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聯盟專屬網站mlb.com上有句名言:baseball is always on棒球無時不刻都在(發生)。這不只是一句行銷廣告詞,而是的確如此。去年十月,號稱「白痴勇士」的Red Sox紅襪隊在美國聯盟冠軍戰,以棒球史上前所未有的三連敗後又四連勝,打垮「邪惡帝國」紐約洋基隊(他們的一到九棒到別隊都可以當第四棒),後來又四連勝國家聯盟冠軍聖路易紅雀隊,勇奪World Series世界大賽冠軍,打破1918年以來被貝比魯斯詛咒的「紅襪永不得總冠軍」的惡夢。

 總冠軍賽結束,三月春訓開始,現在距離四月三日開幕戰還有,呃,十五天二十二小時五十一分鐘三十四秒。除了不斷重播紅襪隊的大驚奇,除了球隊競買自由球員 Beltran的暗潮洶湧,除了巨投「火箭」Clemens克萊蒙斯要求太空人隊付給他一年22百萬─的─美金─因為他的背號是22(用另外一個方式說你可能會更有概念:他一個球季大概投三十場球,每場約投一百球,總數三千球,所以你只要聽到球啵的一聲親吻捕手手套的聲音─你看不到球因為球速太快─只要投一球,他就賺三十萬台幣),除了洋基隊的Jason Giambi傑森吉昂比春訓歸隊後就急於揮大棒證明他曾經是MVP,除了舊金山巨人隊的Barry Bonds 邦茲在開春訓報到記者會的時候對媒體說「你們每個記者都說謊 you all liars」(雖然遠在台灣,身為新聞從業人員的我聽到這句話還是兩頰發熱),除了博覽會隊轉移到華盛頓特區重新命名為Nationals(沒有人看好這支新隊的前途,但是對於他們像名牌服飾的DC帽徽縮寫大家倒是讚賞有加),除了這些花花掛掛,美國職棒的offseason還有什麼會on,還會有什麼大新聞呢?

 有。非常大。就發生在前天,三月十七日星期四。

 兩個全國聯播網。將近十二小時的馬拉松「比賽」。全美關注的焦點。海外有我在收看。當然不止我,世界上還有其他地區數以千萬計的人,不過我懷疑在時差狀態下,有誰能像我下了班竟然整夜沒睡盯著mlb.com網路電視直播從頭收看到尾的狂熱。

 「比賽」地點,不是在綠草如茵的棒球場,而是美國圓頂國會山莊。球星雲集,不過他們沒有拎著棒子,而是拎著領帶。套句美國媒體形容的,他們每個人的臉色「就像剛剛被三振」的糟透。穿著名牌西裝,戴著權威金邊眼鏡,操著空中英語教室口腔的華盛頓政客們,正拿著一疊厚厚資料忙碌穿梭,更不要說那些拿著 shot gun把地上拖得到處都是亂七八糟電線準備開始「說謊」的媒體。美國職棒大聯盟最有權勢的理事長Bud Selig,球員工會代表Don Fehr,和幾位大聯盟一級行政主管,與幾位現役或退休的大明星,包括Jose Canseco荷西坎塞哥、Sammy Sosa山米索沙、Mark McGwire馬怪爾、Rafael Palmeiro、Frank Thomas和Curt Schilling席林都出席「作證」。除了席林是投手,其他都是超級強打。Jason Giambi吉昂比「請假」。他們出席的這場十二小時馬拉松「比賽」,正是由美國四十位國會議員所組成的調查委員會所召開的「美國職棒使用類固醇問題公聽會」。

 運動員使用類固醇,這件事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值得美國國會召開公聽會?而且美國職棒現役球員也不過五六百個人,就算每個都用,那還是美國兩億人口中的少數,為什麼美國會有那麼多家庭會關心這個問題,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一起收看這場公聽會呢?

 先讓我們把─呃,說謊的鏡頭─轉向美國德州的一個小鎮Plano。

「Barry Bonds都用它」

 17歲的Taylor Hooton泰勒胡頓站在他的房間裡,面對鏡子。

 泰勒是一個很典型的美國男孩,臉上帶著雀斑,健康,陽光,藍眼珠充滿希望,榮譽心超強。從兩歲開始,單親爸爸Donald就開始教他打棒球─人生要贏在起跑點,son。果然,泰勒國小三年級就被選進校隊,然後是鎮隊,鄉隊,郡隊,州隊,威廉波特。他一直都是第四棒。除了天生的遺傳,爸爸剛好是個講究科學統計數字的醫生,因此會適時的補充營養,並且逐步增加重量訓練。結果就是牆上貼滿了錦標和大人物微笑合拍的照片。

 然後泰勒上了高中,突然之間,他開始面臨人生的期待。許多人都相信他將進入美國職棒大聯盟,成為極少數的幸運兒之一,每揮一棒或每投一球,三十萬台幣就入袋。據說遠在亞洲有個小島叫台灣,三十萬是那島上許多人工作半年的薪水。

 然而泰勒也面臨更有力的對手。他們的高中專門招收棒球的明日之星,所以他們班上的同學都是來自德州各個小鎮的第四棒。泰勒只要手指頭被蚊子釘到,立刻有人跟教練打報告:「他手斷了,我可以取代他的位置。」競爭真是激烈。當其他同學開始泡馬子「攻佔三壘到本壘」的時候,他整夜腦袋裡想的卻是比微積分還抽象複雜的投手球路3D模擬破解圖。

 從此以後打棒球不再是那麼快樂的一件事。泰勒仍然熱愛棒球,但是不被比下去成了更重要的 business。泰勒三振的次數變多了,不只因為投手水準更高,更因為他的心情起起伏伏。他總是擔心著。棒子握得越緊,揮得就越慢,泰勒就看起來更像個傻瓜。終於,他創下連續十場三十四次三振的紀錄後,被「下放」到B隊。

 泰勒開始偷偷買醉,甚至和B隊的捕手JJ一起吸大麻。他開始想,將來大學畢業以後他可以當肥料推銷員,或者進證券行。有天晚上,JJ跟他說:「嘿,泰勒,你不屬於我們。」

 直到現在才開始學說狠話的泰勒說:「靠杯,三小,你哈草我『開飯』,你吃糖我拉K,姬疤哦,我不跟你跟誰一掛?」

 JJ搖頭說:「不。我們天生注定就是旋不緊的螺絲,screwed up。你不同。看看你眼睛裡的東西。你墮落不下去。」

 泰勒說:「幹你再鬼扯我就殺你全家。靠杯媽的,我掛了娘。」

 JJ拿出一條鐵軟管的藥膏,看起來很普通,各大藥房都買得到的感覺。就像消除酸痛的「擦勞滅」那種。

 JJ說:「絕對不是我拿給你的。祝你大聯盟旅程一路順風。」

 泰勒說:「這是什麼?」

 JJ說:「神奇魔力膏。Barry Bonds都用它。別跟你醫生老爸講。」

 三個月以後,泰勒重回A隊,並且締造出連續十場十支全壘打的破美國高中紀錄。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每個球探都拿著筆記簿在他後面做密密麻麻的紀錄,並且邀請他放暑假的時候「到我們球場玩玩」,免費來回機票,免費五星級飯店,當然最棒的是,和牆上的明星球員共進午餐。泰勒不再擔心。

 但是,泰勒的父親Donald開始擔心了。他覺得有事情不對勁。他的兒子變得不太一樣,事實上,是非常明顯的不一樣。一年半以後,他幾乎認不出他兒子。終於,在一次違反兒子人權的入侵房間搜查中,Donald發現了「神奇魔力膏」。事實真相爆發,做醫生的Donald和棒球明日之星的兒子泰勒在家中客廳,進行了一次非常激烈的爭吵。最後泰勒衝進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把門關上。

 現在,泰勒站在鏡子前面。
 還是一樣的藍眼睛,還是一樣的雀斑。陽光。
 有什麼不一樣?
 泰勒仔細看,哦,他發現了。
 是鏡子。落地的穿衣鏡。
 穿衣鏡不一樣。

 在他面前的這面穿衣鏡,是他上星期新買的。不止如此,他到現在才注意到,這面穿衣鏡,幾乎佔了他房間牆面的一半。非常巨大。

 為什麼需要這麼大的穿衣鏡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泰勒變得非常巨大。他的體重,從原來的五十公斤,變成一百二十公斤。泰勒的肩肌,跟他同班同學的頭一樣大。更重要的是,即使如此泰勒還是覺得不夠大。他要世界第一。他環顧牆上的照片,泰勒從尖下巴的微笑,變成圓臉的皮笑肉不笑。他本來都跟同學勾肩搭背一起拍照,後來都沒有人要跟他一起拍─ 他們站在他旁邊,活像是剛從大猩猩金剛手上掙脫的小芭比。
泰勒掩面哭泣。

 「我竟然變成了怪物‧‧‧」

 泰勒拿出鉛筆,折斷了幾次筆心以後,在紙上寫下這幾句話:

 「爸爸,對不起,我不該使用類固醇。但是Barry Bonds都用它。我愛你。泰勒敬上。」

 然後他就上吊自殺。

 紐約時報焦點版以頭題報導了這則新聞,消息一見報就震驚美國社會。之後各州又陸續有高中男性青少年運動員因為無法克服使用類固醇後產生的強烈沮喪感而自殺的消息見報。一些社福團體於是開始進行調查,看多少高中生會私底下使用禁止非醫生處方的類固醇。結果相當驚人:大約五十萬以上的高中生,都偶爾或經常使用類固醇。於是社福團體發出強烈的抗議,呼籲社會注意明星棒球偶像使用類固醇對美國下一代所產生的可怕影響。

 終於促使國會採取行動。

「零到一秒之間」

 在繼續往下說以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究竟什麼是類固醇?類固醇跟運動員又有什麼關係?
類固醇到底是什麼?以下是我在網路上查到的中文資料: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嘿,為什麼台灣人會替它取這個綽號,值得好好追蹤一下),又稱「副腎皮質素」,它其實是存在人體內正常情況下的分泌的賀爾蒙,除了控制身體的養份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質之代謝、電解質的平衡、影響免疫系統外,在特殊的情況下還會大量分泌,讓身體可以應付一些緊急的需要,所以又屬於「壓力性賀爾蒙」的一種。

 類固醇藥物有穩定細胞膜,及阻止疼痛神經纖維(C和A delta神經)傳遞,及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發炎物質生成的作用,因而具有消炎特性,可以減輕骨破壞性疼痛、及神經或脊髓受擠壓引起的疼痛;類固醇還能提高情緒、增加食慾;所以對軀體性疼痛或神經病變性痛也都有效。

 對癌症的病患而言,需要用到類固醇的情形相當常見,尤其是癌細胞快速擴散造成疼痛,例如腫瘤引起的頭疼,類固醇可以降低顱內壓、縮小腫瘤體積、及減輕腦水腫,或是癌細胞轉移至脊椎骨,壓迫神經根造成下肢厲害的麻痛等。由於這類疼痛變化的速度很快,往往需要給予大量口服或靜脈的類固醇才能減輕疼痛。
 
 好啦,我猜大部分讀者跟我一樣對以上的說明都是好像懂了的其實一點也不懂。總之它是一種會影響身體的「素」,可以刺激肌肉生長,可以迅速恢復疲勞,可以減輕疼痛。那麼為什麼要醫生處方才能使用呢?因為它有致命性的副作用,在外觀上,會出現圓臉、犀牛肩、軀幹異常壯大,會改變性徵(不過很多運動員應該不會注意到他的胸部變大小鳥變小感情變豐富吧),不過使用類固醇最可怕的地方如果大量長期使用,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心臟病,癌症,不孕,沮喪導致的自殺。

 既然類固醇這麼可怕,為什麼運動員還願意使用呢?第一當然是他們相信自己強壯到足以對抗任何化學藥物。第二是他們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為了戰績和戰績代表的大把銀子,不惜「撩下去」。第三,他們的職業運動生涯一般來說十到十五年,他們樂觀的認為,退休後─大概只有四十歲─不再使用,身體就會恢復健康。

 這裡有一個重點:並不是每種職業運動的運動員都會使用類固醇。其中的道理在於,類固醇最能顯出神奇功效的地方,是在運動員的「爆發力」。換句話說,就是在那「零到一秒之間」。足球員和籃球員滿場飛奔,需要的是體力更甚爆發力,所以他們很少用類固醇。會用類固醇的,大都是短跑選手─還記得當年在蒙特婁奧運會一百公尺跑贏路易斯的班強生嗎?他後來就是因為被驗出使用類固醇(其實看他的臉和肩膀誰不懷疑)而被取消金牌。舉重選手是另一個使用類固醇的禁藥國度,呃,我絕對不是說國內。

 美式棒球更是大本營。投手不需要,他掌有主動權,而且要持續不斷的投。但是對每次幾乎要間隔半小時以上才有一次打擊機會的打擊者來說,站著不動的瞬間,面對來球突然產生的擊出爆發力,這就太重要了,有時候只是零點零零一秒的差別,就是全壘打和高飛接殺球的差別。曾榮獲年度 MVP、退休不久就因為心臟病過世的強打者Ken Caminiti,曾說到使用類固醇之後「揮棒快一點,力量多一點。然後你就確定球會飛過全壘打牆。你覺得好輕鬆。你覺得想飛起來。」

 難怪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員會認為,與其面對低潮時的酗酒、嗑藥,一樣搞壞身體,倒不如使用會達到高潮的類固醇。

 既然知道類固醇對於選手的危害性那麼高,那麼,美國大聯盟為什麼直到二○○二年才正式宣布禁止使用類固醇?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左、使用前】:舊金山巨人隊的巨星強棒Barry Bonds邦茲,剛出道的時候頂著一頭亂髮,鏡片下的臉龐略顯憂鬱,還蠻有一股文藝青年的作家感。這時候的他以擊球技巧聞名,並不只是揮大棒,而且是守備金手套獎,更經常進入難度非常高的30-30俱樂部(30支全壘打,30次盜壘),甚至40-40。
【右、疑似使用後】:據說邦茲曾在秘密大陪審團前作證說曾經「不小心擦過」類固醇,不過他後來憤怒的指責所有媒體「說謊」。邁入41歲高齡的邦茲,去年的打擊率高達3成62,打出45支全壘打,生涯全壘打總數703支,只離美國傳奇貝比魯斯的714支還差11支,離美國職棒史上全壘打王漢克阿倫的755支還有52支,許多人都預測他可能今年就會締造這項空前紀錄。
2001年,邦茲擊出73支全壘打,打破1998年由Mark McGwire馬怪爾所創下的美國職棒聯盟單季最多全壘打71支。那時候我人正在舊金山棒球場,我差一點就接到那個全壘打球‧‧‧好吧,差了三百多英尺,我是坐在捕手後面的觀眾席。五樓。
注意邦茲的圓臉,巨大的肩膀,還有那變得熱情豐富的雙唇。盜壘?算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砂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