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大溪鎮靠近山區的三層河階台地,有一條溪澗,從那山坳深處的白石山麓,緩緩涓流而出,直至先總統蔣介石在因緣際會下,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並在此蓋行館,供思親、休憩之用,直至其百年後,亦成為暫厝之所,「慈湖」之名才因此名聞遐邇,廣為周知。


桃園縣大溪鎮靠近山區的三層河階台地,有一條溪澗,從那山坳深處的白石山麓,緩緩涓流而出,在所流經的水域裡,穿越過一條彎曲的田壟,前後共匯集了三座大小不一的埤塘,當地人在這處融合交錯的山水之間,分別給它們取了「白石湖」與「龍過脈」兩個非常優質、典雅的名字;直至先總統蔣介石在因緣際會下,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爾後為紀念其先母王太夫人,遂將「白石湖」易名為「慈湖」,並在此蓋行館,供思親、休憩之用,直至其百年後,亦成為暫厝之所,「慈湖」之名才因此名聞遐邇,廣為周知。

慈湖由前後三座埤塘 串聯而成‧新聞大舞台 2008/07/07

其實慈湖是由前後三座埤塘串聯而成,集大片水域的名稱,從裡到外分別稱為:後(內)慈湖、前(外)慈湖與牛角湳埤;其中前慈湖與牛角湳埤一前一後相繼環繞,綿亙於慈湖陵寢外緣的周邊地段,被一片猶如天然屏障的寬闊水域包攏護衛著,真是一處雲靄靉靆,山光嵐影,不受塵囂攪擾,清幽雅靜,景緻怡人的佳美之地。

後慈湖則在草嶺山岡的後緣,早年尚未受到管制時,在地人稱之為龍過脈埤,埤塘中有為數甚豐的水族類,當地人最愛撈捕水域中的大型游魚如烏鰡、草魚、大頭鰱……等,多為佐膳佳餚,若豐獲時,運至大溪街庄販售,可貼補家計。

埤塘內的水量頗為豐沛,有調節蓄水功能,當水榮盈滿期,可經渠道灌注流入下游的前慈湖,再續注入牛角湳埤,由後慈湖至陵寢周邊前慈湖之水域內,尚有一段曲折綿延的水距。

基本上,整個外慈湖範圍,在1950年代之前,當地人稱其為「新埤」,這塊遠離塵囂,清幽靜謐,猶如世外桃源般位處於山巒疊嶂,蒼鬱翠綠的山陬水澨之間,它原本隸屬於板橋林本源氏的祭祀產業,迄今已有百年歲月,且歷經三個不同世代的政權,卻仍猶如深閨未識的碧玉閨秀,純潔無瑕,清麗脫俗,毫無玷污的一塊處女地。

洞口賓館 更名為慈湖賓館

當林家獲悉總統蔣公相中這塊瑰寶之地後,以林家歷代的當家主事者,與各階段政權領導人的互動經驗,便立即釋出最大的善意,無條件將這片大約19公頃的土地及水域全數捐贈出來。

但蔣公在當時卻無意願接受林家善意的饋贈,經過多次折衝與協調後,遂由政府當局出面,以無償租賃的方式,取得「新埤」這塊水域、土地的使用權利,再經移轉手續才歸屬蔣公使用,直至蔣公辭世,林家仍然堅持捐獻這塊大片的土地及水域。

蔣經國感念林家的誠意,同意接受捐贈,當贈予手續辦妥後,經國先生又立即轉手回贈,捐給政府當局。蔣家的清廉不取,誠然可佩,卻也埋下了日後移靈時所發生的種種波折與事故,這是蔣家當初所始料未及的。

慈湖周邊的山水地貌,非常神似蔣公位在浙江奉化溪口的故鄉風貌,所以才能獲得青睞與駐蹕,因此仿照奉化溪口家鄉的故居形貌建造行館,其設計藍圖,營造工法,皆以江南合院之式樣為藍本,在行館完工初期,尚未正式定名為慈湖賓館前,當時僅暫名為洞口賓館。

究其緣起,源自於大溪境內之北橫公路有一座百吉隧道,而此隧道洞口與賓館位置之距離近在咫尺,因濱臨隧道洞口而得名。

當年賓館竣工的日期為1959年6月13日,而這個日子恰好就是蔣母王太夫人冥誕的前一天,蔣公為了表達對親情之緬懷與思念,更改賓館初命之名,始正式定名為慈湖賓館。

在施工期間,蔣公特別要求居室空間應簡約樸實,忌鋪張奢華,綜觀整個主體建築,為四合院式的紅瓦平屋,猶如尋常百姓的民居建築,素平質樸,淡雅無奇,賓館之工法與裝飾,環境之布局與配置,毫無朱門府邸的貴質與霸氣,從入住及至離世,舉凡16年間,這是蔣公在台灣眾多行館中,最喜歡駐蹕停留的少數行館之一。

後慈湖 業於4月20日起開放

1975年4月5日蔣公辭世,當時欲選擇的百年安厝之所,首選勝出的是復興鄉角板山賓館,但實際探勘時,發現山道路徑,狹窄多彎,曲折難行,極不利靈車之駕馭,疑有安全之顧慮,且該地段位處深邃僻遠,亦不便爾後之祭悼與管理,在勘查當時,發現於同一路段又屬同一區域內的慈湖賓館,可與角板山賓館相互比對評量,兩者之優劣良窳,在多方權衡與考量下,決定暫厝於慈湖;至此慈湖賓館由陽宅官邸,晉身一變,轉換成陰宅陵寢了。

一處好的陽宅地理,並不一定就是好的陰宅風水,慈湖從陽宅轉換成陰宅後,就是個明顯又活脫的案例,蔣氏父子之靈柩,皆以懸棺的方式暫厝於慈湖與頭寮,按風水觀,其所衍生的影響,因而造成蔣家爾後快速的沒落與凋零,是有目共睹,且無可避逭的。

如今之慈湖(即前慈湖與牛角湳埤)早已開放參訪,且成為名聞遐邇的觀光景點,每遇假日前往謁陵或參觀的遊客,多如過江之鯽,而後慈湖早年仍屬尚未開放的管制區域,乏人問津及探訪,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已逐漸褪去其神祕面紗,桃園縣政府觀光發展課已於今年4月20日起開放遊客參觀,但須預約登記,始得入內。

掌握機緣,得門而入,踏進這塊曾被時光停格遺忘的祕境中,無拘無束地徜徉在清幽雅靜,毫無玷污的山水間,仔細感受並體會那種「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靜謐,絕對是一大賞心悅目之樂事。

【本文摘自新聞大舞台7月號】

蔣公:「草山行館收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