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斯特坐在鋼琴前,他個人的個性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來自於蒼白臉龐中強烈激情的外型,對我,他看起來像是個來自向前流瀉的音符,被快速釘在樂器上的惡魔。它們源於他的血液,源於他的思想,他是個從束縛中解放靈魂的惡魔。
浪漫時期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出生於匈牙利Raiding,1886年過世於德國Byreuth(拜魯特),算是近代鋼琴作曲家、鋼琴演奏家及創新鋼琴技巧之始祖。著名的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Hans-christian Andersen)的旅行日記,曾經於1840年11月6日中描述了在德國漢堡聽李斯特鋼琴獨奏會時的印象:
──當李斯特坐在鋼琴前,他個人的個性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來自於蒼白臉龐中強烈激情的外型,對我,他看起來像是個來自向前流瀉的音符,被快速釘在樂器上的惡魔。它們源於他的血液,源於他的思想,他是個從束縛中解放靈魂的惡魔。他正在拷刑台上,血液流瀉,神經顫抖著;但是當他繼續彈奏時,惡魔消失了。我看見那蒼白的臉龐裝出一副高貴而明亮的表情。神樣的靈魂從他的眼睛,容貌的每一部分照耀出,他變成了好似只有靈魂與狂熱崇拜者才能達到的美麗。
‧歷史月刊 2008/08/14年輕時的李斯特擁有最燦爛的明星音樂生涯與最轟轟烈烈的愛情史,周旋於皇宮貴族間。然而,中年後,李斯特看破紅塵獻身宗教,成為修道院院長。最後,晚年為病痛所苦,每天藉酒消愁,心境上與年輕時的燦爛完全不同。據李斯特傳記的權威作者亞倫‧沃克(Alan Walker, 1930~)書中所載,李斯特晚年時,曾經在一封寫給梅爾鐸夫(Olga von Meyendorff)女士的信上,道出他對人世的倦怠:
我極其厭倦於生存,然而,我相信上主的第五戒──不可殺人,也適用於自殺,因此我仍然繼續活存……上星期五,我步入了我的第七十個年頭,或許這是個結束一切的好時機……況且,我從未想要長命,從最早的少年時期開始,我就常常在入睡前盼望從此再也不要醒過來……
在此信中,我們看到了在光鮮燦爛音樂生涯背後的陰暗個性。
李斯特的《死亡之舞》(Totentanz)是一首以《神怒之日》(Dies Irae)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為主題作成的「為鋼琴與管弦樂」變奏曲。一些李斯特的樂曲標題,如《死亡之舞》(Totentanz)、《葬禮》(Funérailles)、《死之沉思》(Pensee des morts)、《哀慟之弓朵拉》(La Lugubre Gondola)……,讓我懷疑李斯特是否被死亡、宗教、天堂或地獄,占據了全部的心思。李斯特不僅是一位狂熱的天主教徒,被但丁的《神曲》(Divina Commedia原名La commedia di Dante Alighieri)深深感動,報導中也記載李斯特在1830年代初期經常進出巴黎的醫院、賭場及精神病院,甚至到監獄之地牢裡觀察被判處死刑之犯人。
在歐洲文化中,對死亡如此困擾之現象,並非只單獨存在於李斯特的音樂中。黑死病的創傷激發了許多繪畫及藝術作品之創作,如:《死亡之舞》(Totentanz)1493年於紐倫堡歷史記事Liber Chronicarum(Nuremberg Chronicles)Hanz Holbein所繪之《死亡之舞》(Totentanz)以及1355年左右創作,位於義大利比薩Pisa Campo Santo教堂,可能由rancesco Traini、Andrea Orcagna及Buonamico Buffalmaccot三位畫家所繪之壁畫《死神之勝利》(Triumph of Deat)都是因此而產生之創作。自中古時期,文藝復興而至今天的畫作,如Bosch、Brueghel、Holbein及其他許多畫家,常以奇幻似、有時幽默恐怖的舞躍屍體影像和骷髏軍團,儀式化的清除了我們的潛意識中對此種原型的恐懼。這些影像同時也包含了道德的訊息;它們警惕我們,活生生的軀體是如此脆弱,而世俗生命之榮耀又是如何的虛無。
浪漫時期,人們醉心於所有中古時期之各種事物,而奇幻的死亡諷刺與滑稽之死亡觀點,似乎取代了原有的道德意圖。在音樂上的最佳範例,不可思議的嘲諷,可在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Hector Berlioz : Symphonie Fantastique)最後一樂章中找到,其間,引用的中古時期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神怒之日》(Dies Irae)之旋律,就以非常驚人的現代方式出現。1830年,李斯特參加了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的首演,他被此作品的強力原創性震憾不已。由於李斯特的《死亡之舞》也是以《神怒之日》聖歌寫成的「為鋼琴與管弦樂的變奏曲」,所以一般都公認李斯特之靈感是得於白遼士。
另外一處年輕李斯特的靈感來源,可能得自於義大利比薩教堂裡(Campo Santo)之著名壁畫《死神之勝利》。李斯特在1838年與情婦達固爾女伯爵(Marie d’Agoult)私奔至義大利時,曾經造訪比薩,然而,卻是在10年之後,李斯特才完成《死亡之舞》的初稿。1853年至1859年間,繼續修訂而成為最終的《死亡之舞》版本,是於1865年4月15日在海牙,由李斯特彈奏,畢婁(Hans von Bülow)指揮首演,而此作品也就是題贈給學生兼女婿畢婁的。
由於李斯特的《死亡之舞》是以Gregorian聖歌為基本素材,因此,其中包含聽起來富有中古風味的樂段,並加上卡農式的對位,而且絕對是超前衛驚人創新的配器方式,在鋼琴部分的本質是打擊式的,讓人驚訝的是,曲子一開始,就像極二十世紀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ela Bartok)《雙鋼琴與打擊樂奏鳴曲》(Sonata for two Pianos and Percussion)之序奏部分。可能,這也非偶然之巧合,因為巴爾托克(以及拉赫曼尼諾夫)都經常演奏李斯特的《死亡之舞》曲中,其他現代式的素材,例如在如觸技曲(Toccata)的部分,鋼琴彈奏的重複音,猶如咩咩叫,樂團魔鬼似密集而特殊的音群──例如弦樂器以弓桿敲奏(col legno)之聲音聽起來如骨頭顫抖與鈴鐺之聲響。
李斯特早期之傳記作家Richard Pohe曾提到:「每一首變奏曲都展現出一些新的個性──嚴肅的男人,飛奔之青年,不屑的懷疑者,祈禱之僧侶,有膽的士兵,柔順的女孩及嬉戲的小孩等。」如大部分李斯特的其他樂曲一樣,此曲也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存在,除第一個版本的《死亡之舞》外,另外還有第二個版本是由作曲家Ferruccio Busoni在1919年依據手稿完成的《De Profundis》。而此曲之一般演出則是採用1859年間修訂的第三個版本。
錄音版本:
李斯特學生 José Vianna da Motta (1945 - Port Nat S IPL 108)
György Cziffra (EMI 74012 2),
Claudio Arrau,Jorge Bolet(Decca),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1961 - Arkadia HP 507.1; 1962 - Memoria 999-001) Byron Janis(RCA)
- Sep 04 Thu 2008 07:47
李斯特的《死亡之舞》【文/魏樂富;譯/葉綠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