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煩惱在心裡/(在心裡)/我拒絕輸/這是你的票/聽鼓手的樂音變得邪惡
─Chuck D,“Welcome To The Terrordome”

本故事的開始正是另一個故事的結束。舊的那則故事充滿樂觀情緒與崇高理念,深信人類有能力透過政治行動與道德辯論達成改變。新的故事則發生於我們現今所處時代,充滿犬儒、嘲諷與幾臻化境的自我涉入。轉捩點發生於七0年代,那時,寬大的彩色套頭毛衣、麵包鞋、尼克森還在流行。由金恩博士領導的那個民權運動階段(講究非暴力哲學,遊行者都穿漿過的白襯衫、打細領帶)幾乎已死亡。繼之而起、充滿暴力語言的民權運動階段,也在美國政府對待窮人的政策改採海洛英惡毒控制、用金錢鼓勵聯邦調查局線民通風報信,並以善意忽略取代自由主義者內疚(liberal guilt)後,趨向衰退。追求社會改革的街頭動盪已經結束。這個階段的美國黑人可以坐在巴士前排,也可以坐在戲院樓上,在美國任何一州都有投票權,黑人政治家開始把目標放在控制各大小城鎮的市議會。原本純白人的大學開放收黑人學生,而這些野心勃勃的黑人大學生也開始投入美國大企業的銅臭懷抱。

金恩博士視民權運動為打開機會大門的方法,它也的確辦到了,至少對某些人來說是的。七0年代第一批黑人大學畢業生便是「積極行動」 (affirmative action)1的產物。他們尚未被稱為「霸痞」──那時連「雅痞」這個詞都還沒誕生呢──但他們的確為後來的「霸痞」做了先鋒。南方的遊行示威者與北方的激進民族主義者為他們踹開了大門,他們並不比父母輩更聰明或更值得尊敬,只是受過更好的訓練,熟悉白人主流的議定規則,自傲於黑人的新力量,也準備好面對非洲裔美國人從未面對過的曖昧挫折。

七0年代開始,新近躋身專業人士的黑人開始以前輩不曾享有的自由追求野心實現,但也面臨效忠白人雇主(保住飯碗!)與信奉支持黑人議題(可能危及飯碗)的衝突。獲准進入某個領域不代表你適應融入。難怪商業雜誌《黑人企業》(Black Enterprise)在一九七四年七月號做了一個高血壓專題,指出美國兩千三百萬高血壓患者中有六百萬人是黑人,高血壓是非洲裔美國人第一號健康殺手。

這群新中產階級是象徵主義(tokenism)、積極行動與自身努力的結晶,他們的生活型態也和美國七0年代多數中產階級相同,住在郊區,通常是黑人為主的社區如紐澤西州的提內克(Teaneck)、加州巴德溫山(Baldwin Hills)、馬里蘭州銀泉(Silver Springs)。他們開始嘗試古柯鹼,追求它所代表的豪華快感與地位象徵。傳統代表富裕黑人的凱迪拉克轎車悄悄讓位給較不招搖炫示的歐洲高級轎車。

而大企業也終於以另一種眼光觀看黑人社群,不再只是狹隘的雇傭關係。隨著黑人專業人士增多,各企業的執行長發現直接迎合黑人大眾的商品有利可圖。所以我們看到七0年代產生了所謂的「特殊市場」(special market,等同於黑人市場)──針對原本遭受冷落的黑人消費者產生的新部門。我們在七0年代的《黑人企業》雜誌不時可看到「通用食品」(General Foods)、「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與各式美國製造商打著「特殊市場」委婉說法大肆叫賣自己的產品。對第一批大企業的黑人僱員來說,「特殊市場」部門常是個富裕陷阱,它保障員工可以得到美國主流生活的紅利(住在郊區、信用卡、週末滑雪),另一方面,卻阻絕黑人員工接近公司真正的利潤中心,剝奪他們真正掌握全面大權的機會。成為公司「特殊市場」部門的副總裁,通常代表你轉換跑道至物流或生產等真正核心部門的機率很低,不管該企業亟欲促銷的產品是什麼。黑人主管經常發現他們的角色重要性是讓公司對股東大眾炫示,或者對「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有所交代。

七0年代之前,唱片公司仍不被視為是企業美國的一部分。叛逆的六0年代,唱片工業為鼓吹自由性愛、左翼意識形態、吸食毒品的吉他手與樂團打開大門,讓主流社會嚇個半死。反諷的是搖滾革命音樂帶來的利潤以及它製造的市場擴張,讓小廠牌變大,也使唱片工業原本的大勢力更形鞏固。「門戶合唱團」(The Doors)、「滾石合唱團」(Rolling Stones)、吉米.漢醉克斯(Jimi Hendrix)與形形色色反文化樂手為唱片公司賺進大把鈔票,讓它們不得不因應市場需求而擴張,尤其是衍生性商品與發行部門。Warner- Reprise、Elektra-Asylum與Atlantic唱片在一九七0年合併成為WEA發行系統,就是一大徵候。

六0年代的搖滾明星幻想一個可以搭配他們雄辯訴求的美好世界,但就和七0年代公眾

生活的許多面向一樣,他們失去了烏托邦願景,分裂成子類型,為高度鎖定目標行銷的市場服務。儘管如此,打從二次大戰起便由摩城、Stax、 Chess等獨立唱片公司掌控的黑人音樂市場,對大公司而言,似乎是個完全未開發且不斷成長的領域。六0年代已經證明(尤其是摩城唱片)以節奏藍調為基礎、黑人演唱的音樂,可以輕易大量銷售給白人青少年,創造出獲利可觀的商業/文化跨界。

如同「通用汽車」與「通用食品」,一九七一年,哥倫比亞唱片公司(CBS)也開創了特殊市場部門,華納唱片(Warner Bros.)、寶麗多唱片(Polydor)與ABC-Dunhill緊追在後。有的唱片公司甚至稱自己的特殊市場部門為節奏藍調部,或者,更大膽點的,直接稱為「黑人音樂部」。基本上,這些部門的創立是雇用非洲裔美國人販售黑人流行音樂,並為樂手塑造「跨界」魅力。從雇傭機會、薪資與藝人預付版稅(advance)的角度而言,這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進步。黑人副總裁人數激增,豪華派對繼之產生。靈魂樂歌手原本棲身小唱片公司(這些公司打從二次大戰起便不斷孳育節奏藍調音樂),收入微薄,現在唱片合約、錄音預算與版稅抽成都大幅增加。對哥倫比亞唱片、WEA、RCA這些大唱片公司而言,黑人音樂部門就像「二軍工廠」,為他們培育O`Jays、Earth, Wind & Fire與麥可.傑克森等跨界大明星。

當然,轉型不見得總是平順或毫無副作用。許多上了年紀、早已成名的靈魂樂歌手無法適應黑人音樂部門的要求,因為後者的欲望是打入流行音樂消費群。不少在舊環境中茁壯的歌手如Tyrone Davis、Bobby Womack、Candi Staton 都在大系統裡遭到挫敗。

此外,黑人音樂部門的黑人高階主管也和「通用汽車」與「嬌生公司」的同輩一樣,在銷售跨界音樂「產品」(唱片公司稱唱片為產品)時,並無足夠的自主權。除了少數例外,野心勃勃的黑人主管在體制內爬升,很快便撞到高而厚的升遷天花板,切斷他(或她)繼續成長與取得權力。儘管黑人音樂不因種族差別而被圈困不得動彈,但發展此種音樂的唱片公司員工顯然並非如此。

悲哀反諷的是,這些「特殊部門」成為企業常設單位的時間正好是非洲裔美國流行音樂創造力最低落時(大約在一九七六到一九八一年間)。原因有二。第一,為了達到跨界目的,製作人經常重塑黑人音樂的音色,甚至發行稀釋過的唱片。許多時候,許多單曲唱片之所以問世,純是唱片公司高層認為它有跨界潛力。歌手的生涯進展、黑人消費者的品味、唱片品質都是次要考慮。雖然這些唱片是由黑人音樂部門行銷上市,但是它們的長期銷售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流行音樂電台(也就是白人電台)的白人主管。藝人在這種轉化過程中迷失了。第二個因素是狄斯可音樂的興起。倒不是狄斯可音樂本身對黑人音樂發展

不好,其實不是,傷害來自唱片公司內部對狄斯可音樂的認知,以及許多白人樂迷對它的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