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我固執的不這樣想。我真的覺得機場是極怪異的一種建築與空間形式,那麼大量的人被那麼不舒服的放置在那麼擁擠的空間裡,都同時在等待著、等待著、一直冷漠長時的等待著……
對飛機的印象,始於出生的屏東潮州。
那時一家住的是父親任職的官派宿舍,房子說是日據時代遺下的農會什麼的。蓋得極大也堂皇,裡面住了約十戶人家,是用日本人極擅長的洗石子築起來,二層樓巍巍然有種威武的氣勢。
我愛在中庭寬大的敞梯遊玩。半戶外的樓梯共轉兩次,每次轉折都鋪出大片可嬉玩的平台。從高些的平台可以俯瞰下去,聽看幾個洗衣婦在中庭洗台邊,工作與嘻笑相交織的對話;抬起頭,遠處無際蔗園上空,晨時肥碩的飛機緩緩列隊飛過,機尾跳出一顆顆白圓球,乍然綻成優雅垂降的白傘,悠悠飄落入顯得蔚藍藍無心思,美麗的我的記憶布幕上空。
「那是傘兵在作訓練,」稍長時他們對我這樣說明著。
我極愛這景象,會獨自攀上梯邊的矮牆,想像自己是空中正滑行的傘人,雙手橫張走索一樣的危危步著,大半立刻被某洗衣婦視見,尖叫吆喝聲裡倉惶下落來。後來,父親出差去到台北甚至國外,回來對我們述說搭乘的飛機與機場種種景觀,讓我聆聽不覺張嘴,對那個顯得無限遙遠的世界,露出飢慕的感情投射。
小五舉家搬到台北,住入才初開發的民生社區,那時從光復北路過來沒多遠,一直到基隆河邊都還是綠油油的稻田。剛完工排列的四層公寓空蕩蕩,沒多少人家住進來,我常上到空寂的屋頂平台,坐看北方並不太遠的松山機場。當時那是台灣唯一的國際機場,顯得莊重嚴肅的各式飛機日日起落,接續勾勒起正邁入青少年的我,對機場無限馳騁的遐想。
◆
上大學唸的是建築系,對機場的看法也逐漸從純然的浪漫,轉回到務實的世界裡。第一棟在現代建築歷史上,吸引我目光注意的機場,是由死於五十一歲,對養成期漫長的建築人而言,算是早夭的芬蘭裔美籍建築師埃洛.沙利南(Eero Saarinen),在60年代初完成於紐約甘迺迪機場的TWA航空站。
這個外觀很像一隻正要振翅離地而去大鵬鳥的機場,一落成就造成了全世界建築界極大的注目。首先是她輕盈動人的有機造型,讓自戰後就充斥著重複類同方玻璃盒子高樓,正陷入極為沈悶「國際主義」泥沼裡的建築界,好像忽然找到了一個可以呼吸新鮮空氣的窗口。而且沙利南以自由軀體美學,對抗當時極度理性化的風格,不但大膽挑戰時代的偏頗,甚至讓人稱譽這座機場,是「噴射航空時代裡,高第式巨型雕刻的再現」,好像是慶幸神靈終於再現人間似的。
整個機場是由無數的曲面體所構成,鳥禽腹腔般的內部空間,給人空間不斷在流動的強烈視覺感。在當時那樣沒有電腦可輔助繪圖,並作結構計算的年代裡,這案子無論在施工技術或設計繪圖上,對參與的團隊都是極大的挑戰,因此其成就也更值得尊敬。
沙利南之後隨即又完成了在華盛頓特區的杜勒斯機場。這個機場也是以巨大的弧形(有如微笑上揚的唇線)屋頂,傳達一種與有機非理性世界作對話的意圖,結構上採用挑戰度高、可以提供大跨度的懸索構造,整體視覺簡潔明快也優美,是戰後另一成功的機場作品。若與TWA航空站幽默愉悅的個性,來相互作比較的話,杜勒斯機場顯則露出比較貼近政治個性(首都機場)的端莊與氣派質感。
晚杜勒斯機場十餘年完工的中正一航站,其實在造型風格上,很有嫌疑是直接抄襲杜勒司機場的。這是台灣在過往某些公然抄襲西方(或日本)建築不良風氣裡,十分明顯仿冒品行為的最佳實例,只是居然會把這樣大的模仿作品,當作國家的出入門面,實在是貽笑大方到幾乎是辱人辱己的地步了。
杜勒司機場同時也是第一個採用專門車輛,將旅客直接送往登機坪的機場,這很確實反映出機場的忙碌化。因為噴射機的出現,長程旅行相對顯得容易,以及資本主義主導下的國際商業與旅遊交流大增,加以世界大戰的陰影逐漸消散去,國際機場裡的出入人數,開始天涯若比鄰的大量增加,城市以及跨國間的聯通,正式由機場登基成為主要串連者。
◆
機場自那之後益發蓬勃,也同時開始扮演某種政治性格、類同國家門戶的場面角色,作為炫耀國威的最佳第一打擊手。除了機場內接駁旅客的方式多元化,如小巴、電扶走道、輕軌車等等,建築造型競相擺弄風姿外,機場也逐漸轉形成複合的功能,不僅要提供乘客搭機的服務,相關的其他服務,不管是旅館、休息、娛樂的種種構想,也越加越多了,機場的角色有明顯由政治門戶,轉到商業利益的傾向。
現代機場正逐漸發展成有如小型商業城市,人在裡面幾乎要什麼有什麼,食衣住行娛樂樣樣不缺。但是人似乎相對的因此更顯渺小不可見,若非熟門熟路者,出入時很可能會有劉姥姥與大觀園,既唐突戲謔不安,又相互不可或缺,那種嘲諷兼歡欣的神話寓意出現來呢!
這說法,可能香港的啟德機場就是個好例子。這個由英國天王級建築師諾曼.佛斯特爵士所設計的機場,可能是東亞自九○年代起,這股重建或增建新機場競爭風潮裡,真正拔得國際注目頭籌的(中正二機場大概是墊底的)。
啟德機場除了在建築風格上,沒有辜負讓人瞠目乍舌引領風騷的期待外,整個角色定位就有上述更趨靠向商業目的的思惟傾向,對出入使用者(消費者)的需求,有著更人性化與貼心(或貼近荷包)的考量;另外也可明顯看到啟德機場所具有,在東亞的空域及地域位置上,想要爭冠冕(並壓倒他者)的雄心與壯志。
但是這樣爭顧客與爭空間權力的雙重目的,也是其他東亞機場,包括中正機場、雅加達、上海、漢城等,都同時在做的事情。這場恍如惡狗搶骨頭的好戲,當然也真切反映出東亞大城市間,既聯合又鬥爭的本質關係。
我現在對機場的觀感,當然也早已不再童時那樣的浪漫與純情了。事實上,伴隨著我的建築知識以及旅遊經歷,雙雙與年齡並增的積累過程裡,某個程度的,我對機場也越來越沒有好感與興趣了。
是的,雖然新起的機場依舊不絕於履,但是我現在已經完全不喜歡去機場了。我開始強烈的感受到,機場內固然服務越來越豐富,但那種冰冷與孤寂的冷漠氣息,也越來越強;正要離去與正在歸來的機場人,似乎都逐漸失去自己的真實溫度,露著一張張冷血疲憊的臉,並且在某時起,全部登機證般的化身成了無感的某種通行物了。
機場或者很真確的反應了,人類社會正趨化向某種疏離茫然空洞性的實情。而或正就是這樣的感受與認知,讓我越來越排斥去機場,因為我完全不喜歡成為那樣單一的無助個體,面對著龐然的複雜建築,並被許多機器蹂躪檢查兼控制的感受。
我和朋友抱怨過這樣的感受,他就說:「你只是老了。」
◆
是嗎?我固執的不這樣想。我真的覺得機場是極怪異的一種建築與空間形式,那麼大量的人被那麼不舒服的放置在那麼擁擠的空間裡,都同時在等待著、等待著、一直冷漠長時的等待著……
太奇怪了吧!
我比較記得並覺得可愛的,並不是這些正在爭勝的現代華麗版機場,反而是一些偏頗的與落後的機場,例如哈瓦那和河內一出關,就迎目滿面的無數國旗,多麼天真與老舊的國家想像與操作啊!令人不能不覺得可愛的失笑。或是阿拉斯加機場那隻可以合照的巨大北極熊標本,拉斯維加斯候機時讓人依舊不能歇手的貼心賭具,鳳凰城機場忽然關閉,說因為太熱使空氣稀薄,無法載得起飛機來,還有八○年代末期,我見到昆明機場跑道圍牆外,看著飛機降落興奮不已拍手歡呼的孩子們。
是那些讓我覺得有些不完美、卻也因而有些人性的機場,最留駐我記憶底層。
也許我的朋友是對的,我只是老了。但是我不會因此否認我的真實感覺,我就是不喜歡那些不能激起我想像,不能讓我心胸溫暖的機場,不管她有多現代、多高科技都一樣。
我依舊相信我的感覺。
我就是不愛飛機場!
對飛機的印象,始於出生的屏東潮州。
那時一家住的是父親任職的官派宿舍,房子說是日據時代遺下的農會什麼的。蓋得極大也堂皇,裡面住了約十戶人家,是用日本人極擅長的洗石子築起來,二層樓巍巍然有種威武的氣勢。
我愛在中庭寬大的敞梯遊玩。半戶外的樓梯共轉兩次,每次轉折都鋪出大片可嬉玩的平台。從高些的平台可以俯瞰下去,聽看幾個洗衣婦在中庭洗台邊,工作與嘻笑相交織的對話;抬起頭,遠處無際蔗園上空,晨時肥碩的飛機緩緩列隊飛過,機尾跳出一顆顆白圓球,乍然綻成優雅垂降的白傘,悠悠飄落入顯得蔚藍藍無心思,美麗的我的記憶布幕上空。
「那是傘兵在作訓練,」稍長時他們對我這樣說明著。
我極愛這景象,會獨自攀上梯邊的矮牆,想像自己是空中正滑行的傘人,雙手橫張走索一樣的危危步著,大半立刻被某洗衣婦視見,尖叫吆喝聲裡倉惶下落來。後來,父親出差去到台北甚至國外,回來對我們述說搭乘的飛機與機場種種景觀,讓我聆聽不覺張嘴,對那個顯得無限遙遠的世界,露出飢慕的感情投射。
小五舉家搬到台北,住入才初開發的民生社區,那時從光復北路過來沒多遠,一直到基隆河邊都還是綠油油的稻田。剛完工排列的四層公寓空蕩蕩,沒多少人家住進來,我常上到空寂的屋頂平台,坐看北方並不太遠的松山機場。當時那是台灣唯一的國際機場,顯得莊重嚴肅的各式飛機日日起落,接續勾勒起正邁入青少年的我,對機場無限馳騁的遐想。
◆
上大學唸的是建築系,對機場的看法也逐漸從純然的浪漫,轉回到務實的世界裡。第一棟在現代建築歷史上,吸引我目光注意的機場,是由死於五十一歲,對養成期漫長的建築人而言,算是早夭的芬蘭裔美籍建築師埃洛.沙利南(Eero Saarinen),在60年代初完成於紐約甘迺迪機場的TWA航空站。
這個外觀很像一隻正要振翅離地而去大鵬鳥的機場,一落成就造成了全世界建築界極大的注目。首先是她輕盈動人的有機造型,讓自戰後就充斥著重複類同方玻璃盒子高樓,正陷入極為沈悶「國際主義」泥沼裡的建築界,好像忽然找到了一個可以呼吸新鮮空氣的窗口。而且沙利南以自由軀體美學,對抗當時極度理性化的風格,不但大膽挑戰時代的偏頗,甚至讓人稱譽這座機場,是「噴射航空時代裡,高第式巨型雕刻的再現」,好像是慶幸神靈終於再現人間似的。
整個機場是由無數的曲面體所構成,鳥禽腹腔般的內部空間,給人空間不斷在流動的強烈視覺感。在當時那樣沒有電腦可輔助繪圖,並作結構計算的年代裡,這案子無論在施工技術或設計繪圖上,對參與的團隊都是極大的挑戰,因此其成就也更值得尊敬。
沙利南之後隨即又完成了在華盛頓特區的杜勒斯機場。這個機場也是以巨大的弧形(有如微笑上揚的唇線)屋頂,傳達一種與有機非理性世界作對話的意圖,結構上採用挑戰度高、可以提供大跨度的懸索構造,整體視覺簡潔明快也優美,是戰後另一成功的機場作品。若與TWA航空站幽默愉悅的個性,來相互作比較的話,杜勒斯機場顯則露出比較貼近政治個性(首都機場)的端莊與氣派質感。
晚杜勒斯機場十餘年完工的中正一航站,其實在造型風格上,很有嫌疑是直接抄襲杜勒司機場的。這是台灣在過往某些公然抄襲西方(或日本)建築不良風氣裡,十分明顯仿冒品行為的最佳實例,只是居然會把這樣大的模仿作品,當作國家的出入門面,實在是貽笑大方到幾乎是辱人辱己的地步了。
杜勒司機場同時也是第一個採用專門車輛,將旅客直接送往登機坪的機場,這很確實反映出機場的忙碌化。因為噴射機的出現,長程旅行相對顯得容易,以及資本主義主導下的國際商業與旅遊交流大增,加以世界大戰的陰影逐漸消散去,國際機場裡的出入人數,開始天涯若比鄰的大量增加,城市以及跨國間的聯通,正式由機場登基成為主要串連者。
◆
機場自那之後益發蓬勃,也同時開始扮演某種政治性格、類同國家門戶的場面角色,作為炫耀國威的最佳第一打擊手。除了機場內接駁旅客的方式多元化,如小巴、電扶走道、輕軌車等等,建築造型競相擺弄風姿外,機場也逐漸轉形成複合的功能,不僅要提供乘客搭機的服務,相關的其他服務,不管是旅館、休息、娛樂的種種構想,也越加越多了,機場的角色有明顯由政治門戶,轉到商業利益的傾向。
現代機場正逐漸發展成有如小型商業城市,人在裡面幾乎要什麼有什麼,食衣住行娛樂樣樣不缺。但是人似乎相對的因此更顯渺小不可見,若非熟門熟路者,出入時很可能會有劉姥姥與大觀園,既唐突戲謔不安,又相互不可或缺,那種嘲諷兼歡欣的神話寓意出現來呢!
這說法,可能香港的啟德機場就是個好例子。這個由英國天王級建築師諾曼.佛斯特爵士所設計的機場,可能是東亞自九○年代起,這股重建或增建新機場競爭風潮裡,真正拔得國際注目頭籌的(中正二機場大概是墊底的)。
啟德機場除了在建築風格上,沒有辜負讓人瞠目乍舌引領風騷的期待外,整個角色定位就有上述更趨靠向商業目的的思惟傾向,對出入使用者(消費者)的需求,有著更人性化與貼心(或貼近荷包)的考量;另外也可明顯看到啟德機場所具有,在東亞的空域及地域位置上,想要爭冠冕(並壓倒他者)的雄心與壯志。
但是這樣爭顧客與爭空間權力的雙重目的,也是其他東亞機場,包括中正機場、雅加達、上海、漢城等,都同時在做的事情。這場恍如惡狗搶骨頭的好戲,當然也真切反映出東亞大城市間,既聯合又鬥爭的本質關係。
我現在對機場的觀感,當然也早已不再童時那樣的浪漫與純情了。事實上,伴隨著我的建築知識以及旅遊經歷,雙雙與年齡並增的積累過程裡,某個程度的,我對機場也越來越沒有好感與興趣了。
是的,雖然新起的機場依舊不絕於履,但是我現在已經完全不喜歡去機場了。我開始強烈的感受到,機場內固然服務越來越豐富,但那種冰冷與孤寂的冷漠氣息,也越來越強;正要離去與正在歸來的機場人,似乎都逐漸失去自己的真實溫度,露著一張張冷血疲憊的臉,並且在某時起,全部登機證般的化身成了無感的某種通行物了。
機場或者很真確的反應了,人類社會正趨化向某種疏離茫然空洞性的實情。而或正就是這樣的感受與認知,讓我越來越排斥去機場,因為我完全不喜歡成為那樣單一的無助個體,面對著龐然的複雜建築,並被許多機器蹂躪檢查兼控制的感受。
我和朋友抱怨過這樣的感受,他就說:「你只是老了。」
◆
是嗎?我固執的不這樣想。我真的覺得機場是極怪異的一種建築與空間形式,那麼大量的人被那麼不舒服的放置在那麼擁擠的空間裡,都同時在等待著、等待著、一直冷漠長時的等待著……
太奇怪了吧!
我比較記得並覺得可愛的,並不是這些正在爭勝的現代華麗版機場,反而是一些偏頗的與落後的機場,例如哈瓦那和河內一出關,就迎目滿面的無數國旗,多麼天真與老舊的國家想像與操作啊!令人不能不覺得可愛的失笑。或是阿拉斯加機場那隻可以合照的巨大北極熊標本,拉斯維加斯候機時讓人依舊不能歇手的貼心賭具,鳳凰城機場忽然關閉,說因為太熱使空氣稀薄,無法載得起飛機來,還有八○年代末期,我見到昆明機場跑道圍牆外,看著飛機降落興奮不已拍手歡呼的孩子們。
是那些讓我覺得有些不完美、卻也因而有些人性的機場,最留駐我記憶底層。
也許我的朋友是對的,我只是老了。但是我不會因此否認我的真實感覺,我就是不喜歡那些不能激起我想像,不能讓我心胸溫暖的機場,不管她有多現代、多高科技都一樣。
我依舊相信我的感覺。
我就是不愛飛機場!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