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專門上演傳統歌舞伎的歌舞伎座,因建築物老舊,早成了著名的觀光景點。不過,歌舞伎座明年五月起將花三年時間進行改建,因此目前歌舞伎座推出長達十六個月的大匯演,吸引劇迷登門欣賞。其中有白髮蒼蒼的老劇迷,也有穿著時髦的年輕上班族,從中顯見歌舞伎跨時代的傳統魅力。
在傳統劇場看到年輕人的蹤影,在日本不是偶然。肩負振興日本傳統文化的日本藝術文化振興會,其下所屬單位包括位於東京的國立劇場、能樂堂及大阪的文樂劇場等單位。在日本總務省的監督下,振興會透過各種方式保存能劇、狂言、文樂、歌舞伎等日本傳統藝術,並透過推廣,希望讓傳統藝術透過新生代流傳下去,目前的成效相當良好。
日本藝術文化振興會去年以近一六九億日幣(約台幣六十三億)預算投入六個劇場的營運,光是能樂堂投入培育人才的計畫,每年預算就有八千萬日幣(近三千萬台幣)。
國立能樂堂事業推進課課長田村博指出,能月堂可容納六百多人,年入座率高達九四%,但是以年齡較長的男性觀眾居多。「與演出方式通俗的歌舞伎相較,使用古語、節奏緩慢、內容艱澀的能樂在推展上更為困難。」
所以能樂堂開設研修班,不定期對外召募有意學習能樂的年輕人,「不限文憑,只要二十三歲以下,通過考試,之後還能享有獎學金。」但是,能樂訓練很苦,六年才能畢業,很多人半途而廢。
田村博巳指出,目前缺乏的能樂師,包括配角、狂言演員和樂師,主角反而不缺,因為主角多為世襲,且在東京藝術學院設有科目培養。
另外,演出文樂為主的文樂劇院、專門上演歌舞伎的國立劇院,都推出類似的研修班以及鑑賞教室。國立劇院經常在歌舞伎上演之前,讓演員和觀眾來個相見歡,或安排後台導覽,同時也與各級學校合作,進行教學觀摩。
歌舞伎座 150メートル「高層ビル」に 劇場とオフィス 13年完成予定
2009年1月29日 朝刊
松竹が東京都に提出した、新しい歌舞伎座の完成予想図
建て替えが決まっている東京・銀座の歌舞伎座が、劇場とオフィスタワーが一体となった地上百五十メートルの高層ビルになることが二十八日、分かった。二〇一〇年十月に着工、一三年三月の完成を目指す。
現在の歌舞伎座は一九二四年の建築。五〇年に改修され、〇二年には国の登録文化財となっているが、老朽化が進み、運営会社の松竹(東京都中央区)は〇五年、建て替え方針を明らかにしていた。
松竹が東京都に提出した計画案によると、ビルは地上二十九階、地下四階、延べ九万四千百平方メートル。劇場が入る低層部分は、約二千席の劇場のほか▽企画展や公演が見学できる「歌舞伎ギャラリー」(仮称)▽文化学習や役者育成を目的とした「歌舞伎アカデミー」(同)などを、新たに整備する。江戸文化発信のスペースを組み込んだ地下広場も設け、地下通路で地下鉄東銀座駅と直結させる。
外観は、弓なりの「唐破風(からはふ)屋根」や屋根瓦、欄干など、特徴的な現在の和風意匠を再現し、一部の部材は再利用する。計画案は五月の東京都都市計画審議会で審議される。今月から一〇年四月まで、建て替え前の「さよなら公演」を開催している。
目前分類:藝文 (493)
- Feb 09 Mon 2009 17:08
改建在即 歌舞伎座匯演16個月 林采韻/日本東京報導
- Feb 09 Mon 2009 09:28
委羅內塞畫作祭壇 完整重現【黃文正/綜合報導】
2009-02-09 中國時報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於一五六五年創作的大型油畫《派卓貝利家族祭壇裝飾畫》(Petrobelli Altarpiece),在遭到分割成四幅拍賣、離散二百多年後,如今首度重組畫作將於十日在達維奇畫廊公開展出。
多年以來,外界多以為委羅內塞於一七八八年遭分割拍賣的這個作品,可能僅剩下三幅片段畫作。不過,日前倫敦的達偉奇畫廊館長薩洛曼(Xavier Salomon)在造訪美國德州的布萊頓美術館後,證實遺失多年的第四幅祭壇片段畫作已被尋獲。
這幅畫的主角係聖米高(St. Michael)的頭像,原列於此畫作的中央位置。圍繞在聖.米高頭像的左右和上方、較大型的其它三幅片段,現分別收藏於達偉奇畫廊、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美術館及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美術館。
委羅內塞創作的這幅大型油畫,高達五.五八公尺,原為安東尼奧和吉洛拉瑪.派卓貝利這對堂兄弟的家族禮拜堂所繪,後懸掛於義大利東北部倫迪納拉(Lendinara)的「聖方濟教堂」內。一七八五年該教堂被關閉,三年後,這幅油畫遭切割四份「當作豬肉般賣掉」。
http://www.telegraph.co.uk/culture/art/4538663/Fragments-of-butchered-Renaissance-masterpiece-reunited-for-first-time.html
- Feb 06 Fri 2009 17:04
高鶚老家鐵嶺為《紅樓夢》後四十回正名 遼寧日報
□對于普通人來說,高鶚得以聞名于世,要歸功于《紅樓夢》的家喻戶曉。但是,他們可能並不知道,《紅樓夢》之所以能夠以一種完整的形態流傳下來,則要歸功于高鶚
□那些認為後四十回是附驥于前八十回才得以流傳的,是把問題弄顛倒了。應當客觀辯證地看待高鶚以及《紅樓夢》後四十回
□對高鶚的研究應該作為鐵嶺紅學文化研究的重點,並要成為鐵嶺人的共識
□中國紅學會會長張慶善提出,高鶚不應該是《紅樓夢》續作者,他應該是《紅樓夢》最後出版的整理者。《紅樓夢》能夠流傳,高鶚是第一功臣
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紅樓夢》,首次把高鶚的名字印在了曹雪芹的後面,自此,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關于《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續作者是高鶚這一說法,幾乎成為舉世皆知的文學常識。然而,事實上,在紅學界,有關高鶚以及《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爭論一直未曾平息,甚至屢有撻伐之聲。作為高鶚的故鄉,鐵嶺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高鶚的相關研究,並培養出了一大批重點研究高鶚以及《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紅學愛好者。對于鐵嶺來說,高鶚和《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研究,已經成為鐵嶺不可忽視的文化責任。
去年12月12日至 13日,在鐵嶺舉辦了“紀念高鶚誕辰二百五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暨鐵嶺市《紅樓夢》學會成立發布會”,此次全國性紅學研討活動便是力圖正面評價高鶚以及《紅樓夢》後四十回。與會學者還針對紅學未來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提出了許多建議。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次的會議,具有著為高鶚以及《紅樓夢》後四十回正名的重要意義。
在高鶚、程偉元排印的《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出版之前,《紅樓夢》只以抄本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並且大多是前八十回。程高本的刊行,大大推動了《紅樓夢》的廣泛傳播
根據學者尚達翔的考證,高鶚“大約生于乾隆十八年左右,卒于嘉慶十九年冬至廿年間。 ”(《高鶚箋注·前言》)他去世以後,學生增齡將其遺著編輯出版,親寫一序,雲:“蘭墅夫子,鐵嶺漢軍人也。由乙卯進士,歷官給諫譽滿京華。而家貧官冷,兩袖清風。故著如林,未遑問世,竟赍志以終。 ”這是歷史留下的唯一的“高鶚小傳”。
對于普通人來說,高鶚得以聞名于世,要歸功于《紅樓夢》的家喻戶曉。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並不知道,《紅樓夢》之所以能夠以一種完整的形態流傳下來,則要歸功于高鶚。
乾隆五十六年,程偉元、高鶚合作整理修訂的一百二十回本《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由北京萃文書屋以木活字排印出版,即“程甲本”,乾隆五十七年又修定、排印了“程乙本”,合稱為“程高本”。 “程高本”的印行,迅速擴大了《紅樓夢》的流傳與社會影響。時至今日,最通行的版本依然是“程高本”。這位有功于《紅樓夢》的清代文人,被今日的鐵嶺人視為城市的驕傲。《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序言的落款處寫著:“乾隆辛亥冬至後五日,鐵嶺高鶚敘並書”;鹹豐辛酉重刊的《紅香館詩草》,其序言的落款也寫著 “甲戌之秋八月既望,鐵嶺高鶚序”。這些便是高鶚乃鐵嶺人的兩個重要佐證。
在高鶚、程偉元排印的《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出版之前,《紅樓夢》只以抄本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並且大多是前八十回。程高本的刊行,大大推動了《紅樓夢》的廣泛傳播。根據研究,終清一代,絕大多數士人都把程高本《紅樓夢》視為一個整體,很少有人批評所謂的“高鶚偽續”。 1921年,胡適發表《紅樓夢考證》,開創了“新紅學”,提出後四十回是高鶚續作,非曹雪芹原文。此後,有關高鶚以及《紅樓夢》後四十回的學術爭論便一直持續至今。
胡適說,高鶚“替中國文學保存一部有悲劇下場的小說”。俞平伯說,“程偉元、高鶚是保全《紅樓夢》的,有功。 ”後四十回在《紅樓夢》的傳播史起到了保全《紅樓夢》的重要作用,它雖然有諸多問題,但仍屬于高水平的文學作品
關于《紅樓夢》後四十回作者的爭議,學術界的觀點大致有兩種:一是,《紅樓夢》後四十回為曹雪芹原筆殘稿,由程偉元、高鶚對此進行了整理補綴的工作;二是,《紅樓夢》後四十回並非曹雪芹原作,而是高鶚的補作。甚至有觀點認為,現存《紅樓夢》後四十回是高鶚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對《紅樓夢》的結局進行了破壞性的改寫。
在鐵嶺 “紀念高鶚誕辰二百五十周年學術研討”活動期間,眾多紅學研究者發言反駁了那些徹底否定高鶚以及《紅樓夢》後四十回的觀點。
紅學家鄭鐵生引用作家王蒙在一篇文章中的觀點,論述了《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文學價值。他說:“王蒙在一則短文中寫道,‘從理論上、創作心理學與中外文學史的記載來看,真正的文學著作是不可能續的……至于像《紅樓夢》這種頭緒紛繁,人物眾多,結構立體多面,內容生活化、日常化、真實化、全景化的小說,如何能續?不要說續旁人的著作,就是作者自己續自己的舊作,也是不可能的。而高鶚續了,續得被廣大讀者接受了,要不是民國後幾個大學問家特別是胡適的考據功夫,讀者對全書一百二十回的完整性並無太大懷疑。 ’王蒙是作家,有著創作的深刻體驗,他談後四十回首先著眼的一是敘事;二是整體;三是創作過程。 ”
即便是第一個提出後四十回是高鶚續作的胡適,也沒有徹底否定高鶚的功績,他認為,高鶚“替中國文學保存一部有悲劇下場的小說”。胡適在《紅樓夢考證》結論末段說:“以上所說,只是要證明《紅樓夢》的後四十回,雖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確然有不可埋沒的好處。他寫司棋之死、寫鴛鴦之死、寫妙玉之死被劫、寫鳳姐的死,寫襲人的嫁,都是很有精彩的小品文字。最可注意的是這些人都寫作悲劇的下場……”俞平伯也曾說:“高鶚補書,在大關節上實在是很仔細,不敢胡來。即使有疏忽的地方,我們也應當原諒他……我很不敢看輕他的價值,正因他已竭力揣摩作者的意思,然後再補作那四十回。絕不敢魯莽滅裂自出心裁。我們已很感激他這番能尊重作者的苦心……”俞平伯在臨終時,更說:“胡適、俞平伯是腰斬《紅樓夢》的,有罪;程偉元、高鶚是保全《紅樓夢》的,有功。大是大非。 ”
大連中山區退休幹部、紅學研究者張興德提出,那些認為後四十回是附驥于前八十回才得以流傳的,是把問題弄顛倒了。 “《紅樓夢》流傳史上,那麼多的形形色色的《紅樓夢》續書,不下十幾種(有人說有幾十種),為什麼不能附驥于《紅樓夢》流傳,而單單是這後四十回呢?後四十回在《紅樓夢》的傳播史上之所以能獲得群眾的認可,起到保全《紅樓夢》這樣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因為它雖然有諸多問題,但仍屬于高水平的文學作品。 ”張興德主張應當客觀辯證地看待高鶚以及後四十回,比如魯迅先生曾經客觀評價說:“後四十回雖數量止初本之半,而大故迭起,破敗死亡相繼,與所謂‘食盡鳥飛獨存白地’者頗符,惟結末又稍振……”
學術界應當以平心靜氣的態度來研究高鶚,同時也應當承認高鶚對《紅樓夢》的貢獻。平心靜氣地論說高鶚,不僅僅是端正學術研究的態度和風氣的問題,也是對歷史,對文化負責的問題,更是對鐵嶺未來發展負責的問題
張興德告訴記者:“當下,否定後四十回、“腰斬紅樓夢”的現象相當普遍,並且正在從紅學界通過大眾媒體向更廣泛的層面擴散,甚至形成了一種潮流。各種媒體、新聞報刊熱衷宣傳的 ‘紅樓揭秘’、‘紅樓探軼’、‘紅樓解夢’之類,無不如此。這個問題必須要引起關注。高鶚以及後四十回對《紅樓夢》的普及、廣泛流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保全了《紅樓夢》,這是一個不能低估的功績。不能根據不確定的材料,進行“可能”之類的推理而否定後四十回。一些紅學研究正將《紅樓夢》非文學作品化,紅學研究泛娛樂化、文本解讀神秘化,使紅學失去應有的學術品格。 ”
正是因為“高鶚偽續後四十回說”在紅學研究領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學術界對于高鶚的研究和評價,存在著某些主觀偏見。紅學家杜春耕在《談紅樓夢研究的特殊性》一文中指出:“大部分研究者,尤其是資深學人,均以為後四十回是狗尾,寫的不好,可偏偏老百姓讀此書掉眼淚處在後四十回最為集中。《紅樓夢》一書中作者多重思路與創作衝動並存的現象,擴大了封建社會的容量,接近了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性質。 ”
鐵嶺市紅學會副會長盧祥雲認為,學術界應當以平心靜氣的態度來研究高鶚,同時也應當承認高鶚對《紅樓夢》的貢獻。作為一名鐵嶺本地的紅學研究者,他表示:“我們平心靜氣地論說高鶚,不僅僅是端正學術研究的態度和風氣的問題,也是對歷史,對文化負責的問題,更是對鐵嶺未來發展負責的問題。高鶚有功于《紅樓夢》,有功于中國文化,對高鶚的研究應該作為鐵嶺紅學文化研究工作的重點,並要成為鐵嶺人的共識。高鶚乃鐵嶺之高鶚。鐵嶺不研究高鶚,是鐵嶺人的失誤。鐵嶺人不懂高鶚,不能客觀、公正、理性地看高鶚,更是鐵嶺的悲哀。 ”
中國紅學會會長張慶善也提出,現在需要更加公正地、歷史地認識高鶚。 “高鶚不是破壞《紅樓夢》的罪人,他是《紅樓夢》的功臣。過去有人認為高鶚故意改變了《紅樓夢》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實際上這都是沒有根據的說法。根據現在對高鶚的研究,高鶚不應該是《紅樓夢》續作者,他應該是《紅樓夢》最後出版的整理者。整理出版《紅樓夢》的功勞是非常大的,《紅樓夢》能夠流傳,高鶚是第一功臣。 ”(王 研)
- Feb 06 Fri 2009 16:58
紅學家馮其庸:生活就是讀書 人民日報海外版
閱讀老人的歷史,就倣佛在瞻讀一本厚重的《春秋》。走近馮其庸老人,宛若走近一座學術上的高峰。他學識豐厚,秉性正直,言出行隨,表裏清澈;馮老的家在北京通州張家灣,我們開了一個半小時的車才到達。獨門獨院有些隱居的味道,遠離了都市的喧囂,這個僻靜的小院頗有閒情逸趣。輕輕叩響大門,幾聲犬吠從院中傳來,打破了靜如止水的空氣。門開了,馮老的老伴笑盈盈地領著我們穿過略顯空蕩的小院。如不是冬天,我想,這裏定是一方“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生機盎然的天地。
馮老神態安然地坐在古色古香的椅子上,喝著茶,正等待我們的來訪。馮老很有被採訪的經驗,就連採訪拍攝的地點都選好了,相對著放著兩把椅子。我十分感激馮老的周到,馮老的老伴客氣地告訴我們,前幾天中央電視臺的採訪就是在這裏拍攝的,不知道是不是符合我們的要求。通過這次採訪,我也能將馮老選擇這樣“隱居”生活的原由理解一二了。這是我們唯一的一次沒有被其他來訪者打擾的拍攝,除了幾個簡短的來電,馮老給了我們整整兩個小時的採訪時間,耐心地不厭其煩地配合著我們。
我與馮老面對面地坐下,為他老人家整理了一下衣領對話就開始了。馮老的背後是高高的滿當當的書架,左手邊的大書案上放著一摞一尺厚的書,書的旁邊就是毛筆架。這樣一個意味深長的鏡頭就足以道出馮老的讀書生活。
生活就是讀書 讀書就是生活
馮老的這二層小樓中一共有6個書房,一樓有兩個,一個主要收藏戲劇和明清小說並兼做客廳;另一個收藏各種古董和藝術珍品兼做畫室,我們就是在這個書房裏進行採訪的。二樓的房間一個收藏文學作品,一個收藏線裝書和書畫作品,一個收藏西部和敦煌的文獻,一個收藏歷史類和紅學類書籍。馮老告訴我還有一個專門放佛經的書房,但現在這裏放不下,就搬到別的地方去了。
如此多的書不要說認認真真、字字句句地閱讀,單是將每本書的書名瀏覽一遍都不是件輕松的事情,我很驚訝和感嘆,又很好奇馮老究竟是怎樣能讀得過來這麼多的書呢?馮老說,我的生活就是讀書。讀書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馮老至今清楚地記得,在他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抗日戰爭開始了,生病請假休息了幾天的馮其庸再來到學校的時候發現學校關門了,老師和學生都不在了。而這時他的書包裏還放著一本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三國演義》。沒有學上,家在農村的馮其庸就開始種地,而那本沒來得及還的《三國演義》就成了他的固定讀本,因為沒有別的書可讀就反反復復地讀這一本。
後來,馮其庸又找到了《水滸傳》,讀到有的地方都能背得出來了。也正是《三國》、《水滸》這兩本名著引起了馮其庸讀書的興趣,覺得越讀越有滋味。馮老說:“後來又讀《西廂記》,因為詞句漂亮,雖然是很深的文言,但是也喜歡讀,幾乎讀得一部《西廂記》基本上能背。”那時候,天還沒亮,馮其庸就起來讀書,夜裏家裏人都睡了,他秉燭夜讀,就這樣一直讀了很多年。對于這樣艱苦的讀書經歷,馮老為我們寫下了自己的體會:讀書能使人聰明,啟人智慧,讀書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所以青年人應該勤奮讀書。而馮老將自己的家取名為“瓜飯樓”,也是為了記住曾經以瓜代飯的苦難歲月。我們在馮老的家中還真的看到了桌上地上擺著的大南瓜,和墻上挂著的那幅“瓜飯樓”的書法作品相映成趣。
馮老說:“我這一輩子讀書還有個特點,就是白天都沒機會讀書。”解放初,因為需要參加的會議特別多,幾乎所有白天的時間都在開會,馮其庸只有到了晚上關起門來,自己拼命地補課,總是要讀到兩三點,才睡覺。後來調到藝術研究院,負責行政工作,不能不上班,天天一早就去上班,晚上到家了才開始讀書。所以馮老現在有個習慣,白天也寫不了文章,因為腦子不集中,一到晚上腦子就集中了,自然而然就能夠寫東西了。
馮老的生活就是被一本本書摞起來的,馮老的人生就是一個書架,讀過的書中有著他的記憶。
與《紅樓夢》的一生情半生緣
很難用“某某家”來確切框定馮老的身份。如果說他是一個畫家,那他的書法作品嚴謹而瀟灑豪放,具有濃鬱的文人氣息和書卷氣;如果說是書畫不分家,那他在詩詞上也頗有建樹;如果說詩書畫本是一體,那他同時還是優秀的攝影家、戲曲評論家,甚至是一位探險家。他屬于這些集合的交集,有人稱他為“國學大師”,他卻拜托媒體不要再用這樣的稱呼,並幽默地說,要是“大師”理解為“大學教師”,自己倒很符合。
而作為紅學家的馮其庸是最為人所熟知的,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論庚辰本》、《夢邊集》、《漱石集》、《秋風集》等專著20余種,並主編《紅樓夢》新校注本、《紅樓夢大詞典》、《中華藝術百科大辭典》等書。近30年來,中國紅學界幾乎所有的重大活動都有他的功勞,比如說中國紅學會的創立,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創立,《紅樓夢學刊》的創立。就學術研究本身,馮其庸對曹雪芹的生平、家事、祖籍的研究,對《紅樓夢》版本的研究,對《紅樓夢》思想內容的研究,也卓有成就。
馮老回憶說:“中學有一位范先生叫我讀《紅樓夢》,讀了一半就讀不下去,覺得婆婆媽媽。我喜歡《三國演義》、《水滸》,看這個覺得沒勁。”那時候馮其庸19歲,年少的他熱愛讀書,卻和《紅樓夢》擦肩而過,直到過了而立之年才與紅樓再續前緣。1954年,馮其庸到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正好趕上批判新紅學派胡適唯心主義思想的運動。作為古典文學研究的專家,馮其庸不得不重新讀起《紅樓夢》。這一看,就再沒放下。一本書如同一個人,認識與熟悉以至于了解一個人都不難,而走進一個人的內心卻是不易之事,但如果你和他有著相似的經歷,彼此之間心靈就有了契口。真正讓馮其庸與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淚”產生共鳴的,是在抄寫《紅樓夢》以後。“文革”一開始,馮其庸被打成吳晗“三家村”的人物,之後又升級為所謂中宣部“閻王殿”的人物。那是1969年,他怕紅衛兵抄家把書抄走,就偷偷抄一本保留下來。這項抄書工程是秘密進行的,每天夜深人靜,等家人都睡著以後,馮先生就挑燈夜戰,一筆一筆地抄,每次幾個小時,抄到抄不動了就睡覺,第二天再去挨批。整整一年,馮其庸按照《紅樓夢》的原行原頁,用朱墨兩色抄成,一共16本,終于在1970年下放前趕完了。在那個雨夜,馮其庸在寫下最後一個句號時又賦詩一首:“《紅樓》抄罷雨絲絲,正是春歸花落時。千古文章多血淚,傷心最此斷腸辭。”這些經歷也讓馮其庸先生對曾經覺得沒勁的《紅樓夢》有了新的認識。他說:“《紅樓夢》實際上是寫一個人的人生。這個人生的遭遇啊,你了解曹雪芹一家的遭遇就知道了,《紅樓夢》實在是辛酸得很。等到經歷了這一場‘浩劫’以後再看《紅樓夢》,覺得《紅樓夢》寫了多少他個人的辛酸,尤其他隱蔽寫的,當初看不出來,後來慢慢看史料以後慢慢地懂了。也只有曹雪芹,只有經歷過這樣事情的人寫得出來。”
時至今日,馮老以其85歲的高齡仍然致力于紅學的研究,在我們採訪的前一周剛剛把為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校訂的《紅樓夢》交出去,馮老告訴我們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校訂《紅樓夢》了,20多年隨著紅學研究的深入,自己的體會和朋友的體會都多了,大家就又集中在一起重新清理了一遍,矯正了不少,這次改動比較多,大概有五六百條正文。對于此次校訂馮老感到特別的高興,他說:“因為這種東西,光讀是體會不到的,只有一字一句摳了以後,才會覺得,這個地方一直心裏有個問題,到現在豁然明白了,就改過來了。改完以後就覺得很痛快,解決了一個問題,對讀者來講也覺得自己說得過去。否則有時發現了錯誤,誤導了別人,心裏也不舒服。”
總在讀萬卷書 總在行萬裏路
我問馮老:“讀了那麼多書,編了那麼多書,寫了那麼多書,您最深的體悟是什麼?”馮老認真地回答:“關于讀書,我覺得要讀好書最根本的問題,是要非常認真地、一字一句地仔細讀,不能想當然,要搜集有關資料,要真正弄明白,所以我一輩子讀書體會的一個經驗就是要把讀書和調查結合起來。”
馮老的調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讀萬卷書”,他說:“這是我自己讀書的一個習慣,也是我自己的一個方法、門徑,該讀的書都要弄齊,弄到手,仔細看,慢慢地領悟。”另一種就是“行萬裏路”了,馮老做過一首詩“看盡龜茲十萬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東。”他曾親自跋涉至黃河源頭,進入了白雪皚皚、險峰重疊的積石山深處;曾踏訪過位于內蒙古額濟納旗的古居延海、甲渠侯官遺址和西夏古城黑水城;考察過位于天山北面吉木薩爾的唐北庭都護府故址、新疆南部的喀什、莎車、葉城、棋盤、若羌等地以及尼雅、瓦石峽、米蘭、且末等古城遺址;曾兩次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探尋樓蘭古城遺存。特別是1998年8月,馮其庸以76歲的高齡,第二次上帕米爾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鐵蓋山口,發現玄奘取經回國的山口古道,此古道為玄奘回國以後1355年來的第一次發現。這一發現,轟動了中外學術界。
回憶起玄奘取經路的調查,馮老講起了其中一段經歷:
調查隊伍到了新疆莎車附近,馮老聽人說成吉思汗西徵的時候,在莎車附近實行了屠城,把那個城的老百姓全都殺了。馮老很想去看看那個地方,在當地老鄉的帶領下在大沙漠裏尋找。沙漠面積太大了,前兩次都走錯了路,無功而返。馮老並沒有放棄,第三次終于走了進去。馮老說:“老鄉帶著鋤頭,一刨就是一個骷髏,一刨一個骷髏,當年屠城的遺骸,都還在沙漠裏頭,風吹了蓋起來了,稍微一刨就出來了。所以,有些東西看起來時間長了,實際上原封不動還在。”
“我認為人才是靠自我造就自我奮鬥的,人的一生一直在自我造就中,從無知到有知,從淺知到深知,都靠自我奮鬥。所以人要不斷地自我否定,再不斷地自我前進,這就進入更高的一個境界。如此不斷地循環,不斷前進,最終使自己成為大智慧。前進的最大障礙是驕傲,所以,人切不可驕傲。”
走出“瓜飯樓”已近中午,馮老坐在桌前,為我們提筆寫下這亦是讀書箴言亦是人生箴言的畫面仍停留在我眼前。他是一個真正的求知者,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地用一輩子做學問的智者。邏輯就是美,嚴謹就是美,理性就是美,思維就是美,思辨就是美,我們在馮老的身上都看到了。
馮老,學貫中西,精通古今,上曉天文、下知地理,引經據典,從文學談到人生、到社會、到美好、到醜惡……涉足領域之廣、造詣之深,後學難望其項背。他潛心研究《紅樓夢》幾十年,“紅學”只是一專;他不是書法家,但他的字體獨樹一幟。沒有肝膽人生哪有血淚文章;只有把今天鑄成青銅才無愧那一沓厚厚的歷史,馮老就是這樣做的。(黃殿琴 孫維媛)
- Feb 04 Wed 2009 23:30
名留書市的圖書館貓 ■王岫
2008.12.25 中華副刊
2005年 11月,美國費城詢問報專欄作家葛羅根( John Grogan)以自己養的狗兒為題材寫的《馬利與我》( Marley & Me),曾連續 17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中譯本也在國內造成熱賣,書中作者描述與豢養十五年的拉不拉多犬之間的生活和感情,生動又感人;這本書也創了為動物寫傳記的熱潮。
今年 9月,又有一本以真實動物一生為題材的傳記書在美國上市,不過主角換成了貓,牠名叫「杜威」 (Dewey),是一隻從棄置在小鎮圖書館還書箱,然後被館員收養 19年的圖書館貓。寫這本書名叫《杜威:觸動世界人心的小鎮圖書館貓》( Dewey: A Small-Town Library Cat Who Touched the World)的人,正是當年收養牠的館員,後來升為館長,並在前些日子退休的米蓉( Vicki Myron)女士,及出版社聘請的另一位資深編輯葳特( Bret Witter)。這本書會不會像《馬利與我》造成轟動或暢銷,還有待後續觀察,但從出版者--大中出版社(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在兩年前杜威病逝後,就肯以 120萬美金簽下這本書的版權,可見他們也看好這本書;而米蓉女士現在也忙著計畫將杜威的故事改寫成兒童系列圖書或電影劇本,也讓人頗為看好這本書的後續發展。
這隻由愛荷華州史賓塞公共圖書館( Spencer Public Library)所豢養、全名叫「杜威多讀書」( Dewey Readmore Books--簡稱杜威)的可愛黃毛虎斑貓,是在 1988年 1月一個極為酷寒的冬夜,被丟棄在圖書館的還書箱內,米蓉次日一早發現牠時,這隻剛生下沒多久的小貓,已幾乎要凍僵了。圖書館員們決定要收養牠,經過董事會和市議會的許可,這隻小貓經過去爪、結紮、預防接種等手續,牠成為圖書館的一份子。牠的名字還是經過經過館員徵名、票選的,以圖書館十進分類系統的發明者「杜威」為名,並加上鼓勵讀者「多讀書」組合而成的。
米蓉書中描述的小杜威是牠可愛的模樣撫慰了圖書館員和讀者們的心情。牠親近讀者,樂於和人打交道,圖書館員也把牠教導成一位親善大使,在早上圖書館一開門時,牠會站在門口向進館的讀者或館員喵喵地打招呼;牠還會抽檢圖書館的書箱,翻進翻出的,好像在安全檢查似的;館員們開會,牠一概會溜進來,不搗蛋,但經常有滑稽的姿態,讓館員開會緊張的情緒或壓力紓緩不少;小杜威也愛爬到讀者的書上或被包上,一屁股坐下後就動也不動,總要讀者再三懇求後,才願乖乖離開。雖然這干擾到讀者了,但奇怪的是讀者都不以為忤,反而笑嘻嘻地跟牠逗玩一番;而許多人居然為牠進入圖書館,享受與貓共讀的滋味。在閉館前十分鐘,小杜威會停止打瞌睡,陪著館員熄燈、將書上架,再跟館員玩些小遊戲,讓館員帶著愉悅的心下班回家。史賓塞圖書館在該館的網站上還曾有牠的專區,列出杜威的工作職責,以及以杜威的眼光來看,一隻貓在圖書館應遵守的幾項規則,真是令人莞爾。
小杜威在圖書館成為館員和讀者的最愛,名氣也更加大了,不僅當地的報紙、電視來採訪牠,連全國性的專業貓雜誌也來訪問牠。牠也曾在 1997年一部專門報導「圖書館貓」的記錄片” Puss in Books: Adventure of the Library Cats”中大顯身手,後來連日本人也跑來拍牠的記錄片了。
但歲月畢竟催貓老,十多年來,小杜威變成老杜威,她終於在前年底 19歲生日 11天後( 11月 29日 )因胃腫瘤病逝在米蓉懷抱中,享年 19歲。牠的逝世,在美國有超過 250家媒體,包括<今日美國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都刊載過牠的訃文,而史賓塞圖書館的網站上寫著「即使我們可以再養一隻圖書館貓,但杜威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沒有杜威,圖書館就是不一樣了!」可見杜威 19年的歲月,在館員和讀者心中將是永遠的回憶。
米蓉說,原先她們收養小杜威的本意在防圖書館的鼠患,但沒想到杜威的親近大家,帶給館員和讀者許多心靈的撫慰和歡樂;她這本書也提到自己這些年來失去家人和曾患乳癌,心緒上遭受不少挫折和驚嚇,但因豢養小杜威,牠的可愛和靈性,撫平了她不少心境的不安,所以牠要將這真實的故事寫成書。書的稿費和版稅,也有部份將捐給杜威成長一生的史賓塞小鎮圖書館。
小杜威的傳記書,已在 10月 15日在愛荷華州圖書館協會協助下,開始在這個小鎮圖書館舉辦第一次的簽書會,小鎮居民莫不欣慰牠的傳記書能夠出版,也帶著懷念小杜威的心情,期望全國或世界各地的人,也能認識這隻曾撫慰人心的小鎮圖書館貓。
- Feb 03 Tue 2009 22:11
詩名: 櫻 桃 煎
詩序:
作者: 楊萬里
詩文:
含 桃 丹 更 圜 , 輕 質 觸 必 碎 .
外 看 千 粒 珠 , 中 藏 半 泓 水 .
何 人 弄 好 手 ? 萬 顆 搗 虛 脆 .
印 成 花 鈿 薄 , 染 作 水 澌 紫 .
北 果 非 不 多 , 此 味 良 獨 美 .
- Feb 02 Mon 2009 18:10
《尋找Q點子》值得一讀的最新精品
以閱讀迎接新春,用知識對抗不景氣,準備血拼吧! (20090202)
搞搞創意,生活更美麗 導覽人/江童/文字工作者
今年的國際書展,大小創意書奇招百出,不管是小市民或大宗師,只要你有創意,就能玩出生活新意。
文明,不過是創意的累積。這也是為什麼時至今日,到處創意、創意談得令人生厭,但一瞄到這兩個字,人們照樣還是要多看兩眼。創意是精神的腎上腺,少了點創意,再美好也興奮不起來。而書展之所以令人興奮期待,就因為這裡是集大成的創意展示場。
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出版社照樣端出了不少「點子書」以饗讀者。從小市民到大宗師,創意向來是沒有門戶之見。像森井由佳玩遍各國郵局,寫出了圖文皆Q的《郵局玩設計》(繆思),就是全民寫作的範例。鎖定一個主題,繞一趟世界,順便出本書,籌措旅費,沒有比這更實惠的,有為者很可以亦若是。舉凡郵筒、郵車、郵票、郵戳、公仔飾物一一有圖為證,看了似曾相識,好像自己也去過了。這本書也讓我們看見了,不景氣歸不景氣,靠著卡哇依的周邊商品,公家單位照樣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甚至成為新潮的文化地標,真可以提供給我們賣面膜賣白米的郵局作為經營參考。
即便是大師的鬼斧神工,也是不脫日常的。荒木經惟這位超多產的日本攝影名家,風格異色而雄辯,拍靜物、拍人像,一不小心就拍成了淫照,充份展現出他對生命的原始熱情。《寫真的話》(木馬)書中,荒木歐吉桑現身說法,每回出場必定呵呵幾聲,老得很開心,但說他童心未泯又顯不出其壞。聽他看照片說故事,一張簡單的寫真也有無數的細節,上一句還在插科打諢,突然就竄出驚人的見解,很胸有成竹的大師觀。
從平面到廣電,媒材容有不同,靠的同樣是腐朽處見神奇的眼力。天下遠見抬出電視教父王偉忠的《這些創意不是亂講》,分享他製作「全民」系列的幕後點滴,讓我們這些迷迷糊糊的觀眾得以一窺究竟,知道自己到底著了什麼道。將每日的政經八卦轉化成解悶的笑點,看似信手拈來,基本功卻是不懈的堅持和思考、精準的執行和紀律。想一想,還是當個挑剔的觀眾
和讀者比較清爽。
兩本設計專書則直搗創意核心,包山包海,深廣兼具。《紐約時報》藝術總監海勒(Steven Heller)和插畫家伊利奇(Mirko Ilic)合撰的《設計解剖全書》(積木),以四十九個經典平面設計為例,企圖破解出色設計的基因密碼。從「指紋條碼」、「陰莖地鐵路線圖」到「膠帶便利貼」,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小東西,一經點化,不只生動有趣,甚至驚世駭俗。換個角度來看,本書又是以小見大的文化史:這些設計案例不只是創意,更是特定時空背景下的表現形式,一枚枚都是時代的印記。
至於文化評論家貝利(Stephen Bayley)和設計師康藍(TerenceConran)共同執筆的《設計全書A-Z》(積木)則有志成為一部案頭小百科。導讀八章綜覽了十八世紀以來設計史的各個面向,審視設計在現代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創意不再只是一時興起的靈感,反映了時代精神和材質技術的演進。主體部份的四百九十三個詞條,包浩斯、三宅一生、iPod、迪士尼,一詞一傳奇。字典式的編排不但方便查閱,放在茶几上更是絕佳的殺時間讀本。
- Jan 31 Sat 2009 12:09
客家身影》賴碧霞 唱山歌集大成【聯合報╱本報記者游文寶】
賴碧霞從自學民間藝人,到家喻戶曉的山歌歌后,她悅耳、動聽的歌聲,早已傳遍客家庄;隨著老藝人的凋零,她傳承了不同的唱腔、曲風,成為國寶級的山歌歌后。
日老師 開啟音樂興趣
「伊藤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可惜她返日時遇船難罹難。」賴碧霞念小四時,有回伊藤問:「誰會唱課外歌曲?」因她常跟舅舅陳炳滿放留聲機聽日本歌,鼓起勇氣唱了「紅牡丹」,獲得老師稱讚,下課後常教她樂理及簡譜,開啟她對音樂的興趣。
迷山歌 逢人問逢歌學
賴碧霞本名賴鸞櫻(1932年生),12歲那年隨隘勇父親賴阿隆住在泰雅部落,有回山間傳來伐木工人悅耳山歌,她趨前欣賞,從此迷上客家歌謠,「逢人便問,逢歌便學」。
多聲帶 張學良接線生
「我和張學良將軍相處兩年,他待人很和氣,與趙四小姐很好。」民國34年賴碧霞國小畢業,不久張學良被軟禁在新竹井上溫泉,她應徵電話接線生,因懂閩南語、客語、日語與略懂泰雅族語獲錄取,認識了張學良。母親陳秋妹後也在張學良寓所幫傭。
張善待 請人教她國語
賴碧霞說,張學良待她如小妹妹,請杜姓副官教她國語,奠定了她的中文基礎,一位劉少將的女兒也教她唱國語歌曲,對她後來報考廣告播音員幫助很大。
賴碧霞是9個兄弟姊妹中的老大,17歲時與瀋陽籍趙恩林結婚。當時算是「半招嫁」,婚後仍住娘家,丈夫收入也貼補家用。
幫家計 當隨車播音員
賴碧霞說,當時省籍衝突尖銳,雖遭異樣眼光,幸長她9歲的先生很疼她。婚後她因眼疾,離開井上溫泉,女兒彩雲、麗雲相繼出生,為了生計,先後應徵擔任味王味素、森永奶粉隨車廣告播音員。
隨車唱 才懂拜師學藝
「隨車廣告播音員,也要表演才藝,尤其是駐點宣傳時。」早已迷上山歌的賴碧霞,歌聲很快地就風靡鄉間,但她深感不足,開始向民間藝人官羅成、賴庭漢、阿玉旦、蘇萬松學藝。
為音韻 幫洗衣求牽成
官羅成擅長客家八音、採茶戲與北管亂彈戲,但他不收徒弟,賴碧霞私下透過官羅成太太,幫她洗衣、陪她聊天,官太太才同意「牽成」她。經官羅成的指導,她對山歌的音韻與唱腔也抓得更準。
她接著在「撮把戲」場子找到唱作俱佳的賴庭漢,他不識字,但記憶力超強,舉凡三腳採茶劇目、山歌、小調歌詞都倒背如流。賴碧霞也將賴庭漢所記歌詞記下來,再請官羅成按歌詞原義,用胡琴拉出旋律。
那時蘇萬松自創唱腔,歌詞以勸人向善、夫妻和睦、孝順為主,風靡客家庄;他邊賣蟯蟲藥,邊唱勸世歌,贏得「客家勸世歌王」美譽。每逢蘇萬松到竹東賣藥,賴碧霞也向他請益,也學會了「蘇萬松調」。
光復後 闖紅錄起唱片
客家歌謠日據時期禁唱,光復後迅蔚成風潮,力求精進的賴碧霞很快也闖紅,桃竹苗地區電台紛紛請她主持節目,唱片公司也請她錄製唱片。
樂,大將丰采
民國52年賴碧霞在中廣苗栗台服務,當時全省客家民謠比賽,她擔任主持人。
照片/賴碧霞提供民國52年,中廣苗栗台台長江平成、國際唱片行老闆彭雙琳、苗栗詩仙賴江質等人發起下成立苗栗縣客家民謠研進會,全力推廣客家民謠,除了邀請她在中廣苗栗台主持「好家庭」、「九腔十八調」節目,每年也舉辦全國客家民謠比賽,發掘不少歌唱人才。
賴碧霞說,不少歌迷寫歌詞請她在節目中唱,她會先預告,歌迷們也常暫時放下工作聆聽,她除將這些美好的山歌歌詞集結成冊,也配合大中華歌劇團,製播了一些三腳採茶劇,讓節目更加多元。
日演唱 唱得華僑飆淚
「鑼鼓打來鬧台台,感謝大家喊妹來;不才老妹來歌唱,初到東京心頭開。」苗栗縣客家民謠研進會在民國58年前後,兩度組客家民謠宣慰團到日本演唱,勾起不少旅日客家同胞的鄉愁。賴碧霞也編唱「新十八嬌蓮」,不少老華僑都聽得熱淚盈眶。
賴碧霞說,兩次赴日演唱,都長達一個月,帶團者有饒見祥、彭雙琳、謝樹新,歌手有湯玉蘭、游春蘭(哈露)與她,樂師是張福營、張順能。
「今生賺錢今生使,人沒兩度在陽間。」賴碧霞說,這是團長饒見祥生前的名言,他生前為客家民謠出錢出力,可惜第二次帶團到日本演出時,不幸心臟病發死於東瀛,返台後為他舉辦山歌告別式,大家都哭成一團。
會編劇 開拍客家電影
她與彭雙琳也編劇、拍攝了全台第一部客語電影「茶山情歌」,由她擔任幕後主唱,這部黑白客家電影,在客家庄賣座甚佳,不輸「梁山伯與祝英台」。
賴碧霞62年從中廣退下來,陪伴次女趙麗雲在台北念書,她將以前蒐集的歌詞集結成冊、譜曲,並且到各地教唱山歌。趙麗雲也表現傑出,曾任體委會主任委員、佛光大學校長,現是不分區立委。
愛傳薪 獲頒終身貢獻
演唱超過一甲子的賴碧霞,為指導後進,台灣師大、台北藝術大學等大學院校也紛紛請她傳承客家曲藝,退而不休的她,也傾囊相授;去年客委會頒發終身貢獻獎給她,肯定她對客家山歌的貢獻。
【2009/01/25 聯合報】
- Jan 27 Tue 2009 09:59
武俠宗師梁羽生 病逝雪梨【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
一代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一月二十二日因病在雪梨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梁羽生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與金庸、古龍並列為武俠宗師,其代表作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
上海「東方早報」報導,梁羽生與金庸一直被並稱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重要代表,但兩人境遇大不相同,金庸的名氣遠在梁羽生上之上。梁羽生曾自評武俠創作地位時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梁羽生一九八四年宣佈「封刀」後,即旅居澳洲,過著半隱居生活。這幾年,梁羽生的身體一直不太好,二○○六年回香港參加系列活動時就曾突然中風。去世前,梁羽生一直在療養院中療養。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一九二四年四月五日出生,老家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山縣。抗日戰爭勝利後,梁羽生進入廣州嶺南大學念國際經濟,後擔任香港「大公報」副刊編輯。一九五四年年香港武術界太極派和白鶴派兩派爭執,從報紙上的口水仗最後演變成兩派掌門的對擂比武。時任「新晚報」總編輯羅孚乘著比武的熱潮,讓梁羽生在報上連載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龍虎鬥京華」被公認為是新武俠之始。
「新派武俠小說」的出現,以及梁羽生、金庸、古龍等一大批武俠小先後推出,讀者從最初的底層人士發展到社會各階層,開創武俠小說的一個新世紀。一些武俠小說迷認為,與金庸相比,梁羽生的作品受中國傳統詩詞、小說、歷史的影響更深。一九六、七○年代,兩人有「金梁並稱,一時瑜亮」之說。
從一九五四年開創「新派武俠小說」至一九八四年宣布「封刀」,三十年間,梁羽生共創三十五部小說,一百六十冊,一千萬字,其中包括「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大唐遊俠傳」等。
梁羽生病逝》金庸:前幾天才和他通電話…
【聯合報╱記者李玉玲/台北報導】
2009.01.27 08:10 am
新武俠小說鼻祖梁羽生病逝,曾出版梁羽生卅三部武俠小說的風雲時代負責人陳曉林感傷表示,具有中國傳統溫醇特質文人又少一人。
遠流出版社負責人王榮文則說,梁羽生和金庸交情深厚,現在日本度假的金庸說,梁羽生過世前幾天兩人才通過電話,當時覺得一切正常,沒想到幾天後梁就過世,真是「世事難料」。
梁羽生出身於廣西書香世家,自小接受詩文、歷史等傳統教育,雖然大學讀的是國際經濟,但因酷愛文史,畢業後就進入香港「大公報」擔任助理編輯,後來又轉往「大公報」所屬的「新晚報」工作。
一九五四年,香港武術界太極派、白鶴派發生爭執,相約在澳門打擂台,轟動香港,「新晚報」總編輯靈機一動,比武第二天就登出預告將刊登武俠小說;隔天,果然有署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登載,原名陳文統的「梁羽生」就此現身江湖,直到一九八四年封「刀」,共創作了「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錄」、「女帝奇英傳」等三十五部小說,也有散文隨筆、評論文章,去年夏天,遠流才出版「梁羽生散文」一書。
陳曉林說,梁羽生寫武俠小說比金庸還早一年,被喻為「新武俠鼻祖」。「新」,一方面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大陸禁止武俠小說,創作人才長期真空;另一方面是香港流行粵語寫作的武俠小說,但梁羽生、金庸等人以正宗國語創作,代表和舊傳統不同的新武俠。
陳曉林表示,梁羽生因為自小接受傳統人文教育,他的武俠小說結構完整、文字流暢,也不會有過於怪異、顛覆的情節。
縱橫武俠世界三十年,梁羽生曾說:「以俠勝武」,一個人可以不懂武功,卻不可以沒俠氣;陳曉林認為,這句話反映老一輩文人風範。他說,梁羽生作品有意識地在朝代正史之外書寫俠義英雄譜系,永遠和在朝的處於對立關係。
【2009/01/27 聯合報】
- Jan 22 Thu 2009 11:22
非裔女詩人:最強大的字是愛 潘勛/綜合報導 (20090122)
▲美國非洲裔女詩人伊莉莎白?亞利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20日應邀在新總統歐巴馬就職大典朗誦詩歌。(美聯社)
美國非洲裔女詩人伊莉莎白.亞利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廿日應邀在新總統歐巴馬就職大典朗誦詩歌,她以雄渾堅定的吟道:「我們每天忙著,經過彼此,有時看著對方有時忽視,有時與對方說話有時沉默。」她的散文詩直接低調,平實中見力量,獲得同僚詩人的讚賞。
亞利山大的詩句沒有花梢的節奏或韻律,談論過去與現在美國人民的日常生活;「我們身邊盡是噪音,我們身邊圍繞著刺藤、干擾與喧囂。而我們的祖先就在我們的談論之中。有人縫補制服的破洞,修補輪胎,修補那些亟欲被修理的事物。」
歐巴馬就職 亞利山大朗誦詩
四十六歲的亞利山大為傑出美國詩人,作品曾入圍美國普立茲獎詩作類決選,她也是耶魯大學「非裔美國人研究」教授兼歐巴馬總統之友。《華盛頓郵報》廿一日報導,以詩作捕捉難以擒獲的歷史時刻,此一任務,最佳人選非亞利山大莫屬。美國前桂冠詩人品斯基(Robert Pinsky)表示,在總統就職大典朗誦詩歌非常困難,然而亞利山大做得很莊嚴,富有想像。
亞利山大之前,僅有三位詩人在總統就職大典朗誦詩歌,分別是安潔蘿(Maya Angelou)及威廉斯(Miller Williams),兩人在柯林頓第二任就職典禮席間誦詩;另一位便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他在甘迺迪總統就職大典時獻詩。很奇怪的是:美國桂冠詩人的職責,並不包括在總統就職典禮誦詩(就算要求,詩人可能也不接受)。
美國史上第四位 平實見力量
亞利山大的誦詩進行下去,她吟道:「我們必須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我們必須走進超越現有視野的未來。」亞利山大說:「許多人為了今日捐軀。讚揚那些帶領我們走到今日的祖先,那些建造鐵路,打造橋樑,收成棉花,打造出今日閃亮美國的先人。」
品斯基表示,工作的信念,苦幹實幹建設美國,還有今日必須辛勤努力,恢復國家元氣,讓亞利山大的詩作呼應著歐巴馬的就職演說。亞利山大頌詩最後一段,令前桂冠詩人柯林斯(Billy Collins)印象深刻,他表示,要寫出那樣的詩,必須超然崇高,但她毫不造作。亞利山大最後吟道:「最強大的字是愛,超越種族、血脈、國籍的愛,這樣的愛將展現光芒,無私的愛將引領我們超越怨懟。在今天這片光芒、冬天的空氣之下,任何事都能完成,新句已經開始。」
Inaugural Poem
Published: January 20, 2009
The following is a transcript of the inaugural poem recited by Elizabeth Alexander, as provided by CQ transcriptions.
Praise song for the day.
Each day we go about our business, walking past each other, catching each others' eyes or not, about to speak or speaking. All about us is noise. All about us is noise and bramble, thorn and din, each one of our ancestors on our tongues. Someone is stitching up a hem, darning a hole in a uniform, patching a tire, repairing the things in need of repair.
Someone is trying to make music somewhere with a pair of wooden spoons on an oil drum with cello, boom box, harmonica, voice.
A woman and her son wait for the bus.
A farmer considers the changing sky; A teacher says, "Take out your pencils. Begin."
We encounter each other in words, words spiny or smooth, whispered or declaimed; words to consider, reconsider.
We cross dirt roads and highways that mark the will of someone and then others who said, "I need to see what's on the other side; I know there's something better down the road."
We need to find a place where we are safe; We walk into that which we cannot yet see.
Say it plain, that many have died for this day. Sing the names of the dead who brought us here, who laid the train tracks, raised the bridges, picked the cotton and the lettuce, built brick by brick the glittering edifices they would then keep clean and work inside of.
Praise song for struggle; praise song for the day. Praise song for every hand-lettered sign; The figuring it out at kitchen tables.
Some live by "Love thy neighbor as thy self."
Others by first do no harm, or take no more than you need.
What if the mightiest word is love, love beyond marital, filial, national. Love that casts a widening pool of light. Love with no need to preempt grievance.
In today's sharp sparkle, this winter air, anything can be made, any sentence begun.
On the brink, on the brim, on the cusp -- praise song for walking forward in that light.
- Jan 17 Sat 2009 14:45
藝伎觀想錄 by 簡白
再怎樣高桿高明的書面鑽研,也比擬不上實際的接觸交流。如果舉說,最為熟稔日本遊女風情的外國人,恐怕要屬清朝初期的中國江南 文人──更確切地說,文化意義上的明朝遺民。
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好萊塢按照自己的夢想作戲。
無論內容或形式,電影「藝伎回憶錄」,幾乎與京都衹園的美學丰姿、社會生態,風馬牛不相及。儘管如此,卻可以說是一齣漂亮的愛情勵志故事。
美雖美,最讓人不習慣的,在電影內容之外。越洋到台灣,這部「日皮美骨」羅曼史的中文片名,不取關東通稱的「藝者、藝妓」(也是一般熟悉的說法),不取關西慣稱的「藝子」,改而採行辭典沒收輯、也罕有人使用的漢詞「藝伎」,顯然陷入了偏見的迷障。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反倒突兀做作。
藝妓當然也是一種娼優。在日本,近代以前,習稱精善歌舞樂媚術的娼優,叫做「遊女」,又名「遊君」。
娼優起源於遠古時代的祭司,所以被比擬為「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中東、希臘、埃及、羅馬、中國,都是如此(神殿娼婦、廟妓、巫娼、神女)。日本也是這樣,直到男性神職人員崛起,奪取獨佔奉仕神衹的權位之後,漸漸地,原先習得廟堂儀式技藝的巫女,憑藉歌舞樂,散佈各地方娛眾營生,成為「遊女」,賣藝賣色。平安時代中期,浪跡流動的遊女,開始出現群居定住的現象,聚落形成風月場所「遊里、遊廓」
「傾國、傾城」
十二世紀末鎌倉幕府,設置「遊君別當」官職,專責管理保障遊女的權利。室町幕府時代(1338~1560),著眼於財政利益,又特別創設「傾城局」,向遊女課稅,兼轄訴訟。因而,遊女又有了「傾國、 傾城」這樣引人遐思的別稱。但官方特許的專設遊廓(花街,公娼制度),直到江戶幕府時代,才分別陸續出現於東京吉原、京都島原、大阪新町、長崎丸山,後來擴增至全日本二十多個城市。可想而知,從業人數越來越龐雜,「賣藝」的成份漸被稀釋,「賣身」的情形漸趨氾濫。十八世紀五○年代,京都八土反神社附近的東山地區,仿效歌舞伎,娛樂助興善男信女的「藝妓」問世,風靡大眾,迅速蔓延各大城市花街,艷幟高張,佔據了重要席地。
雖然說,藝妓的現身,補強了「藝能」荒疏的遊女世界,但是,擁有「太夫」、「花魁」名號的高階遊女,比才藝、較顏色,絕不亞於藝妓,文學修養甚至超出甚多。
一九○○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明治政府指派演歌師川上音二郎偕同 妻子、東京藝者貞奴參加,轟動歐洲。目睹心儀已久的「浮世繪」畫中人物,跳脫出來,活生生躍動眼前,怎不教歐洲藝術家、作曲家、文學家為之瘋狂?德布西、紀德、畢卡索讚賞有加,羅丹爭邀貞奴擔任模特兒,普契尼也獲得了改編「蝴蝶夫人」的靈感。從此,關東通的geisha(藝者),融入了歐美語言詞彙,而非關西的通稱geiko (藝子)。
黑澤明的忠告
好萊塢不了解藝妓嗎?卻也未必。美國為當今「日本學」的超級重鎮,區區遊女風俗的考證,當然難不倒財大氣粗的好萊塢。一九九七 年黑澤明還在世時,曾面告爭取到原著、亞瑟高登暢銷書「Memoirs of a Geisha」(台灣中文版五年前初版直譯「一個藝妓の回憶」, 今年搭乘電影便車,改版更名「藝伎回憶錄」)電影版權的史蒂芬史 匹柏,假使真要拍攝搬上大銀幕,最好劇本台詞翻譯採用日本話。但史匹柏把導演筒交給了擅長歌舞片的羅柏馬歇爾,自己退居幕後擔任 監製。老友黑澤明的忠告遂不了了之。馬歇爾拍完片後接受專訪說過:「我們有非常好的日本專家,包括藝伎研究專家。我知道了關於藝者世界的一切,但是我不願意做成一個藝者生活的紀錄片,那個我不感興趣。」於是,「藝伎回憶錄」攝製成為一部有名無實,幾乎放諸四海皆準的愛情勵志電影。
眼尖的影迷可以察覺,章子怡飾演的小百合,出道披露的燦爛瑰麗、驚心動魄的舞蹈場面,其實模擬才女演員名取裕子在「吉原炎上」(一九八四,五社英雄導演)扮相的頂級遊女,前簇後擁,浩浩蕩蕩,腳穿高屐豪邁踩街的情景。該種誇張誇耀的外八字步伐,稱作「太夫道中」或「花魁道中」,根本不可能出自於內斂含蓄的藝妓的身段 。
但再怎樣高桿高明的書面鑽研,也比擬不上實際的接觸交流。如果舉說,最為熟稔日本遊女風情的外國人,恐怕要屬清朝初期的中國江南文人──更確切地說,文化意義上的明朝遺民。
江南文人與東瀛遊女
江南文人與東瀛遊女的酬作來往,初見於明末。一六七九年刊行的日本遊廓百科全書「色道大鏡」,卷十七「扶桑列女傳‧吉野傳」裡頭,作者藤本箕山記載,大明國吳興士紳李湘山,傾慕京都島原名妓吉野太夫,賦詩央求朋友渡海持送佳人,「日本曾聞芳野名,夢中彷彿覺尤驚,清容未見恨無極,空向海東數雁行」,歡喜索得吉野肖像 掛軸七幅。
明末清初大儒黃宗羲在「日本乞師記」敘述,副御史馮京第謀於武將黃斌卿,偕其弟黃孝卿前往九州討救兵,沒想到「黃孝卿假商舶留長崎島」,流連色町,把國仇家恨拋卻腦後。「諸妓各賽琵琶,中國之所未有。孝卿樂之,忘其為乞師而來者,見輕於其國,其國發師之 意益荒矣。」
黃宗羲所說的溫柔鄉,就是長崎丸山遊廓,在苦悶肅殺的滿清前期,成為江南文人追尋晚明風流餘緒的勝地。
「日本乞師記」結尾指出,當時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承平久 矣,其人多好詩書、法帖、名畫、古奇器……,故老不見兵革之事。 本國且忘,豈能渡海為人復仇乎?」
秦樓破敗,求歡遊廓
反觀十七世紀後期的中國,滿清入主,晚明的世俗化社會遭逢兵禍壞,「情慾覺醒」的時代告終。清廷廢止官方教坊司女樂,苛刻控管民間「秦樓楚館」、限制妓院執業人員資格,嚴禁文武官員、生員、監生涉足風月場所,幾幾乎窒息了城市娛樂文化。原本號稱「慾界之仙都,昇平之樂園」的南京,竟變成「無處尋訪青樓花舫」的乾澀之地。
癡癡等到了一六八○年代,反清武裝勢力消滅,海禁解除,留戀晚明風華的江南文士,既然故土「校書」已經情竭色衰,於是轉向海表東瀛的長崎丸山遊廓求歡,展開所謂「丸山之戀一萬三千里」的冶遊壯舉。
據統計,一六八四至一七二二年間,奔赴長崎的「唐人」總計高達 約十三萬人,扣除半數的船員或隨從,其餘為商賈以及利用「附搭小客」名義前往觀光旅行的文人士族。這些商賈和文士,渲染造成長崎丸山遊廓裡濃郁的「唐人青樓」風情。台灣史上鼎鼎大名的郁永河,即使自己沒去過長崎,也耳聞種種風流艷遇,在他的「海上紀略」談到:
其與諸國通貿易處,曰長崎島。男女肉色最白,中國人至彼,暴露風日中,猶能轉黑為白。……婦人妍美白皙如玉人,中國人多有流連不歸者。今長崎有大唐街,皆中國人所居也。
風流「江南春」
這股「風流」吹拂,盛況延續到十九世紀中期的鴉片戰爭之前。漢詩人武元登登庵,一八○八至一○年間滯留長崎,「吳船起錨之日,試到館前,觀客與妓別狀,察其情,填二詞。」寫下兩首「江南春」,之一「妓別清客」:
煙漠漠,柳青青,一朝人遠去,千里檝難停,銷金帳下三春夢,月落江南望渺冥。
之二「清客別妓」:
山冪冪,水盈盈,離愁啼鳥切,歸意去帆輕,蛾眉樓上千行淚,楊柳絲絲亦檕情。
兩首詞牌,留存了「丸山之戀一萬三千里」的異國男女韻事。曾任台北帝大教授、漢學家神田喜一郎,認為武元登登庵的「江南春」,充滿生動的時事地色彩,誇讚「真乃長崎竹枝」。
日本學者探討這段長達一、二百年,透過遊女,促成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話」,細心保留史料,出版許多專著。沒有因為涉及「娼妓淫穢勾當」,顏面難掛住,就極力隱藏撇清。反觀今天的中國政府,竟然以「題材有一定的敏感性」為由,禁映自己國人演員章子怡挑大樑的「藝伎回憶錄」,渾然無知近代祖先的風流底蘊,實在大煞風景, 太不解風情了。北京電影學院某位老師,附和官方說法,聲稱「藝妓文化和中國文化是相互排斥的」。對照史實,雞同鴨講,教人不知從 何談起!但官方禁歸禁,城市地區街道巷弄的商家攤販,照樣售賣盜 版光碟,一片人民幣七塊錢。
通與粹
在中國,青樓文化於明末達到高潮;在日本,遊廓文化於江戶中期達到巔峰,只不過明末是頹世亂世,江戶則是治世盛世。以時間點來說,中國長進日本足足一百五十年。明末文人馮夢龍講的好:「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江戶的遊廓,與封建的統治階級相對,擺脫法令制度和禮教道德的桎梏,形成「人性世故溫床」、「市井風俗鎔爐」。當時,蒐羅冶遊應該具備的態度、技巧、常識,內容涵蓋 服飾、容貌、舉止、手腕、性情,以及相關等級評鑑的「通書」(多採對話體,又稱「洒落本」,意為瀟灑讀物,遊興小冊子,跟井原西鶴首創的好色小說文學「浮世草子」有別。)競相上市出版,實用為主,兼及娛樂。所謂「通」,大抵而言,即是「知曉人情機微,熟稔遊女應酬、遊廓習俗與教養。」細分來說,僅知曉人情機微,或只熟稔遊廓習俗與教養的,叫「半通」,兩者俱全的叫「大通」,雙方面 都付之闕如的,叫「不通」──貶斥為「野暮」,套用俚俗的中文講 ,就是「土包子」、「死老百姓」。
其中的「大通」,演變成為江戶獨特的生活美學意識「粹」(sui,iki),與爛熟僵化的朝廷公家、質樸呆板的幕府武家對立,標榜縱情肆慾、新奇華美、俠氣柔心的遊戲人間哲學。「粹」的同音通義漢字,包括:秀美、花美、趣向、意氣、好漢、好意、好風、當世… …,洋洋大觀,意涵與閩南語「漂魄」、「日辶月辶
」有幾分神似,不得不讓 人聯想到台灣近代花柳界的「藝旦」──所謂的「台客文化」,想都不用想,「漂魄」、「日辶月辶」必然是「台客文化」的關鍵詞,須從世故風俗的脈絡內裡,去細細探尋,「藝旦間」極可能是它們的孕育源頭之 一。
看藝妓想藝旦
誕生於清領時期,興盛於日治時代的台灣藝旦,理所當然參與了與統治階級、工農階級絕不相同的城市文化、商人文化,扮演著關鍵性的催化角色。可惜現今的台灣史學院學者不屑市井風俗,總愛強調政治意識,目光盯牢盯住「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片面獨斷藝旦純屬舊式士紳「前朝想像」的符碼,致使她們不但被消費了靈肉色身,也充當「國族意淫」的剝削對象。難怪二次戰後,「漢家政權」捲土重來,國族想像成真(或破滅),藝旦便遭丟棄如敝屣,徹徹底底銷毀了形跡(現今大稻埕一句罵人的粗話「汝江山樓生的!」聽來尤其感慨)。
無須搬弄政治意識形態作為唯一強解,藝妓與太夫,傳承綿延千百年,至今仍然亭亭玉立,象徵日本「町人文化」的絕妙美學,藝術格調節節上升。而我們的市井文化呢?被政治意識形態禁臠禁錮,藝旦香消玉殞之後,今天台灣充斥的燈紅酒綠街肆,貌似熱鬧繁華,卻總人覺得喪失缺少了甚麼。
Note:本文刊載於《中時》「人間副刊」(2006/5/31)
- Jan 16 Fri 2009 09:26
獻給小讀者的2008開卷好書獎 黃桂冠(北投國小教師)
(20090112)
最佳青少年圖書、最佳童書 陰暗人性,孩子該怎麼面對?
歷經將近兩個月的逐本閱讀、增補書單、分類確認,2008年12月7日,5位評審終於在數波寒流過後,回暖的周日午後會面了。初次見面,雖然彼此在生活軌跡上極少重疊之處,但似乎都嗅得出長期浸潤在閱讀裡的氣味。
■兒童篇:散文難得勝出
2008年度進入「最佳童書」年度評選的計有:繪本18本(中文創作6本);文學作品5本(中文創作1本);知識性書籍9本(中文創作4本)。中文創作的比例小幅提升,且不乏出色的作品,令人欣喜。
中文繪本第一輪進入決選的4本書裡,《再見,小樹林》引起較多的討論,評審對書中某些圖像細節的質疑,導致意見上的紛歧。《20個銅板》在圖像敘事上頗受肯定,但結局的說教意味濃厚,削弱了故事動人的力量。至於《一園青菜成了精》係改編自中國北方童謠,和台灣孩子的語言習慣較有距離。《劍獅出巡》則活潑討喜,是唯一獲得評審一致青睞者,順利上榜。
翻譯繪本部份,由於近年大量引進各國的優秀作品,評審不免期待出現更具特色的作品。進入決選的5本書中,《艾蓮娜的小夜曲》以其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風格,脫穎而出。《書的手藝人》則因為整體詩意動人的畫風上了榜。
至於文學類的作品,評審咸認《林良爺爺寫童年》作者林良的寫作功力,足堪當代孩子的文字典範,且童書市場上一向缺乏好的散文作品,所以輕鬆上榜。翻譯作品中,《陽光草地》的故事與圖像皆美,但有評審質疑,書中強調天堂是苦難人生唯一的解脫之道,此一隱藏在文後的價值觀令人擔心。評審過程中,不只這一本作品觸及「該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價值觀」的問題,也因此多了針鋒相對的熱烈討論。
至於知識類,《池上池下》的文字柔軟度稍嫌不足。《象什麼…》的敘事角度前後不一致,都是討論後未能勝出的原因。翻譯作品中,評審一致認為《我的第一本設計書》簡單就是美,很有說服力。但是《我的第二本設計書》似乎就為了搭配第一本,談論的角度不夠寬廣。《誰在吃你?─寄生蟲的祕密故事》雖然俏皮有趣,但引證的事例跳躍得太快,小讀者不易掌握知識的脈絡。《運河驚奇之旅》雖然航行過程描述詳盡,但有評審認為生活經驗相距太遠,限於名額,未能入榜。《昆蟲不簡單》、《昆蟲大變身》這類製作精美的生態攝影專輯,近年較常見,超越性有限,因此落選。而《野貓的研究》敘事層次分明,若就引導孩子進行有系統的觀察研究而言,是不錯的工具書,最終脫穎而出。《博物館之書》則在最後一輪的討論與投票中,與上述諸書比較,終於勝出。
■青少年篇:文學量多質精
2008年度進入「最佳青少年圖書」年度評選的,計有:繪本2本;文學作品13本(中文創作1本);知識類1本。其中,尤以文學類作品量多質精,誠為青少年讀者最有福氣的一年。
繪本《抵岸》引發不少討論,有評審認為書中的圖像符碼不易掌握,但也有評審分享與學校孩子共讀的經驗,發現孩子們的解圖能力非常順暢,而書中許多線索迂迴反覆,讓讀者在圖像之間穿梭往返,玩著解碼的遊戲,樂此不疲。本書最終果然高票入選。
翻譯的文學作品中,《巧克力戰爭》是《陽光草地》之外,另一本引起評審兩極化討論的書,雖然大家一致肯定作者的寫作力道十足,但也有評審認為書中對於操控人性的醜陋面,描述過於赤裸,懷疑是否適合給青少年閱讀?但另一方的評審則極力主張,作者的目的不在呈現校園霸凌現象中的人性之惡,而是讓孩子透過閱讀,面對人性的殘酷面,並從中學習如何勇敢地作自己的選擇,因此,力主本書絕不能在年度中缺席。
另一部奇幻小說【橡樹部落】:《托比大逃亡》、《艾立莎的眼淚》,有評審擔心敘事節奏較為緩慢,對時下慣於接受快節奏聲光刺激的青少年來說,不知會否產生隔閡?但亦有評審堅持針對作品本身的好壞給予評價,相信小讀者具有大人難以估計的評判力。而《歐赫貝奇幻地誌學》雖然在某些細節上被挑剔,但是該書敘事多元繁複,能引發諸多歷史實境的聯想,甩脫照抄真實史地知識的俗套。總之,如同書中的瑰麗幻境,評審支持的理由雖不一致,但好書自有魅力,兩部書雙雙入選。
文學類的中文創作部份,因評審劉克襄是《花紋樣的生命》的編者,只好先行迴避,離開會議現場。其餘4位評審認為:該書選文品質相當一致,每篇文章均屬水準以上,提供青少年一個探看自然的窗口。雖然有評審顧慮過去並無選集入選年度好書的前例,但經過投票,終過半數入選。
反覆的討論、投票,屆此告一段落。囿於個別的偏好,即使在長達2個月的閱讀及4個小時會議的充分闡釋溝通,或許仍不免有遺珠之憾。好書實在太多,而時間總是太少。但入選的所有作品當然都是最好的選擇,寒假期間,小讀者何不給自己一些空閒時間,浸潤在暖暖冬陽下,來細細品味慢讀的滋味。
編按:
評審劉克襄於10月初應允承接最佳童書暨最佳青少年圖書評審工作,因其主編的《花紋樣的生命》一書提前於11月出版,並入選為每周推薦書,依例進入年度評選。為求公平起見,年度評選會議中討論該書時,特請劉克襄離開會議現場,由另4位評審自由討論、投票。最後以3:1過半數入選。情況特殊,特此說明。───編者
▲最佳青少年圖書、最佳童書評選標準
﹝1﹞選出最值得推薦給一般兒童及青少年閱讀的好書。入選書籍需:是好書,也是好看的書。
﹝2﹞以兒童及青少年讀者為中心來評量;選出具啟發性、創意、圖文俱佳的書。
﹝3﹞中文創作與翻譯作品之比,至少在3比7、或4比6。
▲最佳青少年圖書、最佳童書評選委員
●許琳英(文字工作者)
●陳娟娟(誠品書店商品處兒童商品採購副理)
●黃桂冠(北投國小教師)
●劉克襄(作家)
●蔡敏玲(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教授)
- Jan 10 Sat 2009 09:24
2008開卷好書獎 揭曉【文學類組.評選觀察】
范銘如(政治大學台文所教授) (20090105)
文學類組.評選觀察
東風 終於壓倒西風
2008年是中文創作的豐收年。好多年來評選年度好書時,中文創作都寥寥無幾,文學類的好書常選不足額,選出來的作品也不盡令人滿意。翻譯的作品往往又多又好,國際大師和剛在幾個重要國際文學獎項冒出頭的新秀著作,每年都大量地被譯介進來。終於今年東風壓倒西風,中文創作的質與量都相當可觀,整體表現強勁,而且不管是成名作家或是年輕作家,接連強棒出擊。這些年出版市場不景氣,加上外國文學大軍壓境,中文文學急速萎縮。但2008年本土創作逆勢上揚,亮麗的表現讓所有的評審喝采連連。
■中文創作 風格活潑多元
由開卷2008年每周推薦的好書累積下來、進入年底決選名單的文學類書籍,共計45本,中文創作有24本,翻譯21本。
總括而言,2008年的中文創作沒有明顯的熱門議題或美學形式。前幾年那種特別集中在某些類型、甚至概念先行的操作傾向,幾乎消退了,作品擺脫了論述的設陷,原創性高,而且關注的面向廣泛,整體風格活潑多元。脫穎而出的6本好書大抵反映出年度文學的特徵。3部長篇小說中,《大河盡頭》寫婆羅洲、《濱線女兒》寫高雄、《西夏旅館》大幅縱橫時空向度,唯一短篇小說《風箏家族》則由香港作家掄冠。兩部散文,《昨夜雪深幾許》細數文友、《綠光往事》由切身返顧,筆觸間盡是濃厚的人文關懷。老中青三代寫手各見筆力。
■台港年輕寫手 輩出
2008年度年輕好手輩出,得獎書單就佔了兩位,一位是持續推陳出新的本地新銳,一位是初試啼聲但鋒芒畢露的香港新人,這也是過去年度好書中少見的現象。他們的入選應該可以鼓舞其他青年作家,年度好書不盡然是中壯或大老們的天下。
幾位重量級的作家今年意外落馬。重量級作家的負擔正是自己的重量,名家出手固然不凡,亦必是研究者們傾心之作,但一般知識閱眾未必知其所以然。衡諸開卷年度好書期望被更多讀者接受的評選標準,只得忍痛割捨。
往年大陸文學在年度好書中也佔有一席之地,但2008年決選名單中的作品卻沒有往常的份量。不曉得是大陸的文學創作近年來亦呈現疲軟走勢,還是台灣出版社縮減大陸文學圖書之故,最終竟然沒有一本大陸文學上榜,也是歷年來罕見的狀況。
■後殖民小說 獲關注
相對於本土創作的多元創新,翻譯文學書籍卻出現類型化的傾向。受到911攻擊以後對中東、印度等第三世界的熱門關注,出版社對這類型的後殖民小說似乎情有獨鍾。此類小說數量眾多,而且多是厚厚的磚頭書,書中對地區文化特色或歷史傷痕亦多所著墨,但是主題大同小異,甚至迎合西方世界讀者異國想像的痕跡十分明顯。這樣的書籍能增進台灣讀者對亞洲的認識或世界觀嗎?評選會議中,評審們一致期待出版社未來選書時能有更寬闊的考量。由於同質性太高,此類作品最後僅《繼承失落的人》因內容和意識都具新意而入選。另外3部:《斷線》、《戰爭畫師》和《外出偷馬》,巧合地跟戰爭主題有關,但是寫作的手法特別,嚴肅中帶有閱讀趣味,對不同時代、不同區域中烽火的後遺症,有深刻的描繪。
國片去年奇蹟似的票房讓許多人彷彿看到本土電影的新希望。台灣文學界2008年也一掃多年陰霾,交出漂亮的成績單。這一線曙光,證明我們的作家沒被暗淡低迷的市場經濟擊退,以他們創作的熱情和孤獨的努力,支撐出文學的榮景。我們不敢樂觀斷言台灣文學也即將復甦,但是這麼多有心、有實力的創作群,一代又一代的文學薪傳者,絕對是台灣文壇最扎實豐沛的資源。
■美好生活書 得獎書單
▲一個外科醫師的抗老祕方
許爾文.努蘭(Sherwin B. Nuland)著,莊安祺譯,時報出版公司
▲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
布施英利(Fuse Hideto)著,梁若琦譯,如果出版社
▲自由寫手的故事
艾琳.古薇爾(Erin Gruwell)著,林雨蒨譯,天下雜誌公司
▲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尋找夢幻步道的旅程
徐銘謙著,野人文化公司
▲老饕犯賤走天涯
泰拉斯.格雷斯哥(Taras Grescoe)著,陳信宏譯,先覺出版公司
▲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
芭芭拉.金索夫(Barbara Kingsolver)、史帝文.霍普(Steven L. Hopp)、卡蜜兒.金索夫(Camille Kingsolver)合著,唐勤譯,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我到我們的世代
魁格.柯柏格(Craig Kielburger)、馬克.柯柏格(Marc Kielburger)合著,吳怡靜、林雨蒨、黃敦晴譯,天下雜誌公司
▲東京下町職人生活
文:北正史、圖:澤田重隆,陳嫺若譯,馬可孛羅出版
▲星期三是藍色的
丹尼爾.譚米特(Daniel Tammet)著,錢莉華譯,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說走就走!父子徒步環島51天
魯文學、蕭麗吉、魯適維合著,木馬文化公司
■最佳青少年圖書 得獎書單
▲巧克力戰爭
羅柏.寇米耶(Robert Cormier)著,周惠玲譯,遠流出版公司
▲抵岸
陳志勇(Shaun Tan)著,格林文化公司
▲花紋樣的生命
劉克襄主編,陳冠學、陳列等著,幼獅文化公司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3冊)
法蘭斯瓦˙普拉斯(Francois Place)著,陳太乙譯,時報出版公司
▲橡樹部落:托比大逃亡、艾立莎的眼淚
蒂莫泰˙德˙豐拜勒(Timothee de Fombelle)著,法蘭斯瓦˙普拉斯
(Francois Place)繪圖,劉英華譯,台灣東方出版社
■最佳童書 得獎書單
▲艾蓮娜的小夜曲
文:坎貝爾˙吉斯林(Campbell Geeslim) 圖:安娜˙瓊安(Ana Juan) 郭恩惠譯 典藏藝術家庭公司 國小中年級以上適讀
▲林良爺爺寫童年
林良著,洪義男繪圖,幼獅文化公司,國小高年級適讀
▲書的手藝人
文、圖:伊勢英子,鄭明進譯,青林國際出版公司,國小低中年級適讀
▲野貓的研究
文:伊澤雅子,圖:平出衛,鄭明進譯,小魯文化公司,國小中年級以上適讀
▲博物館之書
文:珍.馬克(Jan Mark),圖:理察.荷蘭(Richard Holland),傅伯寧譯,和英出版社,國小中高年級適讀
▲劍獅出巡
文、圖:劉如桂,信誼基金出版社,國小低年級以上適讀
★詳細推薦理由請見下期【開卷】
- Jan 10 Sat 2009 09:22
2008開卷好書獎【非文學類組.評選觀察】
王怡修/世新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20090105)
【非文學類組.評選觀察】科際整合,全能作家蔚然成風
2008年「非文學類」書籍共計47本進入決選,其中以社會科學類獨占鰲頭,10本中文創作更是全屬社會科學領域。
■中文創作 佳作增多
中文創作類和往年一樣,未見較具份量的科普書籍,入選年度好書的兩本均屬社會人文類。其中,《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一書以跨代移民故事交替辯證我國外籍勞工相關法制的不合理,並點明整體社會面對新移民所展現的矛盾與焦慮,其拿捏得宜的書寫,獲得評審一致的青睞。《塑膠鴉片》探討我國金融業發展過程,分析信用卡持有人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及現行債務協商機制的偏差。本書簡潔有力,達到深入分析之效。
評選的過程中,我們欣見中文創作的品質平均且主題涉獵廣泛。《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一改建築書籍高高在上的姿態,以簡單易懂的圖文,引領讀者了解生活周遭的建築個案;《台灣脈動》沿著11條省道,帶領讀者重溫沿途的人文歷史;唯色在《看不見的西藏》書中仍以其一貫的筆調,道盡西藏文明過往的榮光與現下的困境;而《西洋經濟史的趣味》一書更是在大學課堂的議題分析與普羅閱讀的興味之間搭起了橋樑;《一起活在牆上!一切從塗鴉開始》則展現當代次文化的光和熱。雖屬百花齊放的一年,唯上述諸書仍各有缺失,評審未達半數以上共識,為維持年度好書的標準,終未能入選。
■史學與科學 巧妙結合
翻譯作品方面,若說2007年最熱門的議題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2008年當紅的則非Globe本身莫屬。拜「全球暖化」議題當道之賜,與「地球及人類發展」議題相關的書籍即有《66億人的共同繁榮》、《回不去的伊甸園》、《沒有我們的世界》、《看不見的力量》、《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暖化!別鬧了》、《綠色企業力》、《歷史上的大暖化》等書,這些書籍探討的面向多元紛呈,所持立場也不盡相同。交互閱讀之下,對於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個目標的矛盾本質,必有更深刻的體悟。
而從多本書的寫作風格來看,學科之間的科際整合創作,顯然已蔚為潮流。《到底要吃什麼?》雖以抨擊美國食品工業體系為主,但對於玉米生長情形描述之鉅細靡遺,實不輸科普著作;《歷史上的大暖化》藉由中古歐洲暖化時期的歷史事件以古喻今,則堪稱是史學與地球科學的巧妙結合;《趣味橫生的時光》既是霍布斯邦的自傳,也可看成是20世紀史。
此外,14本科普書籍當中,《身體裡的N個祕密》、《為什麼要自殺》、《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路西法效應》、《誰偷走了我的記憶》等腦神經科學、心理學書籍,就占了5本,顯示當前出版界相當重視「人」自身議題的譯介。不過,在其他類別書籍的夾殺之下全軍覆沒。
■《趣》《歷》 二書率先入選
評審過程中,《趣味橫生的時光》及《歷史上的大暖化》二書,幾無異議,最先獲得評審共識而入選。原本評審擔心《趣》書是學術工作者的專業興趣,經過討論,評審咸認霍氏謙虛地記述了他絕對稱得上精彩的一生,相信其經歷仍是大眾讀者感興趣的。布萊恩.費根則精巧地以中古暖化時期的相關歷史陳述,來包裝他對暖化現象的看法:我們其實不需過度恐慌,老祖宗們不也應付得很好?
開始第二輪投票,評審們分散的喜好慢慢收斂。《園長夫人》說的雖是老掉牙的納粹迫害,但其華沙動物園的背景實在太吸引人,且黛安.艾克曼的寫作功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沒有我們的世界》一書,作者艾倫.魏斯曼直陳人類消失後,我們所自豪的都市文明很快就會被水的力量破壞掉,而不怎麼起眼的塑膠卻會恆久留下。人類最後免不了揮一揮衣袖,走之前總得盤算一下,我們要留下什麼樣的雲彩?更何況,在《樹:一棵花旗松的故事》書中優美文字的帶領下,我們了解到,從樹的出生到死亡,人類從來就不是主角。面對大自然的生命力,我們怎能不謙卑呢?
最後一輪投票,由《到底要吃什麼?》PK《超極資本主義》,最後前者驚險勝出。其實,《到》書在翻譯上未能精確傳達美國食品工業的全貌,造成閱讀上的障礙,加上評審對其飲食指南式的中文書名也頗有微詞,在評選過程中算命運多舛的書。但基於原作對於玉米主宰現代食品工業的描述實在是太精彩,論述功力擁有連失準的翻譯都無法掩蓋的光芒,讓評審難以割捨。
十大好書評選標準
1.學術及艱深、冷僻、專業的書,不在評選之列。
2.選出「最值得推薦給一般大眾閱讀」的書。入選的書須:是好書,也是好看的書。既具有相當的可讀性,能讓讀者享受閱讀的樂趣;亦須具指標性、前瞻性,能提昇文化視野。
3.依:製作嚴謹度、可讀性、專業領域表現、文字(翻譯)表現、開創性與啟發性等角度來評量。優先選:有系統、有份量之作。
■十大好書評選委員
王文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怡修(世新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朱偉誠(台大外文系副教授)
范銘如(政治大學台文所教授)
郝譽翔(作家、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嘉泓(台灣師大物理系副教授)
陳儒修(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黃長玲(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開卷好書獎˙誠品信義店講座
▲1/8日(四)8:00pm-9:30pm
故事裡的遠方-談《歐赫貝奇幻地誌學》/楊照(作家)
▲1/9日(五)8:00pm-9:00pm
《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導讀/韓良露(作家、美食家)
▲1/11日(日)8:00pm-9:30pm
《大河盡頭》:生命探源的禁忌遊戲/楊照(作家)
▲1/15日(四)8:00pm-9:30pm
《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創作過程及步道經驗分享/徐銘謙(本書作者)
▲1/16日(五)7:30pm-9:00pm
《戰爭畫師》:貝雷茲-雷維特的西班牙旋風/引言:李亞南(漫遊者總編輯)、對談:張淑英(台大外文系教授)、譚光磊(版權經紀人)
▲1/18(日)8:00pm-9:00pm
《巧克力戰爭》導讀/周惠玲(遠流出版副總編輯)
地點:誠品信義店3F廣場Forum(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 Dec 10 Wed 2008 13:54
用故事創造共同體感受 楊照 (20081204)
卡夫卡生前發表的小說中,有一篇「一道聖旨」,開頭是:「有這麼一個傳說:皇帝在彌留之際,向你這個單獨的可憐的臣僕,在皇天的陽光下逃避到最遠的陰影下的卑微之輩,下了一道聖旨。」小說中並沒有明說寓言故事發生的背景。然而,在他死後,人們找到他留下的八本筆記簿,其中第六本裡有一篇未發表的小說,叫「中國長城建造時」,「一道聖旨」只是其中的一小段。
「中國長城建造時」用誇張的筆法,寫長程的龐大工程。破土五十年前,中國就開始訓練人民築牆,小孩子剛會走路,就在老師家的小園子裡學習用鵝卵石造牆,老師一用力,牆倒了,小孩被痛斥一頓,哭著跑回父母身邊去。
訓練了夠多的民工,開始築長城了。方法是:二十來個民工成一隊,每一隊負責修五百米,鄰近一隊也造五百米,將兩段接在一起。可是兩段接好了,卻不是接著這一千米的城牆繼續施工,而是把這兩隊人派到別的地段再用同樣方法築牆。於是,到處都是一段段長一千米的城牆,可是段與段間卻留著許多缺口,後來慢慢才補上,甚至有些可能一直到整個工程宣告竣工,都還沒有補上。
為什麼要這樣蓋長城呢?一段一段蓋,到後來官員也都搞不清楚哪裡還有缺口,一共有多少。事實上,反而是騎著馬快速運動的北方民族,會比中國人更明瞭長城的眾多缺口,那樣,長程豈不就失去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功能了嗎?
小說裡解釋:分段建築是必須的。你不能讓一隊人離家幾百里,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日復一日砌石頭。五百米是他們能夠忍受的極限。蓋到後來,他們已經對自己、對長城、對整個世界都開始失去了信心。因此,蓋完五百米,趁著他們得到了階段性的成就感,得趕快讓他們離開那個鬼地方,派他們去很遠很遠的另一個不同區域,路途上他們可以看到別人蓋成的一段段長城,看到信徒在聖壇上祈禱長程竣工,於是得到了足夠的力量,繼續下一段工程努力。
「那些質樸、安分的老鄉對長城有朝一日完成的確信不移……他們第一次看到了他們國家是多麼遼闊,多麼富庶,多麼美麗,多麼可愛。」
卡夫卡寫的,當然不是真實的中國長城建造歷史。他寫的,是關於建造長城的寓言故事,而且是一個關於故事的寓言故事。這樣蓋出來的長城,其實已經不是防禦北方民族的工事了,或者該說,防禦功能的意義退居其次,畢竟留了這麼多缺口供人家突破來往。跳掉前面的首要意義,變成了蓋長城這件事本身,變成了蓋長城的故事。
蓋長城提供了想像中的中國人民,一個共同的夢想,讓大家有機會長途跋涉目睹國土內的其他人民確實存在,換句話說,蓋長城的故事,團結了同胞們,讓大家參與在這個大而無當的故事裡,而有了共同體的感受。
卡夫卡不懂中國歷史,然而對於運用故事創造共同體創造國家,他有著驚人直覺的掌握與理解。
- Dec 03 Wed 2008 18:58
【讀後感】憑神 淺田次郎 著
被神附身、接二連三
糟還有更糟喔(呵呵
黑暗江戶版的耶誕頌歌嗎?
(除了遇到三個神之外沒有相像的啦
出人意外地輕鬆、好笑
收尾收得不錯
廟不要亂拜,倒是真的....
江戶時代的武士很倒楣也是真的
幕末的武士...只有更倒楣
最後,想想自己的價值....
- Nov 28 Fri 2008 18:51
20081128今天的一幅畫:
今天是薩爾瓦多達利的Christ of Saint John of the Cross
他因為回不去佛朗哥的西班牙
只好說自己是天主教徒(我有信教
以一個異端的超現實主義者
以畫惡夢而世界聞名的人,騙人的.....
總之,他回去了,也畫了這幅畫
兩個視點
浮於半空中的巨大十字架--神的視點
(窗外)景色和借來的人物--人的視點
觀者.....
模特兒來自好萊塢
凡人般的存在
謎一樣的無面容
之後這主題有繼續出現在他的後期畫作裡
藏於格拉斯高
意外地建立起巨大的名聲
- Nov 27 Thu 2008 20:43
村上創作30年 《挪威的森林》搬上銀幕【林欣誼/台北報導】
越南裔導演掌鏡 挑戰不可能任務
一九七九年以處女作《聽風的歌》在文壇嶄露頭角的村上春樹,明 年將邁入創作第卅周年;身為日本最受歡迎、作品翻譯語言最多,以 及「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重量級作家,日本文壇對村上出道卅 周年的重視,自然不在話下。
村上春樹明年也剛好六十歲,寫作毅力驚人的他已預告將推出「長 度超越以往的」最新長篇小說,全球書迷無不引頸期待。此外,奠定 他成為「作家偶像」地位的代表作、曾被村上視為「不可能改編」的 長篇作品《挪威的森林》,終在今年由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取得村 上的首肯授權,日本ASMIK ACE娛樂公司七月宣布,改編電影將於明 年二月在日本開拍,預計二○一○年上映。陳英雄如何詮釋他們心目 中的渡邊、直子以及典型的村上式虛無氛圍,勢必成為眾所矚目的焦 點。
今年十月底,兩岸三地的村上作品譯者包括台灣的賴明珠、香港的 葉蕙與大陸的林少華等人首度同行至日本拜訪村上春樹,據葉蕙的記 錄報導,當天村上對於新小說仍語帶神祕,只透露「新小說的背景設 定在陷入『混沌』狀態的後冷戰世界。」
村上認為最可怕的狀態,是人們因為意識形態的主張而將自己鎖入 精神牢籠,因此他想利用文學的力量來對抗這種精神囚牢,以簡單的 文字書寫觸動人心的故事,維持他一貫的文學理念。
此外,村上過去堅稱「不可能有人辦到」的《挪威的森林》電影改 編授權也於今年拍板定案,也是村上作品第五度搬上大螢幕。這部電 影究竟會如何呈現,村上迷們無不引領企盼。
擅長拍攝青春題材、敘事充滿詩意與迷離氛圍的日本導演岩井俊二 ,是拍攝《挪威的森林》最眾望所歸的人選,他本人也是超級村上迷 。然而,令日本導演們「垂涎」多年的作品,如今卻落到了越南導演 陳英雄手中,想必日本影壇在遺憾之餘,將更睜大眼睛來檢視他的成 品。
今年四十六歲的陳英雄,出生、成長於法國,他以祖國越南為題材 拍攝的《青木瓜的滋味》、《三輪車夫》、《夏天的滋味》等片為他 贏得了國際名聲,挾著威尼斯金獅獎的閃亮頭銜,在多年努力交涉後 終獲村上的青睞,答應由他身兼編導,完成拍攝《挪威的森林》這項 不可能的任務。
據日本《Hotnam》媒體報導,陳英雄看過唯一一部村上作品,就是 在法國讀到的《挪威的森林》法文版,為了拍出這部小說的醇厚味道 ,他決定不再看其他村上的著作。
陳英雄在訪談中自陳,他曾受到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和黑澤明的影 響,非常感謝村上將《挪威的森林》的編導工作全權交給他。本來他 想用兩種手法,將這個故事拍攝成一個舊世界、一個新世界的兩個版 本,最後因為經費考量,決定捨棄,「但最後採用的腳本,是既屬於 新世界又屬於舊世界的。」
中國時報 A10/文化新聞 2008/11/26
《關於跑步》 「老實寫出我這個人」
【林欣誼/台北報導】
眾所皆知,長跑是村上春樹除了寫作之外,維持最久、也最熱愛的 一件事,新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便收錄他從二○○五至 二○○六年間所寫的跑步經驗隨筆,將他長達廿六年的長跑歷程娓娓 道來。
村上自投入寫作以來,便維持著早晨五點前起床、晚上十點前就寢 的簡樸規律生活,他在長跑運動上的執著,也正一如他長年不輟的寫 作恆心。他曾表示:「小說家這種職業─至少對我來說─沒有勝負之 分。寫出來的東西能不能達到自己所設定的基準,比什麼都重要,而 且是無法隨便找藉口的事情。在這層意義上,寫小說和跑馬拉松很類 似。」
作為創造無數暢銷經典的作家,除了才能本身,村上還擁有日本人 特有的嚴謹、認真性格,他自認從每天早晨練跑的路上學到了「寫小 說」這件事:「可以把自己嚴格地逼到什麼程度,到那裡才好?休息 多久算正當,超過多久算休息太久?要相信自己多少?要懷疑自己多 少?」
在面對別人稱讚他意志力堅強時,他卻認為「我能這樣持續跑步廿 多年,是因為個性適合跑步。」他自認個性喜歡獨處,「每天一小時 或兩小時,跟誰都不說話地一個人跑步,四、五個小時一個人面對書 桌,默默地寫文章,都不會覺得難過或無聊…只要是一個人做的事情 ,我總是可以想出無窮的樂趣。」
村上在書中保持了沉靜、自省的筆調,他自述說:「老實寫出關於 跑步的事情,也等於是老實寫出我這個人(某種程度)。所以,我想 也不妨把這本書當成以跑步行為為軸心的一種『回憶錄』或『手記』 來讀。」無疑地,這是一部最接近村上本人的作品了。
- Nov 27 Thu 2008 15:49
《三少四壯集》住在番人的土地上罵番人──八萬的信【曉風】
八萬是個原住民,泰雅族人,八萬是個泰雅人常用的名字。他姓黃 ,黃字是漢姓,他只好頂著這個父親當年抽到的漢姓。當然,必須頂 著的還有其他的東西。
他的父親是個頭目,但頭目在日據時代已經遭廢止,中華民國既沒 有鼓勵也無所謂廢止,而這小小的一方制度卻在無形中消失了。
大多數原住民在我們印象中是笑口常開的,不跟人計較的,出草是 沒機會了,憂傷和激情都只好靠唱歌來宣洩。
下面是八萬想說的話,我像律師,為他轉呈:
我叫八萬,我和我的妻子都是原住民,我們都畢業於師大。
六十多年來,無論是日本人當權,或漢人當權,原住民都沒有受到 充分的尊重。但以原著民隨遇而安的性格而言,只要不是「太超過」 ,我們也就不會太在意,能活下來就好。
像以前的呂副座,曾「好心」勸原住民搬離山上,移民南美洲,真 是奇怪的建議啊!
最近的九八課綱,其中國文部份宣稱要多加台灣資料。台灣資料也 無所謂,但不知為什麼會加入〈東番記〉、〈紀水沙連〉、〈裨海紀 遊選〉、〈遊關嶺記〉。這些選自明朝或清朝的文章,每篇都有一個 到十幾個「番」字。自從張曉風教授提出這個問題後,教育部從來沒 有給予一個善意回應。身為原住民,我對這個字真是非常非常非常痛 恨的,難道三四百年前漢人祖先對我族人掠奪詐騙猶嫌不足?如今還 要在教科書上教導子子孫孫繼續歧視番人?居然有些人表達的意見是 「『番』字也不壞啦,反正漢族一向都很沙文,叫別人蠻夷或夷狄是 很平常的事啦!」這是什麼話!難道我們就活該被侮辱?一千或二千 年前的住在中原地區的漢人怎麼罵鄰族我都不管,但今天漢人卻是「 住在番人的土地上罵番人」。不要告訴我番字不算壞字眼,你去問問 那一個原住民喜歡看到或聽到這個「番」字,「番」字無論是名詞或 形容詞都令我們傷心痛苦。
拜託把九八課綱停下來吧!杜正勝犯的錯鄭瑞成幹嘛替他扛著呢? 難道鄭瑞成只是不挖鼻孔的杜正勝嗎?
八萬的痛,其實也是其他漢人的痛。「番」字傷了原住民,其實何 嘗不傷漢人?因為原住民由於此字成了「被罵之人」,而漢族則成了 「罵人的人」,兩者相較,「罵人的人」更羞恥。所以,能不用這個 字就不用吧!
魯迅曾在「狂人日記」中說,我的兄弟吃了人,而我是「食人者」 的兄弟,我又有何面目呢,雖然人不是我吃的。番字不是我們造的孽 ,但能跟它割切比較好。
歷史有其光輝面,也有其陰暗面,互毆,互敵,互訾,互詆,四千 年算下來,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互惠史也是一部互侵史。至於四千年以 前,想來也好不到那裡去,只是那時代人類的本事小,只會打架不會 打仗,就算相罵,也沒有那麼伶牙俐齒。更重要的是,那時大部份的 民族都還沒有文字,沒有文字就不太有記錄,沒有白紙黑字的記錄, 就不太記仇,大家一糊塗,也就沒有隔宿之仇了。
但人類變聰明之後,包袱就多了,我們要努力的反而是必須去甩開 歷史包袱,曾經漢人罵人家是番人,而且還來個生物大分類,分成生 番、熟番。番字也可以搖身變成形容詞,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番 !」恰如廣東人稱老外為鬼,也是分得清清楚楚,成年老外分別是「 鬼佬」「鬼婆」,年輕人則是「鬼妹」「鬼仔」。老式廣東餐廳裡, 廚師會大聲問跑堂「咕咾肉是鬼吃的還是人吃的?」,事關口味,人 鬼必須涇渭分明。當然啦,其中人是指我中華上國之人,鬼呢?當然 就是面目猙獰的洋鬼子囉!過去的事過去了,你想用懺悔的眼神或自 嘲的笑容來看它都可以,但現在是民國九十七年了,不要再叫小孩去 讀什麼「番」啊「番」的了,這事的道理不是很簡單明瞭嗎?
《回應與挑戰》「番」字倒著讀
【遊子】
頃讀11月17日人間副刊登載曉風大作「住在番人的土地上罵番人─ ─八萬的信」一文,對其文章中停止使用「番」字稱呼原住民的呼籲 深以為然。這種以漢人為本位的歧視字眼的確不該隨意沿用──除非 有朝一日「番」字被賦予了新的意涵。不過作者以「番」字為理由反 對九八課綱國文讀本選入「東番記」、「紀水沙連」、「裨海紀遊選 」、「遊關嶺記」等明清時期的文章,本人認為有待商榷。文學作品 是文字藝術,也是一種文獻,閱讀文學讓我們得以窺探作品生產時空 特定的政治社會情勢及文化。因為特定的意識形態而廢棄文學,不如 將之「倒著讀」(reading against the grain),更有裨益。
上述明清時期文章中頻稱台灣原住民為「番」,自然大大不妥,不 過我們卻不必因此就封殺這些深具歷史意義的作品。相反地,教師在 講授這些文章時,正可藉機引導學生思考明清以來──甚或更早的─ ─中國及台灣文化中的漢人本位主義;比對今昔,這些文章正可提供 很好的文化接觸教材。前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帶侮辱意味的用辭,體現 了當時主流社會的漢人優越價值觀。讀了這些文章,不管是漢人或原 住民都可藉此了解那一段原住民被野蠻化的歷史。有時避諱談論歧視 反而是忽視,從而加深歧視。而了解歷史,可幫助我們避免重蹈覆轍 。若講解這些課文的老師能適度引導學生用批判而非全盤接受的方式 來「倒著讀」這些文章,則閱讀它們不但不會複製「罵番人」的文化 ,反而能進一步探索該文化的形成背景並發揮警惕作用。
以本人在美國大學教授美國文學史為例,所選的課文除了所謂的少 數族裔作家外,也包括了許多的白人作家。選讀的歐裔作家最早可溯 自「發現」美洲的哥倫布及十七世紀的約翰‧斯密(Captain John Smith)等歐洲探險家。這些人的書信作品中,不乏歐洲白人種族至 上的優越作風及對美洲原住民的野蠻想像,但這正是這些作品有意思 的地方之一。透過閱讀這些歐洲人的美洲遊記,我帶領學生檢討歐洲 人當年對待美洲原住民的態度及作為,透過那些現在讀來不免讓人頗 感荒謬的描述,歐洲人的種族優越及殖民心態昭然若揭。比方說,哥 倫布視美洲的原住民部落為無物,明明遇見了無數的原住民並見到他 們的部落組織,卻又矛盾地大嘆美洲這個物產富饒的「新世界」人煙 稀少亦無政府組織,因此可提供歐洲人海外拓展的新天地。比之歐洲 人對美洲原住民的滅族屠戮(genocide),哥倫布以文字行之的種族 屠殺可視為始作俑者。
相異文明接觸時,弱勢文明遭蹂躪抹煞的過程往往可見諸強勢文明 的遊記中,許多歐洲人的美洲、非洲或亞洲遊記,在在印證了這點。 本人對「東番記」等文未深入研究過,但「東番記」可能是最早描繪 台灣平埔族生活的中文著作。檢視當年漢人接觸台灣島嶼及其住民所 留下來的紀錄,應可一窺漢人殖民霸業的來龍去脈。這樣的閱讀不僅 可讓學生接觸文言文學,亦可以古鑑今,提醒我們尊重「非我族類」 ,是文學課也是文化和公民課程。文學之用,斯為大矣。
- Nov 23 Sun 2008 12:38
《天才雷普利》系列小說推出新版小全集--邪惡實在太迷人【聯合報╱吳凌遠/報導】
1999年《英倫情人》金像獎名導安東尼‧明格拉執導的電影《天才雷普利》中,才子男星麥特‧戴蒙演活了靠邪惡與謊言,游走在真實與虛妄邊緣的小說人物雷普利。其實這部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黑色懸疑小說,早在1960年就由法國搶先拍成名片《陽光普照》,擔綱雷普利一角的是超級性感偶像亞蘭‧德倫。
電影賣座推波助瀾,帶動意想不到的「雷普利熱」由影壇反攻書市:2002年「雷普利」小說第三集《魔鬼雷普利》(Ripley's Game)拍電影,由男星約翰‧馬克維奇扮雷普利;2005年又拍原著續集《雷普利再現》(Ripley Under Ground)。近日書商彙編膾炙人口的「雷普利」系列五冊小說,推出「雷普利小全集」(The Complete Ripley Novels),讓書迷影迷一次購齊。
1950年海史密斯亮相處女作《火車怪客》一鳴驚人,「緊張大師」希區考克相中拍電影更使她聲名大噪。在成名的暗影中,人生比小說更傳奇,海史密斯的遭遇離奇不讓雷普利專美:她沒出生父母就離婚,母親改嫁,造成她從小就自覺是孤獨的局外人。她和母親關係不睦,「她使我的童年像地獄」,在短篇小說〈水龜〉(The Terrapin)中,男孩主角將母親刺死,投射著作家的心結。
海史密斯是女同志,1951年她以假名Clare Morgan寫出《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首開女同志小說有快樂結局先河。1963年海史密斯與一位英國婦人相戀,搬到歐洲定居,1995年逝於瑞士。她的犯罪小說在美國之外廣獲讚賞,獨獨美國評論家稱她是「廉價商店的杜斯妥也夫斯基」(dime-store Dostoevsky)。海史密斯酗酒,無法和任何人維持穩定的關係,她寧願和動物相處,「我不用和人對話時,我的想像力最能發揮」。
1955年問世的《天才雷普利》只花不到六個月寫成,後續四本卻耗去三十六年,每一本更加深入雷普利複雜的內心世界和空虛的靈魂。在《天才雷普利》中,初登場的雷普利受富商之託,到歐洲勸藝術家兒子狄奇回家,反而與狄奇成為摯友。後來狄奇嫌煩要趕他走,雷普利萌生殺機,冒用狄奇的身分。書末雷普利被迫回復原來的身分,滿心不情願,「他討厭當雷普利,討厭當無名小卒」。
續集《雷普利再現》背景已是六年後,雷普利娶了有錢的法國太太住在鄉間豪宅。他已婚,卻以同志自居,喜歡穿女裝。擔心東窗事發,他又開始殺人。拍過兩次電影的《魔鬼雷普利》,雷普利在宴會中受人輕視,心生報復,指對方是殺手,最後捲入黑幫糾葛。
呈現雷普利一生劣跡的《雷普利跟屁蟲》(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一位冒名年輕人上門找雷普利協助,因他殺了父親,雷普利教他不要認罪。1991年完結篇《水下雷普利》(Ripley Under Water),鄉居的雷普利隔鄰搬來一對美國夫婦,不斷想要挖掘雷普利不可告人的過去,尤其是在《魔鬼雷普利》遭他殺害的藝術蒐藏家……
系列小說中,主角雷普利贏得地位與財富,不是靠努力工作或誠信種種美國中產階級信仰,而是用殺人和欺騙。海史密斯獨到的敘事技藝引領讀者用雷普利的眼光看世界,產生認同,為他逃脫正義的制裁高興。海史密斯說過:「我常感覺是雷普利在寫書,我只負責打字。」她藉不受法律和道德圈制的主角,挑動一般人內心蠢蠢欲動的邪惡慾念,顛覆閱讀經驗,擊破世俗的價值觀。
【2008/11/2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