儘管有過“五四”,中國基本上還處在一種舊傳統的延續之中,其受西方影響之變固有之,但演變之速度相當緩慢。它與1949年之後所發生的變化相比,實難同日而語。(參見下通欄圖)

最後是我今天講演的結論:第一,“五四”只是中國近代歷史變動和轉折過程中的一個節點而已,其固有革命的或破壞的作用,但和其他歷史節點相比,無論其口號激進與否,至少其作用及影響都極為有限。

第二,“五四”後至1949年,新文化運動中發生過的任何挑戰與破壞,都未能對中國社會傳統文化構成任何根本性的威脅,更談不上普遍的破壞和摧毀。中國社會自身的變革,依舊保持著漸進的步伐,並未因“五四”而中斷或瞬間激進起來。

第三,1949年以後所發生的對舊文化、舊傳統的徹底破壞,既是與其他種種外部因素的作用力密切相關的,也是新政權出於創立新社會的考量著力破壞舊的社會基礎的一種結果。但這個新社會的理想與模型,卻全然不是源自於“五四”。

當然,誠如前面說到過的,“五四”既然是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一個必經的現象,從新舊文化衝突的角度,“五四”再有局限,也有其自身的意義。其一,它清楚地反映出受到西方“科學”、“民主”、“人權”等現代觀念刺激的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謀求思想解放的不顧一切的努力;其二,它客觀上也造成了中國近兩千年以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局面的一次難得的再現。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魯迅在100年前(1903年)所寫的一篇文章裡,引人注目地引述了德國思想家尼采的一段話:「吾行太遠,孑然失其侶,……吾見放於父母之邦矣」。這是一個不祥的預感,似乎預告了魯迅一生的命運,以及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上的歷史地位與處境:他永遠是一個孤獨的思想先行者。
  一、魯迅思想發展的道路
  日本時期:「別立新宗」,「立人」而「立國」
  魯迅的思想、文學活動是於20世紀初在日本開始的:1903年、1908年間,在留學生刊物《浙江潮》、《河南》上先後發表了〈說鈤〉、〈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破惡聲論〉等六篇論文。在此之前,魯迅在有著古越文化與浙東文化的深厚傳統的故鄉紹興度過自己的童年,既感受到了傳統社會和文化的落後與腐朽,又最後一次直接領悟著以後缺乏系統的傳統教育的幾代人無法感受的傳統文化的內在魅力,同時受到民間文化的薰陶,打下精神的底子,成為他生命中永恆的記憶。而在社會開始發生動盪,故家日顯敗落,意味著社會變革臨近的19世紀末,魯迅既被現實所迫,又是適時地離開家鄉,「走異路,逃異地,尋求別樣的人們」,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學習時,找到了西方「新學」的新天地,特別是進化論學說,極大地激發了他的民族危機感與變革圖強的熱情。和大多數留日學生一樣,他是到日本這個向西方學習的「優等生」這裡來尋求民族與個人的出路的。
  但在魯迅留日期間,日本的思想文化界卻出現了一個新的傾向。中日戰爭結束以後,隨著資本主義體制的最終確立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弊病也開始出現。日本的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在全民族因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充滿信心與膨脹的熱情的時候,卻因產業社會的病態而充滿著懷疑與恐懼。正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以矯19世紀文明而起」的尼采、齊克果、斯蒂納(Max Stirner, 1806-1856)的思想,在日本引起了強烈的關注。同樣敏感的魯迅立即抓住了這樣的「神思宗之至新者」:一方面,這些思想家對西方文明的懷疑與批判引起了他的共鳴,他因此和「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術弗行」的知識分子明確地劃清了界限;另一方面,魯迅又並沒有像另外一些知識分子那樣,由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懷疑而走向對東方傳統的無條件的認同。因此,尼采等人的思想,在魯迅這裡具有雙方面的意義:既是他所直接面臨的中國傳統思想的批判的武器,同時他也藉助這些西方思想的新發展,對西方的現代化模式、工業文明的道路進行獨立的檢討。而這背後,正是隱含著魯迅的問題意識:從批判的層面說,就是如何既要批判東方傳統,促進民族的現代化,又要對西方現代化道路進行質疑,拒絕全盤西化;從建設的層面說,就是如何完成現代民族文化的重建,現代民族主體的重建。
  於是,就有了魯迅貫其終生的兩個基本命題。一是他對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道路與目標的確立:「明哲之士,必洞達世界之大勢,權衡校量,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這裡,既表現了寬闊的胸懷與眼光,以「世界之新潮」與「故有的血脈」為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基石,同時,清醒地看到,一切文化形態(無論是西方文化,還是東方傳統文化)都是「偏至」的,既有其獨特的價值,同時又存在著「偏頗」,因此,他拒絕一切文化神話,把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重心,放在獨立創造上,即所謂「別立新宗」:繼承與拿來,都是為了創造;要為中國現代中國的發展,提供一個全新的價值,終極性的理想。
  在魯迅看來,這樣的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發展的戰略目標,是由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所決定的。據此,他又提出了「立人」以「立國」的理想,即「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國人之自覺至,個性張,沙聚之邦,由是轉為人國。」這裡,提出了「立人」(爭取人的個體精神自由)與「立國」(建立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兩大目標,而以前者為後者的前提與基礎,顯然具有鮮明的理想主義的色彩,其背後則隱含著既能治癒東方專制病,又避免西方現代病的期待:這幾乎是幾代知識分子共同的情結。
  沉默10年:回到古代和民間
  1908年魯迅發表了半篇〈破惡聲論〉,便於次年回國,輾轉於紹興、杭州、南京與北京,其間經歷了辛亥革命與二次革命、張勳復辟,直到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整整沈默了10年。如他自己在〈《吶喊》‧自序〉裡所說,他在寂寞中「反省,看見自己了:就是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青春時期的英雄夢破滅以後,就「用了種種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我沉入於國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這一時期魯迅主要從事整理古代典籍的學術工作,而其對古籍的輯錄,是「以會稽郡為橫坐標,以魏晉時代為縱坐標」的,這表明,他所謂「回到古代」,就是沉湎於魏晉時代,浙東文化。而所謂「沉入於國民」,就是沉入故鄉民間記憶,咀嚼生活於其間的普通民眾的悲歡。由此形成了研究者所說的魯迅所特有的「魏晉參照與魏晉感受」,即是對外在的社會、歷史、文化的黑暗和內在的本體性的黑暗的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形成了他獨特的「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在「五四」以後寫作的散文詩集《野草》裡,更有淋漓盡致的表現)。這既是他最終投身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動因,更決定了他必然地要顯示出他自己的,不同於其他「五四」參與者的鮮明特色。
  五四時期:對啟蒙主義話語和實踐的複雜態度
  因此,魯迅絕不可能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這一運動的真正「主將」陳獨秀有一個回憶:「魯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啟明先生,都是《新青年》的作者之一人,雖然不是最主要的作者,發表的文章也很不少,尤其是啟明先生;然而他們兩位,都有他們自己獨立的思想,不是因為附和《新青年》作者中哪一個人而參加的,所以他們的作品在《新青年》中特別有價值。」這是一個客觀、準確的評價。而魯迅的「獨立價值」,主要表現在他對「五四」的「啟蒙主義」話語和實踐的複雜態度。
  他確實為啟蒙而寫作:他的故鄉民間記憶因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激發,噴湧出《吶喊》、《彷徨》等幾本書裡的小說,以揭出「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的「病苦」,「引起療效的注意」,而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他又以雜文的形式,參與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價值重估」。他的特點有二:把批判的鋒芒指向「漢朝以後」,特別是「宋元以來」的「業儒」;而且關注在現代中國現實中的實際影響,意義與實效,即所謂「儒效」。因此,他猛烈攻擊
  「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為臣綱」的儒家倫理(〈我之節烈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等),其內含的價值理念,正是人的個體精神自由。同時展開的是對中國國民性的深刻反省,「改造國民性」成為魯迅終生關注的思想文化命題,是魯迅思想中最具特色、影響最大,爭議也最多的部分。
  但他從一開始就對啟蒙的作用心存懷疑。因此,據周作人回憶,對《新青年》魯迅最初「態度很冷淡」;而且在錢玄同向他約稿時,他就對啟蒙主義提出了兩個質疑:「鐵屋子」單憑思想的批判就能夠「破毀」嗎?你們把「熟睡的人們」喚醒,能不能給他們指出出路?因此,在「五四」運動一周年時,他在一封通信裡,對學生愛國運動及新文化運動所引發的「學界紛擾」,出乎意外地給予了冷峻的低調評價:「由僕觀之,則於中國實無何種影響,僅是一時之現象而已。」到1927年國共分裂以後的大屠殺中,目睹年輕人的血,他更是痛苦地自責:自己的啟蒙寫作,「弄清了老實而不幸的青年的腦子和弄敏了他的感覺,使他萬一遭災時來嘗加倍的苦痛,同時給憎惡他的人們賞玩這較靈的苦痛,得到格外的享樂」,不過是充當了「吃人的宴席」上「做這醉蝦的幫手」。但他又表示,「還想從以後淡下去的『淡淡的血痕中』看見一點東西,謄在紙片上。」——在堅持中質疑,又在質疑中堅持:這樣的啟蒙主義立場,在現代中國的思想文化界,確實是非常特別而獨到的。
  「五四」以後:和學院派的決裂
  在「五四」後的1925、1926年間,由女師大風潮引發了魯迅和「現代評論派」的論戰。後者是一批自命「特殊知識階級」、社會精英的信奉自由主義的學院知識分子。關於這場論爭的具體內涵,我們在下文會有進一步分析;這裡要討論的是,論爭對魯迅思想與選擇的影響: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是那些作為知識壓迫者與政治壓迫的合謀與附庸的「特殊知識階級」的異類;他更恐懼於在實現學院體制化過程中,會落入「許多人」變成「一個人」、「許多話」變成「一番話」,思想文化被高度一體化的陷阱中,這就會導致知識分子獨立個性、自由意志和創造活力的喪失。他因此宣布:「我以為如果藝術之宮裡有怎麼麻煩的禁令,倒不如不進去;還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這是自覺地將自己放逐於學院的體制之外,還原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由的生命個體。
  於是,在1927年4月,魯迅離開廣州中山大學,並於這年10月作為自由撰稿人定居於上海:他最終從學院走向了文化市場。一到上海,魯迅就發表〈關於知識階級〉的演講,提出「真的知識階級」的概念:他們自覺地站在「平民」這一邊,反對來自一切方面、一切形式的奴役和壓迫;他們堅守自己的彼岸理想,「對於社會永遠不會滿意」,因而是永遠的批判者。這顯然是魯迅的自我選擇與定位。
  最後10年:在「橫戰」中堅守思想的獨立與自由
  在上述演講的結尾,魯迅特意提到了「思想的運動變成實際的社會運動」的問題。這正是預示著他的思想與實踐活動的某些新的發展。這主要表現在他所受到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以及他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抗國民黨一黨專政的革命實際運動的支持,並共同推動左翼文化運動的發展。這正是前述他在國共分裂以後對啟蒙主義的質疑,以及「真的知識階級」立場的選擇的邏輯結果。
  魯迅曾說,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有許多昧曖難解的問題,都可說明」。對魯迅啟發最大的,或許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念,階級分析的方法。魯迅早就注意到人與人之間的利害衝突,以及歷史與現實中的人奴役、壓迫人的現象,他曾經用「弱者」與「強者」、「幼者」與「長者」、「愚人」與「聰明人」、「下等人」與「上等人」……這樣的系列概念,來概括他所感受到的壓迫和不平等。後來,他回憶說,他正是從俄國文學裡「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兩種人:壓迫和被壓迫者!」他說,這是「一個大發見(現),正不亞於古人的發見了火的可以照黑暗,煮東西。」因此,魯迅接受唯物史觀,並有豁然開朗之感,是順理成章的。而這樣的接受又直接影響了他的現實立場:他一貫堅持的「為平民說話,為被侮辱、被損害者悲哀、叫喊和戰鬥」的立場,現在有了更鮮明的階級內涵,即「由於事實的教訓,以為惟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而努力爭取「工人、農民」的「真正解放」。他因此充分肯定了革命運動的合理性:「人被壓迫了,為什麼不鬥爭?」而他之所以願意推動左翼文化運動,提倡「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就是因為這樣的文學「和勞苦大眾是在受一樣的壓迫,一樣的殘殺,作一樣的戰鬥,有一樣的運命,是革命的勞苦大眾的文學。」
  因此,最後10年的魯迅的思想所堅持的,必然是一種體制外的批判立場,這是有別於胡適及其朋友的體制內的批評的。他首先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國民黨的獨裁統治,用「黨國」一詞概括了「黨即國家」的實質,這是與「朕即國家」的封建專制一脈相承的;魯迅正是堅守了他一以貫之的「反專制,爭民主、自由」的立場。
  魯迅同時注意到,在國民黨統治下的1930年代中國,以上海為中心的南方城市有一個工業化、商業化的過程,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來的現代都市文明得到了畸形的發展。魯迅依然堅持他的「立人」理想,以批判、懷疑的眼光燭照許多人頂禮、膜拜的現代化新潮,揭示其表面的繁榮、發展背後所掩蓋的東西。其中有三大重要發現。首先他在1930年代現代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結構中,都發現了「半殖民性」;也就是說,中國1930年代的現代化進程是與半殖民地化相伴隨的。魯迅更在現代都市文明中發現了新的奴役、壓迫關係的再生產,「吃人肉的筵席」正在資本的名義下繼續排下去;因此,一切為新的奴役制度辯護的謊言,在他那裡,都會受到無情的批判。而魯迅最為關注和痛心的是,他發現:處於中國式的現代化過程中的知識分子,不僅不能根本擺脫傳統知識分子充當「官的幫忙、幫閒」的歷史宿命,而且在商業化、大眾化的浪潮中,還有成為「商的幫忙幫閒」和「大眾的幫忙幫閒」的危險。魯迅一直期待中國能夠走出「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的歷史循環,而現在,他卻不能不面對知識分子在現代中國淪為三重奴隸的現實,他無法掩飾自己內心的沉重。而魯迅1930年代的批判性審視,可以看做是對前述他在20世紀初的思考的一個呼應與延伸:他當年所擔憂的「本體自發之偏枯」與「交通傳來之新疫」「二患交伐」,到1930年代顯然有了惡性的發展。
  和那些到革命中來尋找出路,把革命及其政黨理想化,並形成思想與行動的依附的知識分子不同,魯迅既出於自己對中國問題的獨立判斷,對革命政黨領導的革命實際運動採取了同情、支持、合作的態度,但他仍然保持了自己思想和行動的獨立性,並以他特有的懷疑的眼光,對革命政黨和實際革命運動,包括他參與發動的左翼文化運動,進行了冷靜而嚴峻的審視。於是魯迅又在中國式的革命中,遭遇到了「革命工頭」、「奴隸總管」,發現了新的奴役關係的再生產,它是由現行奴役制度的反抗者所製造的,這自然是更加嚴重,也更為驚心動魄,因為它是關係著中國的未來發展的。正因為如此,魯迅毫不猶豫地進行了他所說的「橫戰」,並且預言:他將不見容於革命勝利後的中國,「竟尚倖存,當乞紅背心掃上海馬路耳」,「我要逃亡,因為首先要殺的恐怕是我」。
  而魯迅對自己被利用的可能,也有清醒的認識。他早就說過:「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擊和被冷落,一瞑之後,言行兩亡,於是無聊之徒,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賣錢,連死屍也成了他們沽名獲利之具,這倒值得悲哀的。」因此,他留下的遺言是:「忘記我」。
  二、魯迅對中國現代思想主要命題的考察
  以上,是一個縱向的歷史敘述。下面,我們再做一點橫向的分析:看看魯迅對構成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主要命題、概念的獨特考察。除前面已經討論過的「啟蒙」話語和實踐,還有「科學」、「民主」、「自由」、「平等」、「革命」、「社會主義」等。
  對「科學」、「民主」的堅守和質疑
  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兩個核心話語:「科學」與「民主」,魯迅別有見解。
  早在上一世紀初(1908年),在其所寫的〈科學史教篇〉裡,魯迅一方面充分肯定科學對於東方落後民族國家的特殊意義,給以很高的期待:「蓋科學者,以其知識,曆探自然見(現)象之深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於社會,繼復流衍,來濺遠東,浸及震旦(按:指中國),而洪流所向,則尚浩蕩而未有止也。」但他同時提醒:如果以「科學為宗教」(即今天我們所說的「唯科學主義」),就會產生新的弊端:「蓋使舉世惟科學之崇,人生必大歸於枯寂,如是既久,則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謂科學,亦同趣於無有矣。」這其實是內含著魯迅對科學的獨特理解的:在他看來,「科學發見(現)常受超科學之力」,因此,科學與信仰,理性與非理性,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滲透與促進的。這正是典型的魯迅的特殊思維:他從不對某一單一的命題(如「科學」、「理性」)作孤立的考察,而總是在正題與反題(「科學」與「信仰」,「理性」與「非理性」)的對立中進行辯證的思考。他又從不把正題與反題的對立絕對化,對任何一方做絕對的肯定或絕對的否定,而是在肯定中提出質疑,在質疑中做出肯定:同樣是既倡導科學,又質疑科學。
  對「民主」的看法與態度也同樣如此。早在上世紀初所寫的〈文化偏至論〉等文裡,他在充分地肯定了英、美、法諸國革命所倡導的「政治之權,主以百姓」的「社會民主之思」,對反抗封建君主專制的巨大意義的同時,也提醒人們:如果將「民主」推向極端,變成「眾數」崇拜,「借眾以陵寡」,「托言眾治,壓制乃尤烈於暴君」,那就會形成新的「多數人專政」,其結果必然是歷史的循環,即所謂「以獨制眾者古」,「以眾虐獨者今」,在反掉了傳統的封建專制以後,又落入了新的現代專制。魯迅因此對維新派鼓吹的「立憲國會之說」提出質疑,他擔心這不過是「假是空名,遂其私欲」,其結果必然是「將事權言議,悉歸奔走干進之徒,或至愚屯之富人,否也善壟斷之市儈」,「古之臨民者,一獨夫也;由今之道,且頓變為千萬無賴之尤,民不堪命矣,於興國究何與焉。」魯迅是深知中國的:「每一新制度,新學術,新名詞,傳入中國,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烏黑一團,化為濟私助焰之具」,魯迅對西方憲政國會制在中國可能發生的質變的警惕,當然不是無的放矢。這是那些奉行「民主」崇拜,將其絕對化、神化的人們所不能理解的,他們至今還因為魯迅在堅持民主的同時,又質疑民主,而給魯迅戴上「反民主」的帽子,這樣的隔膜實在是可悲的。
  魯迅怎樣看「革命」、「平等」與「社會主義」
  魯迅對左翼文化運動的基本理念也是既接受又質疑的。
  比如「革命」。魯迅說,有人一聽到「革命」就害怕,其實「不過是革新」,他因此主張校園裡的「平靜的空氣,必須為革命的精神所彌漫」,召喚「永遠的革命者」,一再對為革命犧牲的烈士表示最大的敬意,這都是有文可證的。但,魯迅也一再提醒人們要警惕那些「貌似徹底的革命者,而其實是極不革命或有害革命的個人主義的論客」,他們「擺出一種極左傾的兇惡的面貌,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對革命只抱著恐怖。其實革命是並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因此,他對無休止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提出根本性的質疑:「革命的被殺於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殺於革命的。不革命的或當做革命的而被殺於反革命的,或當做反革命的而被殺於革命的,或並不當做什麼而被殺於革命或反革命的」:這都是在「革命」的旗號下,濫殺無辜和互相殘殺,是魯迅絕不能接受的。
  比如,「平等」與「社會主義」。魯迅在〈文化偏至論〉裡,對法國大革命所倡導的「掃蕩門第,平一尊卑」的「平等自由之念」,給予了充分肯定。到1930年代,他對蘇聯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實驗,也做出了積極的評價:「『……一切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都像糞一樣拋掉,而一個簇新的,真正空前的社會制度從地獄底裡湧現而出,幾萬萬的群眾自己做了支配自己命運的人。」儘管我們可以用以後的事實證明魯迅這一判斷的失誤,但魯迅對以「平等」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理念的嚮往卻是真誠的。但從一開始,他就同樣對「平等」可能導致的偏至提出質疑。他說,如果把對「平等」的追求推到極端,「大歸於無差別」,「蓋所謂平社會者,大都夷峻而不淹卑,若信至程度大同,必在前此進步水平以下」,「全體以淪於凡庸」,結果必然是社會、文化、歷史的全面倒退。而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實驗,他在表示嚮往的同時,也在緊張地觀察與思考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據嚴家炎先生公布的胡愈之回憶的原稿,魯迅得知蘇聯發生大規模的肅反運動,就敏感到「自己人發生(了)問題」,感到「擔心」,並且成為「他不想去蘇聯的一個原因」。而馮雪峰則回憶說,晚年的魯迅多次對他談到,「窮並不是好,要改變一向以為窮是好的觀念,因為窮就是弱。又如原始社會的共產主義,是因為窮,那樣的共產主義,我們不要」,這是他計畫寫而因為死亡而未及寫的兩篇文章中的一篇。這都說明,魯迅是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獨立的思考與批判立場的。
  魯迅的「自由」觀
  這些年學術界很多人都在強調「自由主義」在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意義與價值,於是,魯迅和自由主義的關係,就成了一個廣被關注的話題。大體上有兩種意見:有的學者認為,魯迅「比那些主張全盤西化的自由主義者們更加接近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本質」,魯迅是「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同根所生」,「魯迅和自由主義者們的真正區別,並不在於各自信念的不同,而在大家為信念所做功夫的區別」;另一些學者則認為,魯迅對自由主義者的批判,表明他是「反自由主義」的,這正是魯迅的局限所在。——有意思的是,最初提出魯迅「反自由主義」的是瞿秋白,但他認為這正是魯迅精神可貴之處;而今天的論者,做出了同樣的論斷,但價值判斷則截然相反:這都是反映了中國社會思潮的變化的。
  這裡不準備對具體的爭論發表意見,依然按前文的思路,來討論魯迅對「自由」問題的複雜態度。
  還是從魯迅100年前在日本發表的文章說起。仔細考察前文所提到的魯迅對「科學」、「民主」與「平等」的質疑,就可以發現,他的質疑其實都是集中於一點:有可能導致對人的個體精神自由與獨立性的壓抑,即所謂「滅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別異,泯於大群。」魯迅因此而明確提出:「凡一個人,其思想行為,必以己為中樞,亦以己為終極,即立我性之絕對之自由者也。」既然人是自己存在的根據,他就擺脫了對一切「他者」的依附,徹底走出被他者奴役的狀態,而進入了人的個體生命的自由狀態,而這樣的個體生命又是和宇宙萬物的生命相聯結的。而魯迅的個體生命自由觀,是包含著一種博愛精神,一種佛教所說的大慈悲的情懷的。他所講的人的個體精神自由是一個非常大的生命境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天馬行空」。這四個字是他的思想、藝術的精髓,他的自由是天馬行空的自由,是獨立的,不依他、不受拘束的,同時又可以自由出入於物我之間,人我之間,這是大境界中的自由狀態。我們說的魯迅「立人」思想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個體生命自由觀上的,如前文所說,它的核心,就是追求「人的個體精神自由」,因而反對一切形態的對人的個體精神自由的剝奪與奴役。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自由」是魯迅思想中的一個基本概念。
  魯迅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創作業績,正是這樣的追求個體精神自由的「立人」理想的文化實踐。到了1930年代,他的自由理想就發展成為「反專制,爭自由」的社會實踐。
  他參加「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以及「左聯」,都是這樣的社會實踐。當有人問他:「假如先生面前站著一個中學生,處此內憂外患交迫的非常時代,將對他講怎樣的話,作努力的方針?」他明確地回答:「第一步要努力爭取言論的自由」。他後期集中精力於雜文寫作,並將他的雜文集命名為《偽自由書》,這都是意味深長的:魯迅的雜文,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在不自由的時代,展現永不屈服的自由意志與不可遏止的自由生命:將魯迅,特別是後期魯迅和自由對立起來,這真是一種可怕的隔膜。
  魯迅與中國的「自由主義者」
  魯迅在一篇雜文裡引用了羅蘭夫人的一句話:「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他對「自由」理念到中國的變形、變質總是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這就說到了魯迅1920年代和現代評論派的論戰,這也可以說是魯迅和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第一次公開論戰與決裂。值得注意的是,魯迅的批判,並不針對其「自由」理念本身,而是這樣提出問題:這些中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他們搬來的西方自由主義的理論,例如「保護少數」、「寬容」等等,是「信而從」呢,還是「怕和利用」?答案是清楚的:只要看看他們怎樣「言行不符,名實不副,前後矛盾」,「只要看他們的善於變化,毫無特操,是什麼也不信從的。」例如,他們口口聲聲喊「寬容」,卻對和自己有不同意見的教授不寬容,甚至揚言要藉助權勢將他們「投畀豺豹」;他們忽而以「保護少數」為名,為女師大校長楊蔭榆辯護,忽而又以「多數」的名義,對被當局雇用的流氓強拉出學校的學生大加討伐。魯迅因此得出結論:這些自稱的「自由主義者」不過是「做戲的虛無黨」,是魯迅在世紀初就痛加批判的「偽士」的新品種。
  魯迅對現代批評論派諸君子的批判的另一方面,是他們與掌權者(如時為段祺瑞政府教育總長的章士釗)的曖昧、以至依附關係,即是要揭露他們隱藏在紳士服裡的「官魂」。1930年代魯迅和新月派論戰時,也是抓住他們自覺充當國民黨政權的「諍臣」、「諍友」這一點,將他們稱做「賈府裡的焦大」,這涉及中國自由主義者的理念:他們是主張維護「秩序」的。胡適強調要維護政府「制裁一切推翻政府或反抗政府的行為」的合法性,不能向政府要求「革命的自由權」,就表明了這樣的「諍臣」與「諍友」的基本立場,這也就決定了他們與官方的曖昧關係,這與自覺地作體制外的民間批判者,具有「民魂」的魯迅,自然有著理念與現實選擇上的根本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魯迅對自由主義理念的另一方面的批評。他在1928年為自己翻譯的日本鶴見祐輔的隨筆集《思想‧山水‧人物》所寫的〈題記〉裡,談到「這書的歸趣是政治,所提倡的是自由主義」,表示「我對於這些都不了然」,但接著又說:「我自己,倒以為瞿提(歌德)所說,自由和平等不能並求,也不能並得的話,更有見地,所以人們只得先取其一的。」這裡引人注目地提出了「自由」與「平等」的關係問題。如前所說,在上世紀初,魯迅強烈地感到片面、極端的「眾數」的「民主」、「平等」對「個體自由」可能造成的壓抑,因此,他突出了「自由」的訴求;而在1920、1930年代,他卻發現了中國的一些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自命「特殊知識階級」,完全無視日趨嚴重的社會不平等,把對自由的訴求變成排斥多數人(特別是普通平民)的少數人的「精英自由」,這同樣是對他所追求的「自由」理念與理想(我們說過那是一種包含博愛,自然也包含平等意識的大生命境界)的另一種消解,因此,他又要突出「平等」的訴求。
  正如一位研究者所分析的,「魯迅為自由而戰,就不得不呈現為雙重的掙扎:既向片面追求平等的集體主義者要求個人自由,強調在追求平等的過程中不要忘記最終目標是自由,又向片面追求個人自由的自由主義者要求正視現實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有時是缺乏個人自由的結果,有時則是個人自由發揚的結果。他是以這樣雙重掙扎維護著自由與平等本質的同一性」,而在中國的現實政治社會文化生活中,「這種雙重掙扎,使魯迅既不見容於追求『平等』而漠視『自由』的左翼文化界,也不見容於強調『自由』而漠視『平等』的自由主義者。自由的魯迅一直就這樣在被割裂的自由的夾縫中經受著孤獨的煎熬——以上雙方都有理由從各自理解的自由理念出發,責難魯迅反動。」
  因此,魯迅永遠是孤獨、寂寞的,他實在是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界的一個永遠的異數,少數。
  三、魯迅思想的獨特性
  魯迅: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建構者與解構者
  在做了以上具體的考察以後,我們可以回到討論的主旨「魯迅與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關係問題上來。如前所說,我們所討論的「啟蒙主義」、「科學」、「民主」、「革命」、「平等」、「社會主義」、「自由」等等,實際上都是「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概念,構成了它的主體。而我們的討論表明,魯迅對這些概念,中國現代文化的主流觀念的態度,是複雜的:他既有吸取,以至堅持,又不斷質疑,揭示其負面,及時發出警戒。這樣的既肯定又否定,在認同與質疑的往返、旋進中將自己的思考逐漸推向深入,將自己的價值判斷充分地複雜化,相對化,可以說是魯迅所獨有的思維方式(其他思想家大都陷入「要麼肯定,要麼否定」的二元對立模式中),就使得魯迅與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關係,呈現出極其複雜、也極其獨特的狀態:可以說,他既是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建構者,又是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解構者,因而,他的思想與文學,實際上是溢出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範圍,或者說,是中國現代思想文化所無法概括,具有特殊的豐富性與超前性的,是真正向未來開放的。
  魯迅思想的無以概括歸類性
  我們也許可以由此而討論魯迅思想的若干特點,但也只能把問題提出,更詳盡的討論只好留待以後另找機會了。
  首先是魯迅思想的無以概括歸類性。魯迅是一個矛盾結構。在他身上有著太多的矛盾,以至我們很難滿意地找到某個對應的名詞來概括他的豐富性。說他「反傳統」麼?「似乎明如白晝,勿庸置疑。但是,只要適當地克服釋讀誤區,便不難發現,由儒道代表的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氣質與智慧,都在他的新的價值基座上給啟動了,在中國歷史上,有多少《論語》、《孟子》的傳人比他更『君輕民貴』,更『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更『先天下之憂而憂』,更富『真誠』與『大心』……有多少讀過《道德經》和《莊子》的人,比他更『獨異』、『不羈』、『天馬行空』,比他更早更系統地批判工業社會的『物役』、『知識之崇』的『喪我』……。」說他是「存在主義者」麼?「他對人的存在狀況確乎有著海德格爾、薩特、加繆們相同的『厭惡』、『恐怖』、『孤獨』體驗乃至宗教情緒,但沒有哪一個存在主義者像他那樣不歇地向外做現實的搗亂與反抗。」說他是「階級鬥爭戰士」麼?「也對。他的中間物意識使他不承認他所生活的人類有公理性的價值存在,而總是執一端地站在一個利益集團的立場上向另一個利益集團宣戰。但他同時偏偏愛用人道主義的情懷,拒斥以暴易暴的舊式造反和視托爾斯泰為『卑污』的新式革命。」啟蒙主義者麼?人道主義者麼?個性主義者麼?還有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民主主義者麼?自由主義者麼?科學主義者麼?社會主義者麼?革命者麼?……?「都像,又都不盡像。魯迅就是這樣一種矛盾結構」,「這一矛盾結構集中體現了中國歷史之交的思想文化衝突」,「同時也是人性的、人類內在矛盾的展開。前者不過是後者的歷史形態。這使他的許多命題,既是歷史的,也是永恆的。」正是這樣的無以概括歸類性,決定了我們與其將魯迅思想納入某一既定思想體系,不如還原為他自己,簡單而直接地稱作「魯迅思想」,但也沒有「魯迅主義」。
  立足於中國本土現實變革,執著現在,執著地上
  其次,我們不難注意到,前面所討論的所有的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概念和命題,無論是「啟蒙」、「科學」、「民主」、「平等」、「自由」,還是「革命」、「社會主義」,都是外來的,主要是西方的思想;而魯迅對之採取的既肯定又否定的複雜態度,其實是根植於他的一個基本立場和特點的。魯迅有一句名言:「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罷!想出世的,快出世罷!想上天的,上天去罷!靈魂要離開肉體的,趕快離開罷!現在的地上,應該是執著現在,執著地上的人們居住的。」立足於中國這塊土地,立足於中國現實,「執著現在」,「執著地上」:這正是魯迅最基本,最本質的特點,魯迅是真正立足於中國本土現實的變革,以解決現代中國問題為自己思考的出發點與歸宿的思想家、文學家。
  沒有誰比魯迅更瞭解中國的文化、歷史與現實的了。可以說他有三個「深知」。首先是深知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所在,特別是在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已經發展到爛熟的中國傳統文化,亟需輸入外來文化的新鮮血液,以獲得新的發展的推動力。其次是深知中國以漢唐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其力量、生機就在於胸襟的「閎放」,「魄力」的「雄大」,「毫不拘忌」地「取用外來事物」,「自由驅使」,因此,他完全自覺地繼承這一傳統,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他的「拿來主義」,宣言「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應該說,前述新概念、新觀念的引入,就是這樣的「自己來拿」的結果,都是西方思想文化的精華,其中積澱了人類文明的成果,也是中國現實的變革所亟需的思想資源,其最終成為中國現代思想
  文化的主體,魯迅也成為這樣的中國現代文化的建構者之一,這都不是偶然的。但同時,魯迅又深知,中國根本不具備接受新思想、新制度的基本條件:「自由主義麼,我們連發表思想都要犯罪,講幾句話也為難;人道主義麼,我們人身還可以買賣呢。」更重要的是,中國社會與文化的歷史惰性,傳統習慣勢力的可怕,使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同化力,這就是魯迅所說的「染缸」的法力,任何新制度、新思想、新觀念、新名詞,一到中國,就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了。這樣的「染缸」文化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中國人、中國知識分子「總喜歡一個『名』,只要有新鮮的名目,便取來玩一通,不久連這名目也糟蹋了,便放開,另外又取一個」,因此,在中國,只有成為「符咒」的名詞,而無真正的「主義」。魯迅對這樣的變質,這樣的玩新名詞的「偽士」,極度的敏感,也懷有很高的警惕。因此,他對任何新思想、新名詞的鼓吹者,都要投以懷疑的眼光,聽其言,而觀其行,絕不輕信。
  魯迅思想的獨立性與主體性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有著深厚根基的,獨立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自然也就拒絕了一切文化神話:他擺脫了中國傳統文人所固有的「中華中心主義」,大膽吸取西方新文化,同時也拒絕賦予西方文化以至高、至上性與絕對普適性的「西方中心主義」,這是他能夠在思想發展的起點上,就對「科學」、「民主」、「平等」等西方工業文明的基本理念提出質疑的最重要的原因。他明確地和那些「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西方之術弗行」的「維新之士」劃清界限,他的「拿來主義」,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以「新主人」的姿態,「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自己來拿」,自己作主。而取捨衡量的標準,就是看是否有利於中國社會的變革,有利於現代中國人的生存和健全發展。這樣的獨立性與主體性,是魯迅思想最重要的特點,也是最可寶貴的精神傳統。
  思想家與文學家的統一
  最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在魯迅身上所體現的思想家與文學家的統一。也就是說,「魯迅是一個不用邏輯範疇表達思想的思想家,多數的情況下,他的思想不是訴諸概念系統,而是現之於非理性的文學符號和雜文體的喜笑怒罵。」而且不只是文學化的表達,更包含了文學化的思維:魯迅所關注的始終是人的精神現象,一切思想的探討和困惑,在他那裡都會轉化為個體生命的生存與精神困境的體驗,「正是生命哲學構成了魯迅區別於同時代的其他中國思想家的獨特之處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文學化的形象、意象、語言,賦予魯迅哲學所關注的人類精神現象、心靈世界以整體性、模糊性與多義性,還原了其本來面目的複雜性與豐富性,這樣,魯迅所要探討的精神本體的特質與外在文學符號之間,就達到了一種和諧與統一。」很多人都注意到魯迅思想及其表達的「豐饒的含混性」的特點,卻將其視為魯迅的局限,這依然是一個可悲的隔膜。
  魯迅為21世紀留下的遺產
  但隔膜之外,也有理解。日本魯迅研究的前輩丸山昇先生近兩年連續發表的兩篇文章:〈活在20世紀的魯迅為21世紀留下的遺產〉(載《魯迅研究月刊》2004年12期)、〈通過魯迅的眼睛回顧20世紀的「革命文學」和「社會主義」〉(載《魯迅研究月刊》2006年2期)。丸山先生提醒我們注意:在21世紀初,人類面臨沒有經驗的空前複雜的眾多問題時,「魯迅的經歷和思想,尤其是他的不依靠現成概念的思考方法中」,保留著「我們還沒有充分受容而非常寶貴的很多成分」。這提醒很重要,也很及時。因為在我們自己國家,一些知識分子正在竭力貶低、消解,以至否定魯迅的意義與價值。這使我們不禁想起當年郁達夫說過的那句沉重的話:「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2006年6月17-20日,9月24-25日
  
  錢理群:1939年生。大學畢業之後,在貴州任教18年。1981年回北京大學讀研究所,後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和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並關注中學語文教育問題。2002年退休。著作及編著甚豐富,主要包括了《心靈的探尋》(1988)、《周作人傳》(1990)、《豐富的痛苦:唐吉訶德和哈姆雷特的東移》(1993)、《話說周氏兄弟》(1999)、《拒絕遺忘》(1999)、《走進當代的魯迅》(1999)、《與魯迅相遇》(2003)、《遠行以後》(2004)等二十餘卷,《我的精神自傳》即將問世。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6月4日22時0分
 5月29日に全国発売されたばかりの村上春樹さんの最新長編小説「1Q84」が、1巻の完売が相次ぐなど、異例の売れ行きを見せている。出版元の新潮社によると4日現在で発行部数は1巻51万、2巻45万。予約殺到による「発売前増刷」も異例だったが、発売から約1週間で100万部に迫る勢いに、同社も「例のない事態」と驚いている。

 東京都中央区の八重洲ブックセンターでは1巻は発売後3日で売り切れ、再入荷分もその翌日に完売。4日現在、2巻がわずかに残るのみだ。両巻あわせて1千冊以上を売った。同店担当者は「去年の『ハリー・ポッター』をはるかに上回る勢い。久々の村上作品だが、ここまで売れるとは」。東京都新宿区の紀伊国屋書店本店でも1巻は完売。30日に700冊以上が売れ、営業時間で計算すると55秒に1冊が売れたことになる。

 村上さんの長編小説は02年9月の「海辺のカフカ」以来、約7年ぶり。だが、発売まで内容は明かされていなかった。文芸評論家の池上冬樹さんは「今回は特に情報の渇望感が大きかった。そもそも村上さんは肉声や私生活をあまり出さないため、新作の期待値が特に高い作家。ノーベル文学賞候補として名前もあがりカリスマ性が高まっているのでは」と語る。新潮社の広報宣伝部は、「今年2月のエルサレム賞でのスピーチが共感をよび、ファンのみならず新たに手に取る方が増えたのでは」と分析する。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6-03 中國時報
 我忽然想起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在電影「早安」裡,意味深長地嘲諷人們日常生活的對話既無聊又不衛生,完全跟放屁沒兩樣,對解決實際問題完全沒什麼幫助。可是,奇怪的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響屁,卻是開刀過後的病人千盼萬等的聲音,看來生活裡大家所不屑的應酬話還真是跟放屁一樣,缺之不可哪!

 約莫二十年前,曾經在一個聚會中,遇到一位充滿好奇心的怪婆婆,在我被介紹給她的第一時間內,她便隨即展開一連串密不透風讓你幾乎招架不住的問話:

 你在大學教書!不錯哦!在哪一所大學?……在大學教書每個月可以拿多少薪水?

 薪水不錯哦!先生在哪裡上班?

 中科院?……聽說那邊的薪水很高,可以領多少錢?

 那你們兩人都賺錢,需要拿錢給公公和婆婆嗎?

 那娘家呢?你娘家的父母都還在嗎?需要你的薪水幫忙嗎?

 你們有孩子嗎?……幾個?……兩個?……查甫抑是查某?……大漢仔是查甫抑是查某?……都讀書未?查甫讀幾年級?……查某的呢?……像你們這麼巧的人,敢不想再生一個?……你厝住在哪裡?……中正紀念堂邊!地點未壞哦!這陣,那角勢一坪可能未少錢哦!你厝有幾坪?……哇!這樣買下來攏總著要幾百萬!你們七少年、八少年就有法度買這麼貴的厝,真厲害哦!……

 她節節進逼,加減乘除的算術算得又快又精確,一個問題緊接著一個,沒有給我絲毫思考或回絕的時間和空間,那些問題就像漩渦,你一旦游到附近,很快就會被捲進去滅頂,那旋律有一種奇異的地心引力,讓人不由自主地只能跟著對答如流起來。那天回家的途中,我一直納悶著自己莫非中了邪或被下了蠱?配合度幹嘛那麼高!

 那次的經驗,讓我印象深刻。我反覆思量著,那位老婆婆這樣窮追猛問,到底所為何來?非親非故的,看來也並無向我借貸的需求,竟然鉅細靡遺地追問我的身家背景及家庭經濟與結構!

 商鞅,始作俑者

 一日,我在課堂上教授韓非子「定法」一文,講啊講的,講到「申子未盡於術,商君未盡於法」時,不可避免地談到商鞅變法,忽然腦中一個念頭閃過!呵呵呵!終於讓我給逮到罪魁禍首了!商鞅!沒錯!就是商鞅害的!中國人之愛窺人隱私,果然其來有自。商鞅為了鞏固君主統治,頒佈連坐法。「五家為保,十家相連」,規定一家有罪,其他各家如不舉發,一同獲罪。軍隊裡,也五人編為一伍,登記在名冊上,一人逃亡,其他四人就要處罰。也就是說,即使本人未有犯罪行為,但因與犯罪者有某種關係就會受牽連而入罪。這可不得了!鄰居的家庭人口、收入支出、人際關係,不弄個水落石出行嗎!糊里糊塗被株連豈不是太冤枉了。如果你們家裡明明收入僅夠餬口,卻平白多個42吋電漿螢幕,跟你被編在同一個單位的鄰居能不防著點兒嗎?萬一是貪污所得,鄰居缺乏警覺被連累,一判就是幾年牢獄可划不來!萬一明明他家裡只有一對國中階段的兒女,半夜忽然傳出哇哇的嬰兒啼哭聲音,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太講義氣,不怕死,像「趙氏孤兒」裡的公孫杵臼窩藏通緝犯趙氏孤兒,那還了得!這可是人頭落地的事哪!作為鄰居的你,豈能不隨時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總之,我終於探究出中國人不厭其煩地探問許多外國人不會輕易啟齒的私人問題,其實跟孟子喜歡和人抬槓一樣,是「予豈好『問』哉!予不得已也。」是為了防患未然,跟商鞅連坐法一定脫不了關係。

 這樣一想,立刻豁然開朗,疑團盡釋。

 「這可是重要的發現,我將來要寫成重要的學術論文,你們引用時可得說明出處,別侵權哦!」我總是笑著警告聽過我高談闊論的朋友。

 二十年過去了!不但傳說中的論文沒寫,我甚至已經忘記了那位怪婆婆。誰知,就在二十年後的一個午後,怪婆婆居然陰魂不散地忽然又回來了!而且大剌剌進駐到我家裡,這事兒說來蹊蹺,卻是千真萬確,且讓我慢慢話說從頭。

 問號,爭先恐後

 那日,午後的陽光微微。來家裡幫忙清潔的美麗,拖著隆隆作響的吸塵器進到我的書房,我立刻按下電腦的儲存鍵,打算撤退到客廳,讓出空間,免得妨礙她的清潔工作。這時,美麗非常有教養地也同時按下吸塵器的停止按鈕。一切歸於寂靜。為了填補短暫的安靜,我邊收拾手邊的書籍,邊和她寒暄。

 美麗年近四十,非常用心地教養幾個體貼乖巧的兒女。我之所以說她非常用心,是因為她老在工作空檔,和我討論和兒女溝通的方法。一年下來,透過她提出的諸多問題,我對她的家庭的互動堪稱知之甚詳。近幾個月來,我們的談話內容更擴而大之到她的其他家人。她煩惱地向我請教她妹妹的兒子的行為異常問題。包括學習障礙、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導師不但無力為他們排難解紛,還推卸責任地建議她們將孩子轉到啟智班。她氣憤地指責老師,以為孩子不過學習遲緩,根本還不到智能不足地步。我建議她去學校跟老師誠懇詳談,聽聽老師建議的緣由。就這樣,談話逐漸進入關鍵,那天的前一個禮拜,她憂心地說,開學在即,她的外甥因為懼怕上學,竟崩潰痛哭、終夜不止,她請教我該如何處理?當時,我建議她該先帶孩子去醫院的精神科看看。因此,這次的談話就從上次的後續發展開始。我關心她外甥的問題解決了沒?美麗先是感謝我的提醒,因為經過診斷,外甥被認定得了精神分裂症,得住院治療。因為年紀小,家長必須陪同住院,所以,美麗的妹妹只好放下簡單的打工工作,一起住到醫院裡。以下是我們倆所展開的開放性十足的一番對談:

 怎麼從沒聽你談起過妹夫?妹夫呢?

 他們倆離婚了。

 離婚了?那他有沒有提供贍養費?否則,你妹妹母子倆怎麼維生?

 妹夫自顧不暇,從來不管他們母子,平常就靠我妹妹打零工賺錢。

 打工夠家用嗎?那現在怎麼辦?你妹妹連打工都不行了。

 其實,打工賺不了幾個錢,我們姊妹兄弟有時會給她一些。但是,我們其實也都各自有家庭,給的也有限。弟弟給的多一些,我弟弟人很好!

 弟弟結婚了嗎?……你弟媳婦不會有意見嗎?

 弟媳婦雖然嘀嘀咕咕的,我弟弟才不管。

 那你弟弟做什麼的?看起來應該生活還過得不錯,才有能力照顧妹妹。

 我弟做進出口貿易,生意做得不錯。不過,最近不景氣……唉!也沒辦法!我那個妹妹腦子有些不靈光,人又胖,不容易找到工作……

 哎呀!人生就是這樣,不容易啊!你弟弟真好!很多情,聽起來很讓人感動哪。

 是啊!人好也沒用,他們結婚好幾年,一直沒有生孩子……

 啊!怎會這樣?是不想生還是生不……

 怪婆婆!怎麼會是我?

 講到這兒,腦袋裡彷彿一道強光閃過,二十年前的那位怪婆婆的身影忽然在腦海中明晰起來。我警覺到自己實在太超過了!宛然被那位怪婆婆附身。因此,立刻閉嘴、站起身,抓著書本衝出書房。沒料到美麗竟然跟出來,接著說:

 怎麼不想生!是生不出來!他們跑醫院跑了好多年,做試管嬰兒……

 我躲都沒地方躲,從客廳逃到餐廳,從餐廳又繞到臥房。

 現在他們已經徹底放棄了!我勸他們去領養……我弟也不要,說現在那麼不景氣,生意也不好做,朝不保夕,有了孩子……

 我保持緘默!美麗正講到興頭,應該是沒有發現我的沉默,繼續說:

 其實,沒有孩子也好,免得操心。像我妹妹,生了兒子有甚麼用,得了精神分裂,連婆家都不諒解,雖然離婚了,婆婆還管她……

 從不孕症到經濟不景氣對夫妻感情的影響;從姐弟關係到婆媳相處;……她絮絮叨叨地說著,我顧著禮貌,找不到切入點切斷話題。可是,心裡可真是著急!怎麼辦?我居然變成怪婆婆了!屈指數一數,啊!真慘!我跟當年那位怪婆婆的年紀還真不相上下!天啊!難道這事兒是我冤屈了商鞅!什麼連坐法!壓根兒是因為年紀大的關係。年紀大了,自以為經驗豐富,好為人師,喜歡聽故事,說道裡,指導別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由自主地變成另一個怪婆婆。而美麗顯然也忘了她來我家的根本目的是清潔屋子,但是,她的理由充分,她得回報我對她的關切。而我,感覺自己居然淪落至此,沮喪之餘,只好穿上衣服,假裝有事出門,結局是流落街頭半日。

 這件事,讓我提高了節制好奇心的警覺。然而,不到兩個星期,又發生了一件事。

 好奇心,再度出籠

 同樣是天氣晴朗的秋日,跟高中老同學一起到郊區走走。我們在小徑上踩著落葉前進,我一時情緒高昂,邀請他們擇日到家裡來坐坐。同學C愁眉苦臉的低聲告訴我,到時候,她未必能來,為什麼呢?我問。

 我媽得了老人失智的毛病,現在家人把她送去安養院,她直吵著要回家,我得隨時待命,回南部去處理。

 啊!真是可憐啊!我爸臨終前,其實也有一點失智,但是,當時還沒流行這種用語,也不知道是失智,我們老以為他老人家裝傻、跟我們開玩笑。你們一開始就發現了嗎?

 是呀!剛開始也只覺得她越來越難搞,動不動緊張得要命,三番兩次要我緊急回去解決很小的問題。

 現在,她還認得你嗎?

 認得吧!恍恍惚惚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認得。我爸死得早,六個姊妹都靠媽媽一手養大。現在這樣,我們心裡也不好受。

 那為什麼要送去安養院?你們既然有六個姊妹,沒辦法在家照護嗎?我媽臨終前,都住在家裡,我覺得這樣對病情比較有幫助,有兒女的溫暖支撐不是比較好嗎?

 剛開始,我們也是這樣想,所以請了外傭,讓她陪著媽媽在老家住。

 你媽媽有錢支付外傭的費用嗎?你們要不要幫忙出一點?

 我媽根本沒有錢,由我們幾個女兒分攤。有能力的就多出一些,家境差的少出點兒。

 是啊!是應該這樣的。後來呢?

 後來,媽媽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光靠外傭沒辦法。我建議讓外傭跟著媽媽輪流到各家住,但是我二姊說她家裡空間不夠,連夫妻都沒辦法住一起了,何況是媽媽。

 那有空間或有時間照顧的姊妹,多擔待些不行嗎?

 哎呀!我們本來也講好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大夥兒出錢,請家境較差的三姊照料,誰知道三姊夫不同意,說萬一傳說出去,照顧岳母還拿錢,他臉上掛不住。

 哎呀!你們家人還真難搞!

 可不是!小妹沒結婚,本來大家屬意請她代勞,她竟然說:我不結婚,並不代表老媽就是我的責任,我的事不比你們少,屬於我的責任,我不迴避,但是,人得將心比心,不能全落在我的頭上,我扛不起。你們各個成家立業,有丈夫、兒女可靠,我有什麼!說著、說著眼眶都紅了,我們嚇得從此絕口不敢再提。

 那大姊怎麼說?不是說長姊如母嗎?她總該拿個主意。

 別提我大姊了!雖然是大姊,什麼事也不管。因為小時候家境不好,她沒能繼續升學,書讀得少,老覺得受了委屈,成天說話酸溜溜的,我們都不敢惹她。

 排行老幾?你們不是有六姊妹?另一位是姊姊?還是妹妹?她又是怎麼個想法?

 屁話,缺之不可

 這話脫口而出,我自己著實嚇了一跳!怎麼我的心算一下子變得那麼好!我真是這麼關心著朋友嗎?難不成怪婆婆真的又來附身了!我忽然想起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在電影「早安」裡,意味深長地嘲諷人們日常生活的對話既無聊又不衛生,完全跟放屁沒兩樣,對解決實際問題完全沒什麼幫助。可是,奇怪的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響屁,卻是開刀過後的病人千盼萬等的聲音,看來生活裡大家所不屑的應酬話還真是跟放屁一樣,缺之不可哪!否則,請你們反覆檢視我在怪婆婆附身時所說的話,哪一句不是水到渠成的讓溝通繼續往前的推進劑!我可是一步步認真地輸送著溫暖哪!

 啊!你說甚麼?……商鞅害的?這誤會可大了!我們非但不能怪罪商鞅,還得公開表揚他發明連坐法的貢獻。連坐法為人際溝通的順暢暖身,間接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先前完全是我誤會了他了!

 「這麼重要的發現,我將來要寫成重要的學術論文,題目都想好了──『商鞅連坐法與中國人的人際關係研究』,你們引用時可得說明出處,別侵權哦!」

 我再度鄭重的聲明。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吉癸壬辛
時卯辰巳
8辛卯 18戊寅 28丁丑 38丙子 48乙亥 58甲戌 68癸酉
地上三奇壬癸辛,得地支連珠卯巳雙貴人。可惜月日雙住一級反轉,且日柱空亡在辰。
現行大運癸酉,所以今年正好本命大運與流年巳酉丑三合金局,會突然決定回台灣不意外。
1966丙午年與台灣知名女星江青結婚,不過旋即於1970庚戌年離婚(大運丁丑)。之後,他於台灣演藝圈創作大量流行曲,電影配樂及當演員、電影導演等。 1972壬子年他以《晚秋》電影成名,1975乙卯年的愛國電影《梅花》更讓他於台灣家喻戶曉。之後不久,他更與該電影的女主角甄珍同居。不久,甄珍與丈夫謝賢離婚,劉家昌與甄珍即於台灣結婚,劉家昌成為銀霞的姊夫。
1979己未年(大運丙子)劉家昌因谷名倫墜樓事件離台,定居美國。1980年代,創辦歐帝威唱片,發行自己的專輯《在雨中》等。1982年在美國與妻子甄珍合作經營旅館,1999己卯年(大運甲戌)返台再發展有線電視頻道業者八大電視與博新多媒體,並參與中國國民黨的政黨活動。
2006丙戌年6月,劉家昌於香港舉行《往事只能回味:劉家昌音樂會》,反應熱烈。2007丁亥年4月8日晚,北京第7屆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上,劉家昌獲頒終身成就獎。
2009己丑年2月27日(大運癸酉)劉家昌傍晚返回台灣時立即遭到移民署官員逮補並移送台北地檢署,最後劉家昌是以三百萬元,甄珍則是一百萬元交保候傳,並限制出境和居住。
論及六十年代流行歌曲的第一把交椅,應該要首推劉家昌,這個人稱“鬼才”的大師,除了作詞、作曲一把罩外,他還能拍電影,而且都是有得獎級水準 的。從他創作的第一首歌“月滿西樓”以來,他的歌曲就成了票房保證。劉家昌的作曲曲風很有個人特色,辨識度很高,以抒情擅長,早期他也是瓊瑤電影的指定作曲家,“月滿西樓”、“庭院深深”、“一簾幽夢”都堪為當時的代表作,創作“往事只能回味”一曲在大街小巷流行,更將他的成功推向了高峰,黃鶯鶯、劉文正…等人賴以成名的“雲河”、“諾言”、“小雨打在我身上”相繼風靡,更使得 他的大作一時之間成了流行歌曲的金字招牌,眾歌星爭相傳唱,而大師每隔一段時期就會震撼歌壇一次,似乎永無見江郎才盡之跡象,令人不得不佩服於他對市場流行度掌握之準確性。
因為拍電影的緣故,有一段時期,他都是以自己寫的歌、搭配自己導的電影,相得益彰,【※當時他最常搭檔的作詞者為孫儀先生】,歷經歲月的考驗,電影的情節可能早已被遺忘,然而片中動聽的主題曲卻仍一再被傳唱,例如“誓言”、“深秋”、“秋詩篇篇”、“煙雨斜陽”…光聽這些歌名就不難想像,這位大師的性格應該是挺浪漫的,確實,由他最常描寫的題材來看,他的確有些“夢幻”,最常見於他字裡行間描寫對“秋天”的讚歎,對“家園”的思念,可能與他在韓國成長的背景有關,似乎寫景在他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他的作品堪稱為流行歌曲的“王維”般“歌中有畫”, 聽他的歌要特別注意他對主副歌銜接時用的過門音符, 或是尾音,很多歌手唱著唱著, 不覺中都有劉家昌個人的影子在!
除了夢幻式的情歌外,因為他祖籍山東,出生於東北哈爾濱,童年因戰亂遷居韓國,因此也具有僑民身份,1962年以僑生身份就讀於政大政治系,故國家認同感強烈, 加上有一陣子中影公司政策性邀他拍攝愛國電影的關係,劉老師也為自己開創了一條創作的新路 ~ 為中國人創作了“梅花”、“中華民國頌”、“國家”、“我是中國人”…等重要作品,這些歌曲每每在元旦、國家的升旗典禮,在宣慰僑胞的舞臺上堪稱為必唱的曲目,甚至可說自由中國裡沒有一個人不會唱他的歌,可見他的影響及貢獻度有多大。
七十年代初期,劉家昌的作品已大為減少,大部分時間是在“作育英才”之上,然而他仍創作出如“一串心”、“揚帆”、“不一樣”、“獨上西樓”、“在雨中”等一連串的暢銷歌曲,他的作品仍有他一貫的劉式風格 ~ 簡單、流暢,讓人朗朗上口,七十年代的後期,流行歌曲已改朝換代,大師雖已光榮引退,然而他的眾多作品仍被列為經典,而他做音樂的天分與成就,也深深啟發了後輩的創作者,如陳升…等人。
劉家昌作品
月滿西樓(方怡)
庭院深深(歸亞蕾)
一簾幽夢(蕭□珠)
詩意(蕭□珠)
愛的眼睛(蕭□珠)
楓紅層層(蕭□珠)
小女兒的心願(蕭□珠)
秋雨(蕭□珠)
小妹(蕭□珠)
職業從不分高低(蕭□珠)
往事只能回味(尤雅)
我找到自己(尤雅)
街燈下(尤雅)
深秋(尤雅)
梅蘭梅蘭我愛你(尤雅)
我們戀愛去了(尤雅)
良夜星辰又一春(尤雅)
愛的路上千萬裡(劉家昌)
白屋之戀(劉家昌)
長情萬縷(劉家昌)
雷風雨(劉家昌)
嘉年華(劉家昌)
人生之旅(劉家昌)
愛有多少(陳蘭麗)
楓林小雨(張利敏)
看那楓林小雨(張利敏)
跳跳狄斯可(張利敏)
你說的(張利敏)
白木屋(張利敏)
一夜一夜的夢(張利敏)
中華民國頌(費玉清)
黃埔男兒最豪壯(費玉清)
黃埔軍魂 (費玉清)
最敬禮(費玉清)
遍地桃李(費玉清)
晚安曲(費玉清)
白雲長在天(費玉清)
又見嘉年華(費玉清)
天真活潑又美麗(甄妮)
我家在那裡(甄妮)
誓言(甄妮)
秋歌(甄妮)
深秋楓紅(甄妮)
彩雲片片(甄妮)
海鷗(翁倩玉)
嚮往(歐陽菲菲)
一個陌生女孩的來信(江蕾)
煙雨(江蕾)
煙雨斜陽(江蕾)
初戀的地方(江蕾)
雲河(黃鶯鶯)
我心深處(黃鶯鶯)
一聲來一聲去(黃鶯鶯)
秋纏(鳳飛飛)
敲敲門(鳳飛飛)
純純的愛(鳳飛飛)
五月的花(鳳飛飛)
十七十八(鳳飛飛)
桃花又盛開(鳳飛飛)
明天二十歲(鳳飛飛)
串串風鈴響(鳳飛飛)
溫暖的秋天(鳳飛飛)
溫暖在秋天(鳳飛飛)
當我認識你(鳳飛飛)
城裡比鄉下好(鳳飛飛)
有真情有活力(鳳飛飛)
我是中國人(鳳飛飛)
彩色的愛(鳳飛飛)
歸鄉路(鳳飛飛)
松花江(鳳飛飛)
新轉向(鳳飛飛)
幸福
諾言(劉文正)
小雨打在我身上(劉文正)
可愛的女孩(劉文正)
尋(劉文正)
她像個孩子(劉文正)
綠色大地(劉文正)
一串心(沈雁)
蹦蹦一串心(沈雁)
你多可愛(高淩風)
不一樣(高淩風)
揚帆(揚帆)
獨上西樓(鄧麗君)
胭脂淚(鄧麗君)
萬葉千聲(鄧麗君)
我是誰(楊林)
愛我嗎(楊林)
童話(楊林)
在雨中(王海玲)
大中華(王海玲)
絲雨長巷(千百惠)
珍重我的愛
路邊小溪(黃仲昆)
更好(麥瑋婷)
你真酷(謝金燕)
男的朋友女的朋友(胡慧中)
你我的家(宋文)
不要你點頭(宋文)
戀(陳淑樺)
小別秋雨(陳淑樺)
盈盈祝福(陳盈潔)
誓言(陳盈潔)
情義(陳盈潔)
樣樣可愛(楊美蓮)
地久天長(楊帆)
寒江秋水(沈雁)
直到永遠(沈雁)
不能遲到(沈雁)
少女(沈雁)
小丑(張魁)
梅花(甄妮)
秋詩篇篇(銀霞)
日落北京城(銀霞)
民國六十六年在臺北(銀霞)
國家(張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不知禮.無以立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5-25 中國時報  ▲研究日本推理小說35年之久的傅博,將其45本推理評論,匯集成《謎詭偵探推理》,堪稱是全台最具權威的日本推理小說評論集。(陳怡誠攝)

 「我在日本比台灣有名!」現年七十六歲的傅博,以島崎博之名在日本成為推理迷爭相傳頌的傳奇,去年第八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更獲頒特別獎,表彰他曾創辦《幻影城》推理雜誌對日本推理小說界影響重大。而集結傅博卅年來導讀文章出版的《謎詭偵探推理》一書,於本月發行。

 本名傅金泉的傅博,一九三三年生於台南市,一九五六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求學,一下飛機便逢東京大雪而染上重感冒,去藥局買藥時,藥局隔壁剛好是一家舊書店,他如獲至寶的連買數期當紅的《寶石》推理雜誌,從此一頭栽進推理文學的世界。傅博大學念的是政治,研究所攻讀金融經濟,但卻持續在出版社及藝文界打工,因而結識三島由紀夫等知名作家,在獲得作家本人的同意之下,與三島的夫人三島瑤子合著《三島由紀夫書誌》。

 為文豪三島由紀夫出全集

 傅博猶記得一九七○年十一月三日,他在藝文界人士的推薦下前往拜會三島由紀夫本人,三島問他多久可以編好,傅博表示大概要半年,三島還問他能不能快一點?當時傅博並未意識到三島由紀夫「交代後事」的意圖,沒想到十一月廿五日三島由紀夫便自殺了,現在想來不禁有些悵惘。

 三島由紀夫曾特別交代傅博,不要將他在《花花公子》雜誌上連載的四篇通俗小說納入全集。傅博卻有自己的想法,作家死後,他向三島瑤子強烈建議,應該把這四篇小說也收錄進來,理由是「這四篇小說並未影響作家的偉大」,「就算全集不收,未來也會有其他出版社出版這些文章。」傅博的遠見從此讓日本文壇記上一筆。

 辦《幻影城》雜誌捧紅多人

 傅博在大學時代非常熱中耽美派文學及推理小說,而且經常投稿評論文章,《寶石》雜誌甚至請他擔任主筆,奠定他日後成為推理小說專家的基礎。一九七五年他以推理小說家江戶川亂步的作品《幻影城》為名創辦推理雜誌,捧紅有柶川有柶、栗本薰等推理小說家,《幻影城》雜誌雖然只有四年半壽命,卻被日本公認有《幻影城》,才有今天日本推理小說榮景。

 一九七九年傅博決心回國關心家鄉事,離開生活了廿三年的日本,沒想到台灣當局因為他的台獨立場而限制他出境,傅博只好一直留在台灣,自此日本失去了一個「島崎博」,台灣卻多了一個「傅博」。

「獨」不問政治 他獲日本推理大獎
2009-05-25 中國時報 【邱祖胤/專訪】
 日本推理小說評論家傅博一九五六年赴日求學,他是唯一不具國民黨身分的留學生。一九七二年台日斷交時,留日的獨派學生有兩派不同意見,一派以金美齡等人為代表,堅持應該留在日本為理念奮鬥,一派則像邱永漢、傅博等人,決定回台關心國事;沒想到傅博一九七九年回台後不到一個月,就發生「美麗島事件」,被視為異議分子的他成為當局關切的對象。

 傅博表示,回國後雖有機會在大學任教,考慮自己在日本自由發言慣了,擔心在大學校園裡亂說話,會被職業學生檢舉,牢飯吃不完,因此自動放棄任教機會。回國後傅博決定不過問政治,反而有更多心力投注在日本推理小說的研究上。

 回台期間,曾受林白、希代等出版社的邀約,為日本推理小說撰寫導讀文章。他也很有個性的開出條件,一是一定要一次推出十本系列,二是一定要讓他為這一系列小說寫總導讀,這樣才對得起讀者及作家。之後陸續推出江戶川亂步、松本清張、土屋隆夫等知名推理作家的經典作品,並有系統的寫下超過百篇評論文章,成為傲視台灣、甚至超越日本的推理小說評論專家。

 去年日本第八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頒發特別獎給他,其實日本推理小說界是先在網路上看到台灣推理小說家藍霄的文章,發現傅博的蹤跡,才逐步找到傅博本人,並成立「歡迎島崎博之會」,邀請傅博前來日本接受頒獎。

 傅博萬萬沒想到,自己離開日本卅年,日本人竟然沒有忘記他,再度赴日除了拜訪江戶川亂步的後人,在多達百人的歡迎會上接受特別獎的最高榮譽,當紅推理小說家栗本薰還彈奏鋼琴獻給傅博,可說備受禮遇。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このニュースのトピックス:有名人の訃報
 ミステリーや時代小説などで知られた作家の栗本薫(くりもと・かおる)さんが死去したことが27日わかった。56歳。評論家として中島梓(なかじま・あずさ)の名前でも活躍した。
 平成19年に膵臓がんがわかり、闘病していた。
 昭和53年、「ぼくらの時代」で江戸川乱歩賞受賞。4年に発表した「グイン・サーガ」が100巻を超すロングセラーになった。

http://ja.wikipedia.org/wiki/栗本薫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香港15日法新電)越戰期間拍下西貢淪陷照片,成為越戰期間最令人記憶深刻的影像之一的知名荷蘭攝影師凡艾斯(Hugh Van Es),今天病逝香港,享年67歲。

他的同事說,凡艾斯在香港居住多年,上個星期腦出血之後,就一直沒有恢復意識。

凡艾斯是越戰期間全世界最知名的攝影記者之一。許多曾採訪越戰的攝影師今天得知他的死訊之後,都對他過去的勇氣、才華和人格表達敬意與追思。

資深的戰地記者阿奈特(Peter Arnett)對法新社說,「他陽光一般的燦爛風範,讓同仁、美國人,甚至他所拍攝的越南士兵都喜愛他」。

阿奈特形容凡艾斯是「極少數願意親涉險境,親眼目睹戰爭結束的西方攝影記者之一」。

凡艾斯最知名的照片之一,是在西貢淪陷時,拍攝當年美軍直升機從某個建築物屋頂上救人的影像。當時各界咸信那是美國大使館的屋頂,事實上,這張照片裡的建築物是當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員工宿舍。

他在2005年才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吐露真相,並在該報上寫道:「越戰中一個最知名的影像,事實上和很多人所認知的並不一致」。

這張照片成為美國撤軍,在越戰中最後一敗塗地的象徵。這也讓凡艾斯一舉成名天下知。

1975年4月29日凡艾斯拍下這張照片時,就站在他身旁的阿奈特形容這張照片:「確保凡艾斯在大眾文化和越戰攝影歷史中佔了一席之地」。

凡艾斯在1941年7月6日生於荷蘭。他看了傳奇的戰地攝影記者卡帕(Robert Capa)的作品展覽之後,決定也要追隨效法。他在1967年想辦法到了香港,然後轉到越南。

越戰之後,他回到香港,以此為根據地,在全亞洲採訪各種新聞事件,包括蘇聯入侵阿富汗,以及菲律賓獨裁者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政府的垮台。

凡艾斯非常謙遜,年輕一輩的攝影記者並不是透過他自己話當年來了解他的英雄事蹟,而是在經過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的大廳時,看到他那件有名的攝影記者背心,想見他當年風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前製作人魏納(Robert Wiener)也跑過越戰新聞。他對法新社說,凡艾斯專業的攝影技術只能呈現他的一個面向。

魏納說,「他本人在許多方面深受敬重。他大公無私的精神和無限的憐憫之心,在在深入人心」。(譯者:賴秀如)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5月17日1時29分

 NHKが10月から、自然風景や動植物、空撮などの映像素材を一般に無料提供することになった。ホームページにサイトを設け、映像や音声の編集ソフトも使えるようにする。10歳代の子どもを主な対象に想定し、ビデオ作品制作などの映像教育の一助とするねらい。出来上がった作品を番組で使うことも検討する。

 総務省が13日に認可した。対象とする素材は、NHKが保管する四季の景色や貴重な動植物、科学などの実験シーン、空撮風景、乗り物など。著作権処理が必要なドラマやスポーツ、芸能番組は除く。1千本の素材から始め、11年度末には9千本に増やす。

 開設するサイトには、キーワードや分野によって素材を検索できる機能を用意。利用者のパソコンに素材をダウンロードするだけでなく、サイト上での編集も可能にする。作曲家の了承を得た音楽も編集ソフトに加え、映像と文字、音楽を組み合わせたオリジナル作品ができるという。

 NHKは昨年12月から有料ネット配信サービス「NHKオンデマンド」を開始。今回のサービスはコンテンツ活用の第2弾と位置づけている。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的中文夾雜很多時興的日文,如甚麼「大出血」、「割引」、「本日大賣出」、「年中無休」、「人氣」,更不要說那些閉門造車的假日文如「優之良品」等等了。

還有沒有人記得?70年代的時候,香港計劃興建Mass Transit Railway(MTR),到底中文名應是怎樣叫,曾經有過一場大辯論。

當時政府高層有些人,想到用日本的同類交通工具的名稱「地下鐵」,馬上就有人跳出來反對,說不應用這不倫不類的日文,還附帶了很多民族大義、國仇家恨的理由。政府卒之正名為「地下鐵路」,沿用至今,但香港市民都簡稱為「地鐵」了。

中文和日文,歷史上有很多互相影響的關係。日本原本只有口語,沒有書面語,從中國輸入漢字,是日文有書面的語言之始,後來再以漢字為本,簡化筆劃,先後發展出兩套注音字母:「平假名」和「片假名」。

現代的日文,是漢字 +「平假名」 +「片假名」的混合體。

日本向外開放和實施現代化要比中國早,很多西洋學術、器用和概念都首先登陸日本;大量的外國新名詞,由日本先用漢字翻譯了。(戰後的日本則儘量在日文中減省漢字,另一方面翻譯外文名詞儘量用「片假名」拼音就算,此乃後話了)。

中國在清末要引入新學,派出不少人留學外國,到日本的相當多,因利成便,把很多很多的「日本漢字」詞語搬過來用。其中有些詞語是中國固有的,但跟從日文的習慣來賦與它們新的意義。

讀南京大學中文系王彬彬教授的文章「近代中文詞彙與日本的關係」,他說「據統計,我們今天使用的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的名詞、術語,有70%是從日本輸入的....實際上,離開了日語「外來語」,我們今天幾乎就無法說話」。

我又翻翻手頭上一本實藤惠秀的「中國人留學日本史」1970(譚汝謙、林啟彥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1),原來現代漢語中有那麼多的日文!

請看以下一些我們每日都用的詞語,想不到原本都是日文吧:


銀行、積極、消極、肯定、否定、電話、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黨、方針、政策、申請、解決、人權、支配、工業、主任、出口、生產、主動、主觀、出版、理論、哲學、原則、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多元化、形而上學、俱樂部、唯物、唯心、動議、進化、國際、漫畫、廣場、導師、機關、環境、體育、~~化、~~主義、~~觀等等。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永遠在身邊

作者:白石一文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9/05/08

內容介紹

因罹患憂鬱症而辭去工作的青野精一郎,在離婚後孑然一身回到故鄉博多,唯一的依靠是青梅竹馬的好友,在九年前因肺癌復發回鄉的津田敦。除了憂鬱症揮之不去的陰影、沒有經濟來源的恐慌,青野還得面對兒子高昂的學費與好友棘手的外遇問題……

這些辛苦大半輩子的男人各自懷抱著肉體的、精神的,以及經濟上的恐懼與不安。而生活有時就是這麼悲哀,這般無奈,他們必須順應上天、死心認命?還是有可能在形同斷垣殘壁的人生困局中重來?

新書內容搶先看:

人的一輩子就是出生、活著和死亡。我在心中默念著。「出生」和「死亡」的確如他所說是註定的,但問題是夾在兩者中間的「活著」可就麻煩了。想到此,就會覺得和小學同學像這樣一塊兒吃飯、喝酒,一起漫步在冬天的夜路很不可思議。這四十年來,我到底做了什麼?

「果然是花粉的影響嗎?」

醫生微微偏著頭說:「嗯,不清楚,現在還沒有到那個季節吧。」

記得去年三月底的時候眼睛開始出現症狀,那時候我剛搬離池袋的房子,搬進現在住的地方。自從三年前罹患花粉症後,去年春天起便無法配戴隱形眼鏡。

「目前的狀態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吧?」

「對,你兩隻眼睛充血情況很嚴重,差一點就變結膜炎了,至少這幾天要避免配戴。」眼前這位女醫生輕蹙眉頭說道。

不知道她幾歲了,看起來像是二十多歲,實際年齡可能更大吧。她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都集中在臉部中央,但應該稱得上是清秀佳人。

眼科檢查結束,診療室亮起燈光,立刻看到她偏短的裙子下露出的纖細雙腿,和白袍下頗為結實的腰。

一邊聽診斷,一邊忍不住想像這位女醫生的裸體。不知道她做愛時是什麼樣子。我在腦海中想像,卻無法勾勒出具體的畫面。

今天的狀況似乎不太理想。

「我會開眼藥水,消除你眼睛充血的情況,戴隱形眼鏡時不要用。」

「謝謝。」我向她行禮道謝。「多保重。」女醫生行禮如儀地笑了笑,立刻伸手拿起桌上下一名病患的病歷。

回到候診室等待領藥、結帳。我拿下眼鏡,拿出口袋裡的手帕擦了擦鏡片。平時戴旳是日拋式隱形眼鏡,如果症狀和去年相同,代表在梅雨季節之前,都要戴這副眼鏡。我將鏡片對著天花板的燈光一照,發現鼻墊旁有一小塊弦月形的污漬沒擦乾淨,於是,又仔細擦拭了一番。

離開「香椎濱診所」時剛好五點,我和阿敦約定五點在一樓星巴克前的長椅見面。雖然診所和約定地點分別位在伊旺香椎濱購物中心的二樓和一樓,但我還是快步地往下樓的電扶梯方向走。晚餐時間快到了,到處都擠滿了人,不時和提著大紙袋的女人或是推著嬰兒車的母親擦身而過。

五點零五分,來到約定的地點,阿敦身穿深咖啡色的羽絨衣和舊牛仔褲坐在木製長椅上,身旁放了兩個超市的袋子,正看著前方人滿為患的露天咖啡座。客人幾乎都是年輕人,店內充滿嘈雜的氣氛。

我走了過去,在他背後打招呼。

「抱歉,抱歉,我遲到了。」

阿敦轉過頭,略微呆滯的表情立刻恢復了神采。

他站了起來,把其中一個袋子交給我,裡面塞滿了六罐裝的氣泡酒、一瓶威士忌、柿米果和魷魚絲的袋子。阿敦拿起裝了白菜和長蔥的另一個袋子說:

「那走吧。」

我們走出正門,穿越有一座大噴泉的公園,在香椎濱中央的十字路口等待紅綠燈。前方上行和下行四線的車道和福岡都市高速公路的高架橋平行,一整排支撐高架橋的水泥橋墩向左右兩側綿延。不知道為何,每次看到這幅景象,就覺得有一條巨大的蛇在道路中央蠕動。

「過了這條馬路,就在右邊的老舊國宅。」

二月初刺骨的寒風下,一直閉口不語的阿敦轉過頭來說道。

我默默點頭。

市營香椎濱國宅只有兩棟面對面的十一樓建築,中間是停車場和兒童公園。

阿敦一踏進國宅內,就逕自走向前面八之二號樓的入口。入口是露天的,貼在公告欄的通知單和丟垃圾日程表被風吹得嘩啦作響。雖然牆壁和柱子沒有塗鴉的痕跡,但都髒兮兮的。公告欄那一側牆對面有一座細長形的電梯,門上有好幾道被鐵釘刮出的傷痕,鏽斑從黃色油漆下滲了出來。

我從去年七月起賃屋而居的香椎國宅距離這裡差不多五分鐘的路程,雖然同是國宅,但和這裡的市營國宅感覺完全不同。我住的地方幾乎都是新建的房子,都有門禁系統,房租水準也和一般民房差不多。

來到這種古意盎然的國宅,使人有一種奇妙的鄉愁。

在高度經濟成長時代,香椎國宅曾是遍及全國各地的典型大型國宅之一。昭和三○年代,阿敦和我讀的小學、國中的同學有一大半都是住在香椎國宅和旁邊公務員住宅的孩子。

阿敦小三時搬來香椎國宅,轉學進入國宅旁的千早小學。我也和父母、弟弟一家四口住在這片國宅。

阿敦在電梯口按下按鈕時我問他:

「這屋齡幾年了?」

「這裡是昭和五十八年竣工的,早就超過二十年了。」

昭和五十八年是我們去東京工作的第三年。

「當時的十一層樓,應該是這一帶最高的房子吧。」

「應該吧。那時候,這裡才剛完成填海造地,四周一片荒涼。」

阿敦意興闌珊地答道,等待電梯下來。

這一帶開始填海造地時,我們一家搬進父親在香椎宮附近建造的獨門獨院房子,每天從那裡去高中上課。和母親相依為命的阿敦住在改建前的舊香椎國宅,和我讀同一所縣立福岡高中。

然而,我對當時填海造地的風景毫無印象。照理說,高中後,我也經常去阿敦家玩,應該曾見過國宅堤防外的大海漸漸被填平的景象,卻完全沒有留下任何記憶。

電梯來到九樓。電梯廳內放了幾輛三輪車和腳踏車,都積滿了厚厚的灰塵。我跟著阿敦,走向右側的開放式走廊。五點多了,夕陽已經西沉,通道的鐵柵欄外,夕陽下的高速公路高架橋竟然近在咫尺。曾經近在眼前的大海,如今即使站在高處,卻連海的方向都搞不清楚。

阿敦大步向前走,在盡頭的一室門口停了下來。九○九室。門牌上用麥克筆寫著「坂下輝夫」的名字。上了奶油色油漆的鐵門已經斑駁,上面貼著一塊寫著「九樓組長」的磁鐵牌。

阿敦從長褲口袋裡掏出鑰匙,沒有按門鈴就開了鎖,打開門。

「你好,老爹,是咱!」

說著,他快步走進屋裡。「你好,打擾了。」我一邊打招呼,一邊脫下鞋子跟了進去。

走進玄關,打開走廊右側的門,是一間鋪著木質地板的餐廳兼廚房,身穿便衣棉袍的坂下老爹坐在左側三坪大房間的暖爐桌內,正看著電視。

「好久不見。」

阿敦打招呼說,老爹頭也不抬地輕輕揮了揮右手。

阿敦似乎對這裡的廚房熟門熟路,把買來的食材排在流理台上,分別收進冰箱和食物櫃。我無事可做,但又不能鑽進老爹占據的暖爐桌,只能提著超市袋站在門口。

阿敦動作俐落地收拾好雞蛋、蔬菜、豆腐和蒟蒻條後,雙手拿著一盒草莓和不知道什麼肉,以眼神催促我一起走去老爹旁邊。我們並排跪坐在暖爐桌前。

「老爹,咱買了草莓。」

他把那盒草莓遞到坂下老爹的鼻下。坂下老爹一頭白髮理成平頭,突出的額頭似乎訴說著他的頑固。那雙凹陷眼窩中顯得格外有力的眼睛瞥了我們一眼,沒好氣地說:「咱不吃草莓,吃了肚子會著涼。」

「別這麼說嘛,咱洗好後,會把蒂剝掉,放在冰箱裡,等你想到的時候再吃吧。如果不偶爾攝取一點維他命C,很快就會變老人痴呆。」

阿敦把手縮了回來,從我拿著的超市袋裡拿出氣泡酒、三得利老伯(Old Parr)威士忌和下酒菜,排列在暖爐桌上。

這時,坂下老爹的目光才終於離開電視,轉頭看著我們。

「老爹,他叫阿精,是咱讀小學時的朋友,今天晚上咱們三個人熱鬧地喝酒,所以找他一起來。」

阿敦說完,老人看著我的臉。

「幸會,咱叫青野精一郎。」

我低頭行禮,老爹也一改剛才的態度,向我鞠了一躬,聲音低沉地說:「咱叫坂下輝夫,歡迎你來。」

「老爹,咱去岩田屋買了好吃的雞肉,今晚來吃雞肉壽喜燒。」

阿敦拿起那包肉展示在他面前。

「真讓人垂涎。」

老爹微微揚起嘴角,露出看起來像是笑容的表情。

晚餐的氣氛很愉快。坂下老爹今年八十歲,食慾旺盛,吃了不少雞肉壽喜燒,也大口喝著阿敦買來的三得利老伯威士忌的兌水酒。

「這次的老伯威士忌真的好喝,咱之前試著買回來喝,發現好喝得不得了,所以咱無論如何都想讓你喝喝看。」

阿敦連續說了好幾次,也跟著老爹愈喝愈快。我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再加上明天有事,所以喝起來有所節制。

牆上的古老大鐘指向八點多,老爹不知道第幾次去上廁所時說:

「咱們真的只是吃飯、喝酒而已。」

「那當然啦,咱來你這裡已經五年了,該聊的話早就聊完了。你家人的事已經聊完了,你以前工作時候的事也聽過了,還有你年輕時的英雄事蹟也統統都知道了。至於你肝臟的情況,咱一邊喝酒,一邊觀察你的臉色就知道了。所以,現在只要吃飯、喝酒就好。」

阿敦紅著臉回答說。

阿敦九年前結束了位在銀座的事務所回到博多,博多話已經說得字正腔圓,但我去年才回老家,還無法找回以前的語感。

「但是,老爹喝這麼多沒關係嗎?」

聽說坂下老爹因為多年酗酒,導致肝臟的各項數值惡化,去年在市民醫院教育住院了兩個星期。

「如果對醫生的話照單全收,整天忍耐忍耐,反而會失去自然治療力。偶爾也需要像這樣喝喝自己喜歡的酒消除壓力,而且,老爹只有咱來的時候才喝,每個月最多兩次而已。」

阿敦是在香椎車站前一家名叫「權兵衛」的串烤店認識了坂下老爹。五年前的某天夜晚,兩個人剛好單獨坐在吧檯前相鄰的座位,一聊之後,立刻覺得相見恨晚。之後,阿敦每個月會來這個市營國宅一、兩次,和老爹一起喝酒、吃晚餐。

從去年起,阿敦就一直找我一起來,但我沒什麼興趣,也就一再拒絕。前天,他太太久美打電話給我,阿敦為這件事也打電話給我,再加上事情有點複雜,聊完之後,他順口邀我同行,我當然不好意思拒絕。

實際來了之後,發現阿敦並不是做那些像社工人員之類的事,真的如他所說的,只是隨興地喝酒,所以也很開心。

「平時,老爹按照醫生的叮嚀,每天只喝一瓶氣泡酒,絕對不多喝。不愧是老一輩的人,真了不起!」

阿敦可能已經有了幾分醉意,他語帶佩服地說完後,用力點點頭。

即使真是如此,看老爹喝酒的樣子,不知道這種堅持能夠持續多久。我看著阿敦的臉,暗自想道。

一到八點半,阿敦起身俐落地收拾桌子。坂下老爹也放下筷子,把碗盤和鍋子拿到廚房。

「老爹,明天中午可以把烏龍麵加進剩下的壽喜燒裡。」

「咱知道。」

「草莓已經用保鮮膜包好了,你要記得吃。」

「咱不太喜歡吃草莓。」

一個年近五十,另一個剛好八十歲的男人在廚房裡討論這種事。

九點時,暖爐桌上已經收拾得一乾二淨,阿敦毫不留戀地向老爹告別。老爹也很平靜地目送我們離開。

阿敦在狹小的玄關穿上鞋子,對老爹說:「那咱走了,改天再來」時,老爹突然想起什麼,說了聲:「等一下。」於是回到屋裡。當他再度出現時,手上拿著超市的半透明塑膠袋。

  「這個給你。」

  老爹把塑膠袋遞給他。

  「每次都讓你費心。」

  阿敦說著,接過塑膠袋,打開袋口往裡一看,玄關頓時瀰漫著一陣濃郁的芳香。他出示給我看,原來裡面放了許多直徑三公分左右的木球。

  「這些檜木球都是老爹親手做的。」

  難怪和泡檜木浴時的味道相同。

  「反正很多,你分一點給青野先生。」老爹說。

  「謝謝。」

  我道謝後,率先走出房間。

  時間不早了,開放式走廊和戶外都陷入一片寂靜,電梯上樓的聲音特別響。

  「他送你的東西真有品味。」

  「箱崎有一個臨海回收場,老爹每個星期去那裡三天,專門修理廢棄家具,當然是做義工。聽說他以前是手藝高超的家具師傅,所以,就用剩下的廢材和修補材料做這種東西。因為他知道咱的病情。」阿敦說。

  電梯門打開,狹小的升降空間內只有我和阿敦,酒味比檜木的香氣更強烈。

  「他之前已經送咱很多了,阿精,你拿回去吧,應該對你的病情有幫助。檜木中含有檜醇的成分,具有鎮定情緒的功效,如果泡澡時放進浴缸裡,有助於放鬆身心。」

  阿敦把塑膠袋遞給我。

  「那咱就不客氣了。」

  接過來後,發現袋子很重。

  戶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冷。

  皎潔的月亮懸在夜空中,弦月剛好出現在JR千早車站附近的高樓旁。

  「啊,真舒服。」

  我們來到道路兩旁銀杏樹林立的柏油馬路上,阿敦張開雙手。附近只有國宅和公寓,路上幾乎沒有行人。沿著這條柏油路走到底,就是香椎東郵局的十字路口。過了紅綠燈,左側就是香椎國宅,右側是我們的母校香椎第一國中和千早小學,兩所學校剛好前後縱向排列在一起。三十多年前,從國宅和國中的這一帶起,也就是我們現在走的地方是博多灣的一部分。

  「那裡的房租多少錢?」

  我回想起剛才離開的坂下老爹家的房間格局。走進玄關後,通道右側是飯廳兼廚房和三坪大的房間,左側也有一間三坪大的房間,正前方還有另一間三坪大的房間,算是傳統的三房一廳,一個人生活綽綽有餘。

  「視收入而定,老爹好像每個月付一萬五千圓。」

  「一萬五千圓。」

  我忍不住羨慕道。我現在住的格局是二房一廳,面積和老爹的差不多,但房租相當於那房子的五倍。

  「像老爹那樣,只要有年金,老年生活也可以過得很愉快。反正,人的一輩子註定就是出生、活著、死亡。」阿敦說。

  人的一輩子就是出生、活著和死亡。我在心中默念著。「出生」和「死亡」的確如他所說是註定的,但問題是夾在兩者中間的「活著」可就麻煩了。想到此,就會覺得和小學同學像這樣一塊兒吃飯、喝酒,一起漫步在冬天的夜路很不可思議。這四十年來,我到底做了什麼?

  來到國中的鐵絲網圍籬前,阿敦停下腳步。

  「應該已經沒有社團活動室了吧?」

  他探出身體,看著漆黑一片的校園嘀咕道。

  在填海造地之前,這個鐵網的位置是堤防。設置在組合屋內的文化藝術社團活動室就在堤防和校舍之間。

  「學生人數減少了,多餘的教室便用來當社團活動室了吧。」

  「去年文化祭時,咱冒充家長混進學校,發現校內展示了不少作品,表示美術社團還在。」

  「嗯。」

  阿敦和我在國中時都參加了美術社。

  「從這裡穿過去,去看看小學吧。」

  阿敦鬆開放在鐵絲網上的手,看著位在國宅和國中之間的漆黑小巷。

  「對了,咱還沒有進去小學看過。」

  「現在三更半夜的,怎麼進得去?」

  我住的三號大樓就在前面。

  「也對。」

  他很乾脆地放棄,再度邁開步伐。

  然後我們一起走到了可供車子駛進的國宅入口。

  「要不要上來坐坐?」

  聽到我的邀約,阿敦揮了揮右手。

  阿敦的家在香椎御幸街盡頭,穿過這片國宅,走過國道三號線,大約十分鐘左右就到了。不過,聽久美說,他這幾天都沒有回家。

  「那這些我就不客氣地收下了,謝謝,要不要下次帶點謝禮給坂下老爹?」

  我拿起裝了檜木球的塑膠袋。冰冷的夜風中混雜了木頭的味道。

  「不用操心,那個老爹把真正的好東西都留著給他住在大阪的孫子,給我們的都是一些不重要的東西。不過,他孫子已經差不多有三年沒來看老爹了。」

阿敦笑著說道。他笑的時候,原本的小眼睛瞇成了一條細縫,隱約看到他小時候的影子。

  「咱和久美約了明天上午見面。」

  「是嗎。」

  阿敦突然面無表情。

  「不好意思,給你添這麼大的麻煩。」

  「咱是無所謂,倒是你猜久美約在哪裡見面?」

  「不知道,在哪裡?」

  「她說要在禪林寺見面。」

  阿敦像是嘆息般吐了一口氣。

  「久美老想些莫名其妙的事……」

  他自言自語地說完,凝望著懸在夜空中的明月。

未完……

(本文轉載自麥田出版《永遠在身邊》白石一文)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5-07 中國時報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雷興山六日透露,今年年初,在陜西岐山縣周公廟遺址出土的甲骨文中所發現的文字已超過兩千兩百個,是迄今發現字數最多的周代甲骨文。且其中出現《史記》人物名稱,有別於過去的占卜文字,預料將帶動西夏研究。

 北京大學十一名師生組成的「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參訪團,六日造訪北縣南山中學。率隊的雷興山還透露,北大與中研院史語所正商議合作前往山西考古,若成行,將是兩岸開放以來,首次考古合作計畫,可望開啟兩岸考古交流的大門。中研院史語所也對未來的合作樂觀其成。

 雷興山指出,考古專家最近對岐山周公廟遺址出土的甲骨文進行解讀分析,破譯出新的歷史密碼,首度發現周文王父親「季歷」的名字。另外,甲骨文上也記載有「周公貞」的卜辭。

 專家認為,過去河北、北京、陜西等八處遺址總計才發現一千一百個甲骨文字,周公廟大量甲骨文的揭祕,為明確周公廟遺址的性質和甲骨文研究奠定重要基礎,尤其是首次發現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名字,對進一步完善西周諸王年表有重要意義。此外,其反映的月相定點、數字占卜系統等問題都值得關注,這是甲骨文研究又一次重大發現。

 史語所相關學者表示,過去出土的甲骨文都與占卜有關,周公廟出土的有些文字以敘事為主,出現王紀和召公等《史記》人物的名字,前所未見,是很重要的考古成果。

 中研院相關學者表示,目前全世界單一研究機構收藏甲骨文數量最多的就是中研院史語所,總數超過好幾萬片,都是史語所在政府遷台前,在大陸考古挖掘出土的甲骨文。但「過去挖到的都是與占卜有關的文字,周公廟過去幾年出土的甲骨文雖然沒有我們多,但很多甲骨文都與敘事有關,周公的名字就出現在甲骨文上,其他還有王紀、召公和畢公等《史記》記載的人名。」

 這名學者指出,經研究推估,周公廟出土的甲骨文年代約在商周之交或西周早期,最晚到西周晚期。有些是故意被打碎後,再倒進坑裡;甲骨文表面也有被燒過的痕跡。由於周公廟後方就是宮殿,歷史學者研判,當地可能發生過火災。「這些文物出土後,有關西夏的研究會再掀起熱潮!」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四迄今,忽已九十周年,思之堪驚。當日的讀書人,為挽救中國之積弱不振,有心引進西方文化,呼聲最高的兩大理念,是德先生與賽先生。賽先生最受歡迎,求知求真的科學精神未必深入人心,但科技帶來的方便舒適,卻無人拒絕。另一方面,科技後遺症的環保危機,也賦「杞人憂天」以新的意義。

德先生表面上也普受歡迎,其實往往口是心非,陽奉陰違,仍是一位不受尊敬,甚至常遭虐待的客人。這位不速之客,若無自由相助,就有口難言,若無法治支持,就有足難行。所以他的招牌雖然到處高掛,其實店裡的貨卻當不得真。

五四90周年 冷落孔先生

而這麼多年來,孔先生卻被冷落了。西學為用,往往變成西化為體。所以「打倒孔家店」發難於先,「批孔揚秦」高潮隨後,令夫子無所容於天地,錢穆、唐君毅、牟宗三果然「乘桴浮于海」。到了今天,北京卻回過頭來,廣在海外設立孔子學院。台灣也不能免,教育部這些年來一直在「去中國化」,包括「去儒」,「去故宮」,如今杜部長雖已「去冠」,其勢仍未止。另一方式之「去」,則是國科會。科學之於人生當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取代一切學問。獨尊科學而輕人文,將使民族之心靈「六神無主」。我一直認為「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早應正名為「國家學術發展委員會」。馬總統關懷中華文化,一直主張「繁體字」應改稱「正體字」,令人欽佩。但是「國科會」應否考慮正名,也望他能關心。

白話含文言 文字有力量

五四另一變革,便是棄文言,行白話,乃有新文學、白話文學。如果有人認為,文言已成冥鈔,白話才是現款,就錯了。文言其實是以成語的身分傳了下來:受過教育的人,每天口頭無可避免地要說許多成語,而一篇白話文更需要一些簡潔、鏗鏘,甚至對仗的成語來滋潤、變化,或加強。無論口頭或書面,如果禁用成語,勢必鬆散而累贅,費力又耗時。何況許多成語都含有生動的比喻,例如「釜底抽薪」、「破釜沈舟」、「心血來潮」、「目光如豆」、「孤掌難鳴」、「眾志成城」。

有些場合,簡鍊的文言才有力量,所以「毋忘在莒」之後有「莊敬自強」,「莊敬自強」之後有「戒急用忍」。就連五四的愛國運動,也不免動用岳飛的壯語「還我河山」。經典之作若不保留原文,也會失去權威,破壞氣氛。論語莊孟,能用白話代替嗎?金剛經、心經,不用鳩摩羅什、玄奘的文言體而改成白話,佛教徒肯念嗎?牧師講道,不還是在用十七世紀的《欽定本》嗎?

慈母手中線 動人又白話

文言與白話並非截然可分。六百年前的《水滸傳》已經用白話寫了,至於宋人話本,就更早了。在文言與白話之間,舊小說的章回體極兼善的過渡。今日的青年未曾經歷此一邊疆,只迷於當前暢銷的翻譯小說,對中文的認識乃停留於平面,而不知有文白對照甚至文白相濟的立體感。

其實古詩之深入淺出者,多非文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能再白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生年不滿百,長懷千歲憂」;也和文言無關。如果把唐詩宋詞都算在文言的比例裡,是不合理的。老實說,今日報刊上發表的現代詩,有許多比古人深入淺出的詩詞難懂多了。

讀古典文學 涵養好作家 

至於古文本身,也大有艱深與平易之分。國文課本選文,艱深古僻的可以避免,平易動人的不妨容納,其間的取捨天地仍大。我的專業是英國文學,應該不算學究中遺老。讀了六十多年英詩,教了五十年英詩,也做了半世紀的翻譯,我的結論是:古典文學與古文,對於現代作家的修養與氣度,教益至鉅。我自己及身而驗,相信對於王鼎鈞、張曉風等,也是如此。

(本文作者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

【2009/05/03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昆明曇華寺的院子裏,兩殿門上,各有一塊匾,前匾是:聽鳥說甚。後匾是:問花笑誰。兩匾相對,正好組成一副絕妙的對聯:

  聽鳥說甚
  問花笑誰

  站在花木扶疏的院子裏,把這副聯輕輕吟誦了幾遍,富有詩趣的佛家情懷便油然而生了。

  花與鳥,這是春天的一對伴侶。江南三月,鶯飛草長,那是多麼蓬勃的生氣。古代的詩人們,多以鳥與花對舉,來歌咏明媚的春天。我十七歲時,也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山高花上樹,天窄鳥扶雲。”我想,熱愛生活的人,大概沒有不喜歡花與鳥的吧。“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絕妙的一聯,為我們營造了一幅多麼好的美人懷歸圖。其實,它又何嘗不是蘊含著深深的禪意呢?

  關於花與鳥,《五燈會元》中記載了兩則典故: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眼法藏,涅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師(百丈懷海)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曰:“是什麼?”師曰:“野鴨子。”祖曰:“什麼去也?”師曰:“飛過去也。”祖遂把師鼻扭,負痛失聲。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于言下有省。

  摩訶迦葉,被公認為禪宗初祖。釋迦牟尼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有迦葉破顏微笑,釋迦牟尼便認為他開悟了,於是把禪宗大法傳給了迦葉。

  百丈懷海是中國禪宗史上一位光輝的人物。得到禪宗五祖慧能衣缽真傳的馬祖道是他的師傅。當他如實地回答師傅的提問,說野鴨子飛過了頭頂時,卻被師傅使勁地扭住鼻子,以致痛得嗷嗷大叫。但是,當師傅怒斥他:“又道飛過去也。”他的心中頓時劃過了一道明熾的閃電,他開悟了。拈花一笑,迦葉明白了佛法的妙諦,被扭痛了鼻子的百丈懷海,竟然獲得了禪的奧義。這在常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這只能說明,常人與禪師之間,的確存在著思維上的鴻溝。我們常人,從小就受到嚴格的邏輯思維的訓練。冷了就要穿棉衣,病了就要吃藥。這看來很平常的生活上的道理,其實也會引起我們邏輯上的判斷。由冷想到棉衣,由病想到藥,這就是邏輯的推理過程。而得道的禪師,首先要走出的,便是這邏輯的藩籬。將人心從二元思維的陷阱中拯救出來,回到“一心”,回到空,回到如如不動的佛陀境界。我之所以說回到而不是找到,乃是因為每一個嬰兒本來就是在佛陀境界中,自從他呱呱墜地,隨著意識與語言的產生,他便離開了佛陀境界。人為為偽,人弗為佛。偽與佛,用《心經》來解釋,偽是色,佛是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即是化二元為一心,棄經驗而入禪的關鍵所在。

  禪的暗示是普遍存在的。鳥飛鳥唱,花開花落,這些自然界常見的現象,往往也隱藏著巨大的禪機。所謂禪機,即是把複雜的客觀世界化為自體的單純的感覺。用鈴木大拙的話說,禪“除自體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目的”。釋迦牟尼拈花,迦葉微笑。花成為迦葉入禪的契機。百丈懷海因為局限于野鴨子飛過頭頂的真實性(也就是邏輯性)而被馬祖道一扭鼻子。這只野鴨子,終於把百丈懷海引進了許多人終生尋覓不到的禪關。在這兩則故事中,花與鳥不再是邏輯語言所給定的那兩個呆板的概念,而是在漫漫長夜中突然亮起的兩盞明燈,給苦苦追求的跋涉者帶來了新生的曙光。

  前面說過,花開花落,鳥飛鳥唱,它們都那麼無拘無束。它們也絕不因為人們的好惡來改變自身的存在。這一點,正是迦葉微笑的理由:禪是生命本來的自由。所以,當我置身在曇華寺的院子裏,看到“聽鳥說甚,問花笑誰”這兩個問句時,我好像突然捕捉到了對生命的最細微處的知覺。我更看到偉大的佛陀說出的那四個字:“無情說法。”

  按禪的知解,無情即是有情。既然禪宗大師們演釋過“法無定法”,“非法非非法”的公案,我們也可以說“情無定情”,“無情無無情”。我們可以無情說法,但絕不可以用“無情”來對待鳥的歌聲和花的微笑。玫瑰花紅得那麼鮮艷,可是,它絕不會因為自己的嬌媚而去譏笑路邊雜草叢中的矢車菊,而矢車菊也絕不會對玫瑰花生出嫉妒之心。闐無人跡的深山,枝柯交復的樹林,是鳥的快樂的家園。有一棵樹鳥就滿足了,它不會像人類那樣貪得無厭,為了滿足一己私利而不惜互相屠戮。在惡欲橫流的人的世界裏,鳥說什麼,花笑什麼,似乎並不能引起蕓蕓眾生的注意。

  但是,花與鳥,都是生活在大慈大悲的佛陀的世界裏。我們愛花,我們愛鳥,即使不能獲得禪的啟示,也可以獲得一種愛憫的精神,促使慈悲在我們的心靈深處萌發。

  關於花與鳥,歷代的禪僧與參禪的詩人們留下不少詩作,以傳遞他們的開悟,試舉幾例:

  慈受深禪師的詩:

  煙籠檻外差差綠,
  風撼池中柄柄香。
  多謝浣紗人不折,
  雨中留得蓋鴛鴦。

  張無盡的詩:

  蓮花荷葉共池中,
  花葉年年綠間紅。
  春水漣漪清澈底,
  一聲啼鳥五更風。

  寶峰照禪師的詩:

  一口吸盡西江水,
  鷓鴣啼在深花裏。
  自有知音笑點頭,
  由來不入聾人耳。

  王安石的詩:

  午鳩鳴春陰,
  獨臥林壑靜。
  微雲一過雨,
  淅瀝生晚聽。
  紅綠紛在眼,
  流芳與時竟。
  有懷無與言,
  佇立鍾山暝。

  戴咼的詩:

  幽棲頗喜隔囂喧,
  無客柴門盡日關。
  汲水灌花私雨露,
  臨池疊石幻溪山。
  四時有景常能好,
  一世無人放得閒。
  清坐小亭觀眾妙,
  數聲黃鳥綠蔭間。

  即使不懂禪的人,讀這些詩,也會獲得花鳥娛人的至美感受。若要細細地解讀這些詩,恐怕又要佔去更多的篇幅。但我相信,細心的讀者閱讀這些詩時,一定會走出煩惱的陰影,甚至赤腳走向花開鳥鳴的深山。

  不過,關於花與鳥的詩,我認為字字滲透了禪機,應該是王維的《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在這春月空的晚上,人、山、花融為了一體,讓人進入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菩提境界。這時,忽然有山鳥驚起,三聲兩聲,在春澗中幽鳴。這山鳥,其實就是詩人躍動的禪心。由此可見,禪並不是枯寂的,而是活潑的,新鮮的,是流佈于天地間的一股精氣。

  於是,我明白了鳥在說什麼,花兒為什麼笑了。
(責任編輯:雷志龍)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知哲學一些皮毛的人,思想會導向無神論。但是,深入了解哲學,會把人帶回宗教。類別:人生
一個機敏謹慎的人,一定會交一個好運。 類別:人生
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 類別:事業
禮節要舉動自然才顯得高貴。假如表面上過於做作,那就丟失了應有的價值。 類別:修養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類別:科學
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 類別:道德
美的至高無上的部分,無法以彩筆描出來。 類別:人生
一般來說,青年人富於「直覺」,而老年人則長於「深思」。 類別:青年
因結婚而產生的愛,造齣兒女;因友情而產生的愛,造就一個人。 類別:友情
機會先把前額的頭髮給你捉而你不捉之後,就要把禿頭給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兒給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滾圓的身子給你,而那是很難捉住的。
在開端起始時善用時機,再沒有比這種智慧更大的了。 類別:智慧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準 類別:時間
炫耀于外表的才幹陡然令人贊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幹則能帶來幸運。 類別:人生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類別:思想
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看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類別:事業
美貌倘若生於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身上,當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慚形穢,遠自遁避了。 類別:人生
青年人比較適合發明,而不適合判斷;適合執行,而不適合磋商;適合新的計劃,而不適合固定的職業。 類別:人生
由智慧所養成的習慣能成為第二本性。 類別:智慧
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 類別:思想
殘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有缺陷,使人樂於寬忍他們的成功。也常使潛在的對手忽視了他們的競爭和挑戰 類別:成功
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類別:節約
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度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鬱使人致病。俗語說:人總是樂於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朋友之間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出忠告:一是關於品行的,二是關於事業的。 類別:事業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類別:時間
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 類別:教育
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 類別:人生
真正迅速的人,並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類別:成功
實踐中的失敗主要由於不知道原因而發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兩種企望:對知識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 類別:失敗
金錢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礙;因財富之於品德,正如軍隊與輜重一樣,沒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礙前進,有時甚至因為照顧它反而喪失了勝利。 類別:人生
幸運的時機好比市場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誤,它就將掉價了。 類別:人生
最好的辦法是把青年的特點與老年的特點在事業上結合在一起。從現在的角度說,青年可以從老年身上學到他們所不具有的優點,而從社會影響角度來說,有經驗的*老人執事令人放心,而年青人的幹勁則鼓舞人心,如果說,老人的經驗是可貴的,那麼青年人的純真是崇高的。 類別:事業
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於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於培訓好的社會公民的。 類別:修養
狀貌之美勝於顏色之美,而適宜並優雅的行為之美又勝於狀貌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圖畫所不能表現,初睹所不能見及者。 類別:人生
使人們寧願相信謬誤,而不願熱愛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而且是由於謬誤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類別:真理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類別:教育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 類別:道德
人們的舉止應當象他們的衣服,不可太緊或過於講究,應當寬舒一點,以便於工作和運動 類別:工作
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度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鬱使人致病。俗語說:人總是樂於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朋友之間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出忠告:一是關於品行的,二是關於事業的。 類別:友誼
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類別:時間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抑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難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類別:道德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讚美的。 類別:修養
人的天性雖然是隱而不露的,但卻很難被壓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絕。即使勉強施壓抑,只會使它在壓力消除後更加猛烈。只有長期養成的習慣才能多少改變人的天生氣質和性格。 類別:人生
人們大半是依據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據他的學問與見識而談話,而其行為卻是依據他們的習慣。 類別:人生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我們還可以用這個意義來論「孤獨」說,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說是來自禽獸*而不是來自人類。 類別:友誼
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高雅的人,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於爭論。 類別:人生
凡過於把幸運之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結局是不幸的。 類別:智慧
人們說得好,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威的女兒。 類別:真理
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類別:讀書
人們大半是依據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據他的學問與見識而談話,而其行為卻是依據他們的習慣。 類別:思想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 類別:讀書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讚美的。 類別:人生
青年人比較適合發明,而不適合判斷;適合執行,而不適合磋商;適合新的計劃,而不適合固定的職業。 類別:青年
金錢像肥田料,如不散布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類別:人生
愛情就像銀行里存一筆錢,能欣賞對方的優點,就像補充收入;容忍對方缺點,這是節制支出。所謂永恆的愛,是從紅顏愛到白髮,從花開愛到花殘。 類別:愛情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 類別:修養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類別:人生
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類別:真理
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這是美的精華。 類別:人生
好的運氣令人羡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嘆。 類別:人生
沒有可傾心相談的知交的人們,是個吃自己和自己心的食人鬼。 類別:友誼
時間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類別:時間
真理之川從它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像萌芽一般,在一個真理之下又生一個疑問,真理疑問互為滋養。 類別:真理
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學習來修剪 類別:學習
當命運微笑時,我也笑著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類別:人生
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秘以友誼對於人世間生,真像*鍊金術所要找的那種「點金石」。它能使黃金加倍,又能使黑鐵成金。 類別:人生
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類別:科學
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類別:人生
愛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類別:智慧
諺語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創造力,智慧和精神 類別:智慧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準。 類別:時間
嚴厲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譴責,也應當莊重而不應當侮辱嘲弄。 類別:人生
使人們寧願相信謬誤,而不願熱愛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而且是由於謬誤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類別:科學
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 類別:愛情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 類別:智慧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類別:人生
由智慧所養成的習慣能成為第二本性。 類別:人生
誓言是否有效,必須視發誓的目的而定;不是任何的目的都可以使誓言發生力量。 類別:人生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論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類別:人生
命運如同市場。如果老待在那裡,價格多半是會下跌的。 類別:人生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行。 類別:道德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準。 類別:事業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類別:道德
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諍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乾淨純粹。 類別:友誼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類別:修養
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 類別:愛情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于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類別:真理
幸運並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 類別:人生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類別:讀書
科學的真正的與合理的目的在於造福於人類生活,用新的發明和財富豐富人類生活。 類別:科學
在富人的想像里,財富是一座堅強的堡壘。 類別:人生
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類別:讀書
時間是衡量事業的標準 類別:事業
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 類別:人生
金錢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並無用處。 類別:人生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抑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難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類別:修養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 類別:教育 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 類別:修養
如果你考慮兩遍以後再說,那你說得一定比原來好一倍。 類別:人生
與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於真理中。 類別:真理
如果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那麼回答則是:第一,無所畏懼;第二,無所畏懼;第三,還是無所畏懼。 類別:人生
世上友誼本罕見,平等友情更難求 類別:友情
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類別:時間
只要你想想一個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務是不能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誼有多少益處了。 類別:友情
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類別:友誼
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德。 類別:人生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類別:節約
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秘以友誼對於人世間生,真像類別:友情
我們的語言,不妨直爽,但不可粗暴驕傲;有時也應當說幾句婉轉的話,但切忌虛偽輕浮與油滑。 類別:人生
友誼使歡樂倍增,使痛苦減半 類別:友誼
友誼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於使人心中的憤懣抑鬱得以宣洩、弛放。……對一個真正的朋友,你可以傳達你的憂愁、歡悅、恐懼、希望、疑忌、諫諍,以及任何壓在你身上的事情。 類別:友誼
從錯誤中比從混亂中易於發現真理。 類別:真理
除了一個知心摯友以外,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治療心病。 類別:友誼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 類別:人生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而儘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 類別:修養
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類別:智慧
時間是不可佔有的公有財產,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理會愈益顯露 類別:時間
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類別:友情
只有對於朋友,你才可以盡情傾訴你的憂愁與歡樂,恐懼與希望,猜疑與歡慰。 類別:友誼
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無拘無束。 類別:人生
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類別:智慧
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還要尤烈,因為犯罪不過弄髒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敗壞了水的源頭。類別:法學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4.16 01:50 am加拿大著名的超現實主義詩人與小說家麥克‧布洛克(Michael Bullock, 1918-2008)於去年盛夏的7月18日逝世。當我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既感震驚,又覺得並不意外。每一位友人的遠行,心中總免不了一種不由己的悸動;並不意外的原因則是他已高達九十嵩壽,按照自然的輪迴常律,已是風雨中的微爝,隨時都會有熄滅的機率了。他生於英倫,逝於英倫,可說重歸故土源泉。據他的女兒說,他走得非常安詳,遺言將他的骨灰埋在花園中的一棵紫荊樹下,每年紫荊盛放的時候,就如同麥克自己又一次把他的笑顏展露在人間。

麥克於1968年移民加拿大,早我來加四年。我們的落腳地點都是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但是我們相識卻在多年以後他正式在創作系任教而對中國的古詩發生興趣時候。那時他從義大利譯文轉譯過唐朝詩人王維的《輞川集》,題作《幽居的詩》,也譯過《毛澤東詩詞三十七首》,對東方世界,包括中國、日本和印度,都感覺很神祕,非常入迷;我則很想探知他的超現實的夢幻視域,因此我們有頗多的共同語言,不但在溫哥華相聚,在倫敦、在香港也曾多次把晤。多年來他每出一本新書,都會寄贈一冊,所以我擁有他大部分的作品。

麥克的作品,譯成中文的不少。最早的有周兆祥翻譯的《鮮紅的女人──布邁恪超現實小小說選》(布洛克的粵語發音為布邁恪),1984年香港山邊社出版。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的金聖華教授是研究布洛克的專家,翻譯布氏的作品最多,先後譯有布洛克的《石與影》(Stone and Shadow)、《黑娃的故事》(The Story of Noire)、《花與鳥》(Flowers and Birds)等。此外,尚有董繼平翻譯的《紙上的幻境》(Dreamland on Paper)、章簡翻譯的《牆內花園》(The Walled Garden)、梁錫華與施淑儀合譯的《月與鏡》(Moons and Mirrors)詩集。我自己也曾翻譯過麥克的一篇小說〈男孩與運河〉(Boy and the Canal),收入1988年我為爾雅出版社主編的《樹與女──當代世界短篇小說選》中。

麥克自言,他在中學時代就發現了中國古詩的魅力,中國詩中對大自然的衷心賞悅以及寄託心志的皈依之思,與西方強人征服自然的意識很為不同,啟發了他終身對大自然的愛悅。在他的作品中,不是日月、山水、湖海,就是星辰、花鳥、樹木,他從來不談社會現象,也不涉及人事的傾軋,一派不食人間煙火的仙風道骨,如在集體主義的社會中,不知會被批成如何反動的文人了,在英國或加拿大他倒可以得其所哉。麥克是典型的個人主義者、自由主義者,承襲了在暗夜中為自我孤獨鳴唱的夜鶯般的英國浪漫詩人的傳統。近世歷史的慘痛經驗,也不能不教人明白,滿口理想主義、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家,最後不知為社會和人民造成了多大的禍害!他嘗說:「我的詩只為自己而寫,但並不妨礙有利於社群。」

一個依靠靈感書寫的人

1936年,時年十八歲,他參觀了在倫敦舉行的世界超現實主義展覽會,立刻受到吸引,深深地影響了麥克以後從事文學的方向。二十歲時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遞變》(Transmutations, 1938),只有二十多頁,東方或說中國與超現實的因素俱在其中矣。然後,直到四十二歲才出版第二本詩集。這漫長的二十多年,乃為稻粱謀,主要從事翻譯工作。四十二歲後,才開始密集地寫作與出版自己的超現實主義作品。麥克認為英國漢學家亞瑟‧韋理(Arthur Waley)的英譯漢詩及中國古典說部,影響了英國的意象主義運動(Imagist movement),以致使超現實主義也脫不了東方的神祕色彩。東方與超現實,以後竟成為麥克終生不渝的至愛。

麥克的詩雖然具有奇詭迷離的意象,但明白易讀,沒有一般現代及後現代詩人的晦澀或邪魔的氣氛,他所引發的夢幻,是溫馨、清麗、飄逸,引人深思遐想的。譬如〈鏡月〉一詩:

鏡月反映

普世的夢


大眼睛窺視

人心深處


是皇冠

在長空的額上


是觀者也是被觀者

合萬物為一

(引自梁錫華、施淑儀合譯《月與鏡》)

他曾在一次訪談中批評西方的文壇說:「今天西方文壇印出來的所謂詩,大部分都不是詩,只是韻文而已──夾著一點點小聰明和一點點技巧的韻文。真正的詩人少之又少。」(見1984年周兆祥訪問超現實主義大師布洛克)言外之意,韻律和技巧雖然重要,但是作為詩,應該還要具備其他更基本的因素。他認為超現實是通向詩的重要路徑,他說:「超現實主義藝術的目標,在於結合外在與內在的世界,詩是把自然宇宙與我內心天地連接起來的臍帶。」他是一個依靠靈感書寫的人,經常採取「自動書寫」(automatic writing)的方式,沒有靈感時,寧願停筆不寫。

小說都屬於超現實作品

從1938年到2006年,他一生出版詩集二十六部之多,此外尚有小說集十二部,劇作兩部,所翻譯的他人的作品就不計其數了。他的小說都屬於超現實的作品,例如《掌心長花的男人》(The Man With Flowers Through His Hands),敘述一個男人哭泣的眼淚,大粒大粒掉落湖中,激起的彩虹水柱落在掌心,在那裡蝕出一個洞來。他把一株花插進洞裡,就如同手掌心裡長出一株花來一般,可以想像他如何帶著花趴趴走的模樣。如果花莖沒有折斷,花朵就永遠盛放著。他的奇特的情狀,為村民視為神蹟,競相膜拜、供養,倒使他獲得意想不到的優裕的營生。……他所營造的氛圍,往往教人覺得荒誕可笑,還有一絲絲悲哀。

在麥克的夢幻世界中,花草、樹木、山川、湖泊、蟲魚、鳥獸,無不多彩多姿,而且具有超乎尋常的生命力,在讀者面前鋪展開一個充滿詩意的靈視的幻覺世界。自從寫實主義以後,作者對外在感官所及的物質世界都多有叩問,認為現象的背後,另有抽象的精魂,或更基本的實質存在。象徵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無不企圖窺探、挖掘物質表象以下更深層的存有。想像、夢境與潛意識正是超現實主義的作家著力探詢的路徑,也是麥克‧布洛克終生奮筆的標的。

親手繪製插圖及封面

麥克不但是一個作家,同時也是一個不錯的畫家,他著作中的插圖及有些封面,都是他親手繪製的。當然他的畫作也屬於超現實的一類。其實,他的詩中就表現出他超現實的畫風,像下面這一首〈園中月〉:

園中月

倒影在睡蓮塘

一張臉

因鯉魚穿梭生紋

給微波弄皺

又被根根似怒髮的蘆葦

投上陰影

一張自水深處

昇起的臉

(引自梁錫華、施淑儀合譯《月與鏡》)

詩中的意象,不正是一幅超現實的畫嗎?

【2009/04/16 聯合報】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